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荷



近年來,中國企業家“亞健康”現象,一直是個久熱不衰的話題。大家已經看到,由于商業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家“過勞”現象呈普遍態勢,許多人的健康早已亮起了“紅燈”。2016年10月,“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心肌梗死去世,這個創造了中國“移動醫療”概念的年輕人將生命定格在了44歲,令人唏噓。同時,這也將企業家人群的健康問題再一次推到了聚光燈下。
2016年12月11日,由愛康集團聯合《中國企業家》雜志社共同推出的《2016中國企業家健康綠皮書》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現場隆重發布。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先生現場呼吁全社會都要關注中國企業家的“亞健康”問題。
企業家要關注自己的健康
企業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活躍群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推動者。關注企業家健康問題不僅關乎企業存續,也涉及社會發展,他們的英年早逝對全社會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損失。我們在仰慕成功企業家的榮耀之時,或許忽略了其背后的痛楚和面臨的問題,健康問題正在成為影響企業家的致命因子。社會為企業家敲響了警鐘:企業家要像關注事業一樣關注自己的健康。
早些時候,一項針對中國企業家階層“工作、健康調查”的結果顯示:目前有高達90.6%的企業家處于不同程度的“過勞”狀態。企業高層管理者每周工作時間超過60小時,相當于一周只休息1天,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還有不少高層管理者常常全周無休,每天工作12-16小時,睡眠不足6小時。
體檢發現企業家們有75%的出現頸椎和腰椎的疾患,遠遠高于同年齡段的一般人群;42%的過早出現了骨質疏松、骨礦減少的狀況;40%體檢者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種類的微量元素缺乏;38%的人臨床診斷為輕中度脂肪肝。
而相關專家指出,這一群體上述疾病患病率高于全國三十歲以上人群一倍多,也高于全國人口平均發病率,表明他們與普通人之間的健康差距正在加大。而在另一項調查中,76%企業家認為自己的財富是以透支健康為代價換來的,83%認為健康比金錢重要。
專家建議:企業家要像關注事業一樣關注自己的健康,定期體檢,合理膳食,作息規律。
關注健康從學會管理開始
2012年,中國企業家聯合會對全國300多名企業家的健康狀況作過調查,發現92.3%的企業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23.1%的企業家存在“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癥狀;另一項對長江三角洲企業家的追蹤調查顯示,40歲以上的企業家30%有“三高”,50歲以上的57%有“三高”,40%的男性頭頂嚴重“水土流失”,400名受訪者中70%有失眠癥,幾乎80%的受訪者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
杭州體普基因健康管理公司總經理朱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們公司曾給35歲以上的部分浙江民營企業家做過一次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很讓人擔憂——沒有一位企業家的健康沒有問題。讓朱殷感到更憂慮的是,盡管民營企業家的健康狀況不盡如人意,但企業家自身卻似乎覺得“無所謂”。
2013年8月31日,“2013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中國大企業高峰會——企業家健康論壇”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行。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總裁韓小紅在會上呼吁,企業家要學會健康管理。
韓小紅指出,在中國企業,有做健康管理的企業不到6%,60%的企業完全沒有在這方面采取任何措施,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給我們的答案。人的壽命由誰決定,其實人的壽命60%由自己決定的。有遺傳因素,社會因素、醫療因素、氣候環境因素,但是主要的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60%怎么決定的,50%是氣死的,就是說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事實上很多疾病是由心態原因帶來的。
韓小紅說,企業家要健康長壽,首先要有合理規劃,最合理的規劃就是深度體檢加私人醫生抗衰老養生,在第一時刻篩查疾病,進行健康咨詢、管理、干預進行各種抗衰老養生手段。同時企業和企業員工需要有健康管理平臺。通過健康管理可以把企業的醫療費用從90%降低到10%,如果不進行管理,企業的醫療管理費用是大大上升,寶潔公司做的是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他們自己的報告顯示,他們完整的健康管理實現了病假減少20%,降低了醫療費用25%,提高生產力30%。定制式健康管理為企業家健康護航
如何能實實在在地為企業家的健康做些實事兒,真正解決企業家健康的隱患,2014年4月,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2014(第六屆)中國商業木蘭年會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會上,《中國企業家》雜志聯手國內首創“私人醫生定制式”服務模式的慈銘奧亞健康管理醫院,啟動了“中國企業家健康指數大調查”行動,意在讓所有的企業家,除了關心企業的健康發展,更要關愛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同時,這也標志著定制式的健康管理與醫療服務正在為企業家群體建構更為有效的健康屏障。
關愛企業家健康重在行動。從2014年開始,《中國企業家》雜志社與慈銘奧亞健康管理醫院攜手,組織國內健康管理領域的著名專家,對企業家人群進行廣泛調查,并舉辦多場健康管理沙龍,每年年底發布“中國企業家健康年度報告”。此舉,在社會上尤其是企業家群體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企業是國家的良心,企業家的健康是企業的良心。關注企業家健康,是關乎到整個社會的健康與和諧。”中國醫師協會健康管理與健康保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胡波先生認為,關注企業家健康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北上廣”企業家健康狀況堪憂
2016年12月,由愛康集團聯合《中國企業家》雜志社共同推出的《2016中國企業家健康綠皮書》(以下簡稱“綠皮書”),通過對六千余位企業家樣本數據的16類常見體檢指標異常進行分析,得出了“企業家群體整體指標異常率偏高”的科學結論。其中,至少一項指標異常的占到99.0%,這比2014年的97.5%高出了1.5%。五項指標異常者占比為49.4%,接近半數。更讓人擔憂的是,16項指標中,有1%的企業家樣本人群中異常指標超過十項,健康狀況堪憂。
綠皮書指出,從城市層面看,中國企業家樣本人群分布較廣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至少一項指標異常的檢出率都在90%以上。五項以上指標異常排名分別是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均高于50%,杭州、南京略低,偏西部的重慶、成都等城市最低。
綠皮書數據顯示,男性企業家健康“很受傷”。男性和女性企業家樣本人群至少五項指標異常的比例分別為56%和37%,在異常指標越多時,男性企業家樣本人群比女性企業家樣本人群的檢出比例越高。總體來說,男性企業家樣本人群的健康狀況更差。
綠皮書強調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高,企業家樣本人群檢出異常數量越多,呈“倒金字塔”分布特征。從一項以上指標異常率來看,各年齡段相似,但從三項、五項和七項以上指標異常檢出率來看,60歲及以上企業家樣本人群比18-29歲年齡段的分別高出0.6倍,2.2倍和7.5倍,而且從三年復合增長率看,18-29歲年齡段危險因素異常增長率最高,基本上呈年齡越小增長越快的趨勢,說明我國企業家的患病年齡正向年輕化邁進。近幾年很多年輕男性企業家因心血管疾病猝死。所以,年輕的企業家更應該增強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危險意識,不要有“這是老年病,與年輕人無關”的心理。
其實,近年來,隨著媒體的曝光和輿論的引導,健康問題已經引起企業家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著名企業家王均瑤的英年早逝,觸動了一大批民營企業家們的神經,使他們懂得“千萬要愛惜生命”。但如何做好和加強自身及企業員工的健康管理,對許多企業家和企業來說,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課題。如何實施科學有效的健康管理,應引起企業家和業界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