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境電商已然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增長點,各地政府把跨境電商園區的建設作為發展跨境電商產業的重要抓手。而如何構建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讓“買全球、賣全球”的夢想變為現實是擺在各大跨境電商產業園面前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以紹興“眾創小鎮”跨境電商產業園為例,基于生態圈理論分析其建設路徑,以此實現集中資源、集聚政策、集群效應,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實現跨越發展。
關鍵詞:跨境電商;生態圈;電商產業園
一、跨境電商的涵義
1.跨境電商的定義
在“互聯網+”時代下,互聯網與外貿相結合,催生了跨境電商。簡單來說,跨境電子商務是以網絡化、電子化形式完成包含交易、支付結算、物流等活動在內的跨境貿易。
2.跨境電商的類型
在我國,依據貨物進出境流通的方向,把跨境電子商務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模式,另一種是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模式。根據交易對象的不同,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模式又分為跨境電子商務B2B模式、跨境電子商務B2C模式以及跨境電子商務C2C模式,但以B2B和B2C兩種模式為主;進口模式分為跨境電子商務B2C模式和海外代購模式。
二、紹興“眾創小鎮”成立的背景分析
紡織產業作為紹興市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從紡織原料、化纖織選、印染后整理、服裝生產、紡織機械到專業市場的較為完整產業鏈。雖然紹興市紡織產業具有完善的產業鏈,但是產業鏈中80%的企業是中小企業。而中小紡織企業具有天生創新能力不足的劣勢,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以及國內需求增長緩慢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紹興紡織產業產能過剩、庫存加大的問題日益凸顯。
因跨境電商活動把傳統的國際貿易活動變得簡單、透明,降低了中小企業進入國際貿易活動的門檻和進出口成本,使得中小企業能有機會參與全球貿易的競爭。因此,跨境電商成為中小企業走出去,實現產業轉型,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契機。
紹興的紡織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越發重視跨境電商,試圖通過跨境電商化解產能過剩,增強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紹興市柯橋區政府于2015年斥資7億元打造“眾創小鎮”,園區將結合柯橋當地傳統的紡織面料產業,吸納大批跨境電商企業及服務上下游企業入駐,打造成為柯橋的首個跨境電子商務實驗區,以便更好地為柯橋的紡織中小企業提供跨境電商服務。
三、跨境電商生態圈視角下的紹興“眾創小鎮”發展路徑分析
“眾創小鎮”位于紹興市柯橋區中央商務區,總占地面積達110畝,由深圳動態集團在柯橋注冊紹興動態商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自運營以來,“眾創小鎮”已吸引包括杭州王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紹興分部等在內的40多家企業入駐。從入駐的企業來看,跨境電商企業及服務上下游企業入駐的數量偏少。對于園區而言,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聚企業、技術、人才、資本等相關要素,實現電子商務產業集群,打造具有活力的跨境電商生態圈,從而促進柯橋傳統紡織面料行業的外貿轉型升級,以進一步優化柯橋紡織產業的結構,提升紡織產業,破解當前紡織產業發展的困局。
1.跨境電商生態圈的構成要素
按照生態學的理論,生態圈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以及生態系統環境等要素共同組成。以生態學為基礎,本文認為跨境電商的生態圈包含生產者、消費者、服務機構、生態圈環境四個要素。
(1)生產者
跨境電商生態圈的生產者主要是指實施跨境電商活動的企業,即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中的賣方。既包括自建銷售平臺或者利用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活動的企業也包括了為企業提供跨境電子商務服務的第三方平臺。生產者能夠根據最終用戶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跨境電商服務,他們是生態圈的核心企業。
(2)消費者
跨境電商生態圈的消費者主要指最終用戶,即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中的買方。他們通過跨境消費行為與生產者發生聯系,間接產生跨境電商服務的需求。
(3)服務機構
跨境電商生態圈的服務機構指提供資金支持、人才支撐、物流服務的機構。包括行業協會、金融服務機構(銀行、保險、擔保公司等)、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人才服務機構(人才交流中心、翻譯機構)、物流服務機構(海關、物流企業、海外倉儲服務機構、商品出入境檢疫局)等。它們既全方位地服務于跨境電商生態圈又可以優化生態圈內各資源的配置,以促進生態圈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4)生態圈環境
跨境電商生態圈的生態圈環境包括影響生態圈發展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依據本生態圈實際情況出臺的政策、制度,能規范本區域的跨境電商行業行為,使得本區域的跨境電商駛入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
2.紹興“眾創小鎮”發展跨境電商生態圈的路徑
(1)優化完善政策制度,促進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
各省市繼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后,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旨在統籌推進跨境電商發展。但是,紹興市政府只出臺了《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建議紹興市相關職能部門能夠進一步開展深層次調研和多層次溝通,把跨境電商與一般電子商務活動區別對待,盡快出臺相關的政策、文件為促進生態圈的建設提供保障。
(2)引進跨境電商第三方服務平臺,提供個性化服務
從目前紹興市紡織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活動的情況來看,他們大都通過亞馬遜、敦煌網、速賣通、wish等平臺完成相關的跨境電商貿易活動。但大部分中小紡織企業因資金、技術的原因自身并不具備在以上平臺獨立開展跨境電商活動的能力,而是把相關的業務委托給第三方服務平臺來完成。而從“眾創小鎮”目前入駐的企業情況來看,僅有一家杭州王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相關企業提供速賣通平臺的跨境電商服務。
生產者是跨境電商生態圈的核心,“眾創小鎮”應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跨境電商第三方服務企業為紹興紡織企業提供跨境電商代運營、營銷推廣、網頁美工等方面的服務,以協助紡織企業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幫助設計精準的跨境營銷推廣方案,從而能為生態圈的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3)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運作效率
跨境電商比境內貿易電商所涉及的工作環節要復雜的多,它包括線上平臺、線下門店、境外物流、報稅倉儲、報關檢驗、訂單配送、結算結匯、營銷推廣等等。“眾創小鎮”可借鑒國內其他跨境電商園區的做法,聯合紹興市商務局、國稅局、外匯局、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行政職能部門建設公共服務平臺,以線上平臺的方式為中小型紡織企業進出口提供物流、報關、信保、收匯、退稅等整合服務,提高跨境電商活動的工作效率,提升“眾創小鎮”的運作水平。
(4)完善配套服務,營造功能齊全跨境電商生態圈
只有把專業的事情委托給專業的公司來完成,中小紡織企業即可集中精力依據客戶的需求實現定制化生產,為生態圈中的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因此,“眾創小鎮”可出臺相關政策吸引人才培訓、翻譯服務、物流服務、投融資服務等相關專業服務企業落戶,進一步完善配套跨境電商服務產業鏈,營造功能齊全跨境電商生態圈。唯有此才能吸引更多的紡織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活動,以此提升紹興紡織國際市場競爭力,推動紹興紡織外貿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吳敏.“互聯網+”視域下跨境電商生態圈構建思路探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5(34):75-76.
[2]汪傳雷,朱紹平,陳嬌,蔣孝成.基于DICE模式的電子商務物流生態圈系統構建以安徽青年電子商務產業園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6(02):135-141.
[3]張蓉.“互聯網+”視域下的跨境電商生態圈構建的意義和價值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05):150-151.
[4]高云鶯.平潭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瓶頸及其突破路徑[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0):199-204.
作者簡介:池瑜莉(1983- ),女,紹興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移動電子商務、客戶關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