王慧敏,樊力碩,劉 鋼
(1.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1100; 2.河海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1100;3.河海大學沿海開發與保護協調創新中心,江蘇 南京 210098)
水庫庫區運營管理政策滿意度的空間異質性分析
王慧敏1,2,樊力碩1,2,劉 鋼2,3
(1.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1100; 2.河海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1100;3.河海大學沿海開發與保護協調創新中心,江蘇 南京 210098)
針對水庫庫區政策體系因自然資源稟賦差異性導致的政策滿意度異質問題,引入顧客滿意度理論,基于結構方程模型,構建了異質資源稟賦下庫區居民政策感知的結構方程模型,揭示水庫庫區政策滿意度空間分異特征,提出異質資源稟賦下水庫庫區政策制定的對策建議。并以浯溪口水庫為例,應用本文研究框架,探究庫區居民政策感知偏好的空間分異特征。
水庫;政策滿意度;空間分異;感知偏好;結構方程
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加強的雙重影響下,水資源問題日趨嚴峻,人水沖突、人人沖突顯著。縱觀人類發展歷程,水利工程是人類改造自然以適應生產生活需求的重要舉措。水庫作為江河防洪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發揮著防洪、發電、供水、養殖、航運、旅游、調節河川徑流和當地氣候等多種服務功能,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意義。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修建98 000多座水利工程,其中包括庫容量393億m3、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庫。然而,長期以來形成的“重建輕管”的工程管理理念卻根深蒂固,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不匹配,水庫庫區管理普遍缺乏科學精準、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導致水利工程集水區人水沖突、人人沖突加劇,對水利工程水資源調配和流域防洪減災造成巨大威脅。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如何協調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優化水庫集水區人水和諧關系,提升水利工程精準管理水平,成為保障水利工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任務。
解決該問題的關鍵在于把握人水互動的自然-社會全過程耦合機理,考慮水庫庫區管理中的人-水復雜系統不確定性演化進程,從區域資源稟賦出發,揭示資源稟賦空間分異下庫區居民對水庫運營管理政策的異質響應機理。筆者認為,制定和實施水庫運營管理政策的主體是水庫管理單位,并由其聯系、協調庫區地方政府對庫區居民進行管理,其政策目標是在保證水庫防洪、供水、發電等基本服務功能正常運行的基礎上,實現水庫庫區合理、可持續的開發利用。庫區居民政策價值感知受到自然資源稟賦的影響,形成政策滿意度空間分異特征,進而迫切需求因地制宜的水庫庫區運營管理政策。
筆者以江西省景德鎮市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為例,考慮水庫庫區自然資源差異性,將浯溪口水庫庫區范圍劃分為上、中、下游,通過對調研問卷數據開展結構方程定量統計分析,揭示浯溪口庫區居民對水庫運營管理政策滿意度空間分異特征,從此例出發進一步提煉水庫庫區管理對策建議。旨在說明庫區居民作為水庫運營管理的重要多利益相關者之一,水庫管理部門應該重視其所思所想,應該將水庫庫區運營管理政策滿意度的空間分異特征作為制定庫區管理政策的重要考慮因素,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進一步促進水庫庫區管理實現科學化和精細化。
1.1 水庫庫區管理研究進展
水庫庫區管理國內外研究進展主要可以分為經濟、生態和社會3個維度。經濟維度的水庫庫區管理研究起步最早。Regan[1]、Krutilla等[ 2]從經濟角度評價水利工程;孔令強等[3]提出建設水庫移民共享經濟,分享水庫庫區經濟效益。在進入21世紀后,以水庫生態服務功能與價值評估為代表的生態維度水庫庫區管理研究逐漸興起,并成為主要的研究方向。Daily[4]指出生態服務功能是指生態系統及其物種所提供的能夠滿足人類生活需要的條件和過程;徐琳瑜等[5]在水庫工程生態補償研究中運用了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的評價方法;陳秀銅等[6]采用FAHP方法對錦屏一級水庫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行評價。在社會維度的水庫庫區管理研究方面,葉澤川等[7]對三峽水庫庫區管理問題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管理動力模型。劉靈輝[8]提出將水利工程移民補償機制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但是,傳統水庫庫區管理中應進一步考慮到異質資源稟賦對庫區居民感知造成的影響,更加精準地制定水庫庫區管理策略。
1.2 顧客滿意度理論研究進展
在個體價值感知偏好的研究方法中,顧客滿意度理論是目前的研究熱點。Cardozo[9]首先提出顧客滿意與再回購行為的正相關關系;Woodruff[10]指出傳統顧客滿意模型是一個將感知價值和顧客滿意相聯系的模型;瑞典統計局開發出瑞典顧客滿意指數;1996年,Fornell等[11]將顧客感知這個要素進一步細化,提出了美國顧客滿意度指數的計量經濟學模型,成為目前最為廣泛使用的顧客滿意度測評框架;我國的顧客滿意度理論研究起步于21世紀,結合結構方程模型定量統計方法,主要應用于公共管理[12-14]、市場營銷[15-16]、旅游管理[17-18]、公司戰略[19]、應用心理學[20]、教育評價[21]等多個領域。近年來,馬力等[22]結合移民安置區土地資源和移民經濟狀況,對移民滿意度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楊永梅等[23]基于顧客滿意度理論,運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青海黃河上游13個水庫移民安置區的移民滿意度;李斌等[24]通過驗證性因子分析,構建了T市移民安置滿意度結構方程模型,并應用于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滿意度的研究。顧客滿意度理論能夠有效反映顧客對產品或者服務的感知情況,適用于衡量異質資源稟賦下庫區居民服務感知。
綜上所述,在研究對象層面,學者已經分別從經濟、生態和社會3個維度對水庫庫區管理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探索。經濟維度上以漁業、旅游為突破口,生態維度上主要關注水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社會維度上重點研究水庫庫區移民問題。如何精準地辨識異質資源稟賦下庫區居民對水庫運營管理政策的響應機理,已成為解決水庫庫區管理的關鍵。因此,筆者主要應用顧客滿意度理論構建了異質資源稟賦下庫區居民對水庫庫區運營管理政策的異質響應模型,采用結構方程分析庫區居民對水庫庫區管理政策的價值感知偏好,以期為水庫庫區管理提供適應性決策支持。
2.1 基本假設
庫區居民指的是在水庫庫區長期穩定地從事生產生活活動的居民。水庫運營管理政策指的是在水庫運營期間對水庫進行開發和管理的具體政策措施。考慮到庫區居民是水庫庫區管理的主要對象,同時也是水庫運營管理的重要利益相關者,其經濟水平、生活狀況與水庫運營管理水平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響關系。筆者通過調研庫區居民對水庫運營管理政策的滿意偏好,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 庫區居民的政策價值感知存在異質性,如式(1)所示:
P=f1(R,E,L,P′,T,…)
(1)
式中:P為主體價值感知;R為個體的認知能力;E為個體的經濟水平;L為個體的生活質量;P′為個體受到的同儕壓力;T為個體價值感知的時機。
假設2 進一步考慮到同村居民的文化環境、生活環境的類同關系,假設同村居民的價值感知存在近似空間。如式(2)所示:
A={a1,a2,…,an}
?Pa1≈Pa2≈Pa3≈…≈Pan
(2)
式中:A為某區域所有多利益主體集合,考慮主體的認知能力、經濟水平、生活質量、同儕壓力和價值感知時機近似,因此,庫區居民的價值感知能力存在近似空間。
假設3 當庫區居民的文化背景、經濟水平等條件趨同時,區域資源稟賦是價值感知差異的重要影響因素。
I=f2(R,E,L,P′,T)
(3)
式中,I為區域資源稟賦對價值感知的影響,為文化背景、經濟水平等因素的因變量。
所以,筆者認為庫區居民價值感知,指的是長期且穩定居住在水庫淹沒區周邊、以第一產業為主要收入來源、因水庫建設暫時受到損失但有機會享受水庫運營帶來回報的居民對某一產品或服務形成的、具有趨同性的預期效用評價。
2.2 模型構建
根據顧客滿意度理論,結合實際,筆者認為,服務感知指庫區居民對水庫運營管理所提供服務的感知情況,如居民如何評價水庫庫區交通條件的改善、市場經濟的活躍等;服務預期指庫區居民對未來水庫運營管理所提供服務的期望情況,如居民對因水庫庫區發展而帶來的未來收入增長持有怎樣的希望;管理感知指庫區居民對目前水庫運營管理服務的認可和支持程度。在上述三大假設下,筆者主要通過分析庫區居民的服務感知、服務預期和管理感知三者之間的關系,探知庫區居民對水庫運營管理政策感知的偏好,從而進一步辨識異質資源稟賦下庫區居民對水庫運營管理政策感知的規律。
筆者以價值感知、價值預期和管理感知3個要素所形成的影響庫區居民滿意度的因果關系模型為結構變量,并以每個結構變量對應的測評指標為觀測變量,建立庫區居民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理論模型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庫區居民滿意度評估模型
根據庫區居民顧客滿意度評估模型,在前期資料分析基礎上,走訪政府、高校、企業等相關單位的專家14人,采用德爾菲法,經過3輪討論進行指標設計,最終明確觀測變量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庫區居民滿意度潛變量與觀測變量對應關系
針對庫區居民價值感知偏好特征,采用問卷調查為主的田野調查法對庫區居民進行訪問調查。進而,引用顧客滿意度理論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從適應性管理的角度探究庫區居民對政策的價值感知偏好影響。
3.1 數據來源
浯溪口水利樞紐壩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蛟潭鎮境內,水庫總庫容4.27×108m3,屬于大(Ⅱ)型水庫。浯溪口水利樞紐項目移民影響范圍涉及浮梁縣峙灘鄉、蛟潭鎮、興田鄉、江村鄉、經公橋鎮和浮梁鎮等13個鄉(鎮)38個村委會,影響總人口4 423戶,16 104人。實地調研中發現,浯溪口水庫庫區的上游和下游地區,山路崎嶇、經濟相對落后;而中游地區人口較為密集、交通比較發達,擁有水庫庫區唯一的大型集市。因此,筆者結合流域管理機構的管理界定,并依據流域和資源稟賦的空間差異性,將浯溪口水庫庫區分為上、中、下游3個地區,研究異質資源稟賦下庫區居民的價值感知偏好規律。具體區域劃分如表2所示。

表2 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庫區移民區域劃分
筆者以調研區域居民家庭為單位,對浯溪口水庫庫區的各個地區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129份,其中,上游35份,中游50份,下游44份。根據田野調查法調研實際來看,每份問卷均可以代表至少3~5人的水庫庫區移民家庭,因此調研覆蓋面達到了水庫庫區總人口約5%的抽樣比例。由于水庫庫區的青壯年勞動力以外出務工為主,留守居民數量有限,5%的人口抽樣比例足以說明整體情況[25]。運用SPSS(V21.0)對調查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得出浯溪口水庫庫區上、中、下游地區觀測變量的均值和標準差,如表3所示。

表3 水庫庫區抽樣調研統計數據
3.2 實證結果
使用AMOS(V17.0)分別測算筆者構建的浯溪口上、中、下游地區模型,并根據AMOS修正指數(M.I. Modification Index),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對上述模型進行分析。主要計算結果如下:
3.2.1 浯溪口水庫庫區上游地區模型計算結果
根據上游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AMOS(V17.0)的修正指數,對結構模型做如下修正:①假設“針對水庫庫區移民的安置補償情況”(m11)與“水庫運營對交通條件的改善”(m1)相關,且m11為m1的因變量;②假設“針對庫區居民的政策落實情況”(m9)與“水庫運營對居民生活便利程度預期的影響”(m6)相關,且m9為m6的因變量。模型計算結果見圖2。

圖2 浯溪口水庫庫區上游地區模型實證結果
如圖2所示,①m11與m1呈正相關關系,且相關系數為0.26。這表明在浯溪口上游地區,交通條件越好的水庫庫區移民,對移民安置補償政策的感知能力越強,且滿意度越高;②m9與m6為負相關關系,且關系系數為-0.31,這表明該區域居民對生活便利程度期望高于實際,間接表明當地公眾生存環境較差,存在迫切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預期,表明在上游地區政策宣傳與執行成本較高。圖中,x,y,z均為觀測變量誤差項,e為潛變量誤差項。
3.2.2 浯溪口水庫庫區中游地區模型計算結果
根據中游的實際情況,結合AMOS(V17.0)的修正指數,對結構模型做如下修正:①假設“水庫運營對交通條件的改善”(m1)、“水庫運營對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m2)與“水庫運營對居民住房條件預期的影響”(m4)相關,m4為m1與m2的因變量;②假設“水庫運營對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m2)與“針對水庫庫區移民的安置補償情況”(m11)相關,且m11為m2的因變量;③“水庫運營對居民生活便利程度的改善”(m3)與“針對庫區居民的政策宣傳情況”(m10)相關,且m10為m3的因變量。模型計算結果見圖3。

圖3 浯溪口水庫庫區中游地區模型實證結果
如圖3所示,①m1、m2與m4呈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09、-0.33,這說明在浯溪口中游地區,庫區居民認為住房條件和交通條件相關性顯著,并對未來交通條件的改善有較高期望;②m2與m11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35,這表明與上游地區相同,搬遷成本是對移民補償滿意度的重要影響因素;③m3與m10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31,這表明在商品經濟氛圍更發達的中游區域,政策宣傳更好,政策執行成本更低。
3.2.3 浯溪口水庫庫區下游地區模型計算結果
根據下游的實際情況,結合AMOS(V17.0)的修正指數,對結構模型做如下修正:①假設“水庫運營對居民生活便利程度的改善”(m3)與“水庫運營對居民生活便利程度預期的影響”(m6)、“針對庫區居民的政策宣傳情況”(m10)、“針對水庫庫區移民的安置補償情況”(m11)相關,且m3為m6、m10、m11的自變量;②“針對庫區居民的政策落實情況”(m9)與“水庫運營對居民住房條件預期的影響”(m4)、“水庫運營對居民收入變化預期的影響”(m5)相關,且m9為m4、m5的自變量。模型計算結果見圖4。

圖4 浯溪口水庫庫區下游地區模型實證結果
如圖4所示,①m3與m6、m11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20、0.19,m3與m10呈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43。這表明在浯溪口下游地區,居民的生活便利程度預期受到生活便利程度現狀的影響顯著,且生活便利程度能夠降低其搬遷成本,影響移民對移民安置補償的滿意程度;②m9與m4、m5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30、0.32,表明該地區的水庫庫區管理政策落實情況對居民的住房條件預期和收入水平預期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3.3 分析討論
基于對水庫庫區不同位置的居民價值感知偏好存在差異的認識,筆者開展異質空間位置居民價值感知特征研究。
3.3.1 浯溪口水庫庫區上游地區居民價值感知特征分析
浯溪口上游地區經濟、交通、教育條件相對落后,該區域居民在家庭年收入、受教育程度和信息獲取能力等方面都低于水庫庫區中游地區,如圖5所示。

圖5 浯溪口水庫庫區上游地區居民價值感知特征分析
從前文分析可知,相對于中下游地區,上游地區居民對水庫庫區管理的支持程度、水庫庫區管理對生活的影響、水庫庫區政策的落實情況、移民安置補償情況等的平均滿意程度最低,說明偏遠地區的政策管理效果較弱。而與之相對應的因子載荷系數表明,上游庫區居民對這幾方面的敏感程度總體較高。綜合表明,水庫庫區上游地區較低的需求層次導致對政策的敏感度較高,同時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該地區政策落實能力較弱,是最需要政策扶持的區域,也是政策效用最高的區域。
3.3.2 浯溪口水庫庫區中游地區居民價值感知特征分析
浯溪口中游地區是水庫庫區中經濟、交通、教育最發達地區,是峙灘鎮政府所在地,人口相對集中。從因子載荷系數來看,他們對住房條件的敏感性最強,見圖6。

圖6 浯溪口水庫庫區中游地區居民價值感知特征分析
如圖6所示,與其他區域相比,中游地區居民對水庫庫區管理的總體滿意程度最高。但是在“水庫運營對交通條件的改善”和“水庫運營對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方面,平均滿意程度最低。實地調研中發現,中游地區居民的住房條件普遍優于其他地區,這一現象充分表明需求層次變化對居民價值感知偏好存在顯著影響,這是中游地區居民最大的特征。
3.3.3 浯溪口水庫庫區下游地區居民價值感知特征分析
浯溪口下游地區的情況與上游類似,交通相對不便,經濟、人口、文化程度落后于中游地區,但好于上游地區。從因子載荷系數上來看,移民對m4、m5、m6等方面的敏感程度普遍較高,見圖7。

圖7 浯溪口水庫庫區下游地區居民價值感知特征分析
如圖7所示,相對于上游和中游,下游地區居民對住房預期、收入變化預期和生活便利預期的滿意度均為水庫庫區最低,這說明現實制約對居民政策感知存在顯著影響。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受外部經濟形勢下滑及水庫庫區建設影響,下游地區已經出現部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謀生的現象,但下游水庫庫區是大壩建設所在地,也是受施工影響最為劇烈的水庫庫區范圍。因此,下游居民在住房、收入、生活便利方面受到了制約,從而導致對相關政策缺乏信心。
綜上所述,通過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揭示出異質資源稟賦下居民價值感知的敏感性差異化規律,可以為進一步優化政策選擇提供客觀依據。
針對異質資源稟賦下庫區居民對水庫庫區運營管理政策的滿意度問題,引用顧客滿意度理論,基于結構方程模型,構建了異質資源稟賦下庫區居民政策滿意度評估模型,并以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為例開展問卷調研分析,得出如下結論:浯溪口水庫庫區上、中、下游地區居民價值感知的敏感性存在顯著差異性。浯溪口水庫庫區上游地區的政策效度最高;中游地區的需求層次變化對其價值感知偏好影響顯著;下游地區的現實制約對居民政策感知存在顯著影響。在此基礎上,筆者認為制定庫區管理政策應該將庫區居民價值感知空間分異特征考慮進去,并提出如下建議:
a. 提高水庫庫區運營管理政策滿意度的關鍵,應以區域資源稟賦特征為基礎,充分考慮庫區居民的政策感知偏好。應以人為本、因地制宜,既要有大局視野,也要從小處著手。戰略布局上,要對水庫庫區有整體的、系統的大局觀。水庫庫區作為一個整體、一個復雜適應系統,要在紛繁復雜的關系中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就要求水庫庫區管理者必須統籌大局、兼顧各方;戰術方針上,要結合當地實際,采取有針對性、能出實效的政策和措施。只有明確當地居民的價值感知偏好和行為選擇邏輯,才能正確判斷當地具體的形勢,才能有效化解水庫庫區開發中存在的矛盾、順利推進水庫庫區管理工作。
b. 水庫庫區運營管理應采用適應性管理模式,循序漸進、穩步推進。適應性管理政策的選擇,必須與當地實際情況聯系起來,重點突破居民最關心、最敏感的問題。不僅要依靠定性分析把握政策方向,還需要通過定量分析掌控政策投入力度,預測政策產生的效度。同時,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以提高居民滿意度和水庫庫區管理水平為目標,聽取當地居民的意見和建議,不斷結合新的實際情況,對水庫庫區管理政策進行動態調整。
[ 1 ] REGAN M M.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the economics of project evaluation by otto eckstei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
[ 2 ] KRUTILLA J V, ECKSTEIN O.Multiple purpose river basin development[J].Soil Science,1958,86(3):166.
[ 3 ] 孔令強,施國慶,李天華.水電工程移民共享經濟效益的機理與機制研究[J].水力發電,2008(1):5-8.
[ 4 ] DAILY G C.Natures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M].Washington D C:Island Press,1997.
[ 5 ] 徐琳瑜,楊志峰,帥磊,等.基于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的水庫工程生態補償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6(4):125-128.
[ 6 ] 陳秀銅,李璐.基于AHP-FUZZY方法的錦屏一級水庫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綜合評價[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1(1):107-110.
[ 7 ] 葉澤川,周孝華,楊秀苔.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及管理動力模型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S2):124-125.
[ 8 ] 劉靈輝.水利水電工程移民長期補償機制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4):141-148.
[ 9 ] CARDOZO R N.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expectation,and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65,2(3):244-249.
[10] WOODRUFF G.Know your customer new approaches to customer value and satisfaction[M].Clifton:Mccarthy,1996.
[11] FORNELL C,JOHNSON M D,ANDERSON E W, et al.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nature,purpose and finding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6,60(4):7-18.
[12] 楊慶國,陳敬良,甘露.社會危機事件網絡微博集群行為意向研究[J].公共管理學報,2016(1):65-80.
[13] 葉嵐,王有強.城市區級政府部門結構與運作:基于S區社會管理領域公務員調查的實證研究[J].公共管理學報,2014(4):7-17.
[14] 胡芳肖,張美麗,李蒙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滿意度影響因素實證[J].公共管理學報,2014(4):95-104.
[15] 陳梅梅,謝松年.基于改進Kano模型的B2C網站顧客滿意度影響研究[J].情報科學,2016(2):83-86.
[16] 謝佩洪,奚紅妹,魏農建,等.轉型時期我國B2C電子商務中顧客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11(10):109-117.
[17] 焦明宇.基于顧客價值的經濟型酒店顧客滿意度測評研究[J].旅游學刊,2014(11):80-86.
[18] 沈涵.基于ACSI的經濟型酒店顧客滿意度測評模型[J].旅游學刊,2011(1):58-62.
[19] 張紅琪,魯若愚.服務企業顧客參與對員工創新行為的影響研究[J].科研管理,2013(3):99-105.
[20] 張曉振,官振中.顧客參與、情緒、感知控制和滿意度實證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66-71.
[21] 趙婷婷,王彤,楊翊,等.用人單位對本科工科畢業生培養質量滿意度的調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86-96.
[22] 馬力,夏立忠,李運東,等.三峽庫首移民安置區土地資源、移民經濟狀況及移民滿意度的調查與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1(1):21-27.
[23] 楊永梅,郭志林,高澤兵,等.后期扶持對提高青海黃河上游水庫移民滿意度的效果評價[J].西北人口,2014(2):55-58.
[24] 李斌,耿銚.T市移民安置滿意度結構方程模型構建[J].水利經濟,2014,32(3):63-66.
[25] 謝佳斌,金勇進,謝邦昌.數據挖掘方法應用于調查數據的抽樣權重問題:基于放回比例抽樣的再抽樣方法[J].統計研究,2009(4):101-1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7143300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4CGL030);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新教師類)(20130094120022)
王慧敏(1963—),女,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水資源管理和生態經濟學研究。E -mail:hmwang@hhu.edu.cn
樊力碩(1992—),男,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制度經濟學研究。E-mail:fanlishuo@hotmail.com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3.001
D632.4
A
1003-9511(2017)03-0001-06
2017-03-16 編輯:方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