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由貿易區是我國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而設立的,與常規的貿易區相比,在自由貿易區中開展貿易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以及便利性,因此,自從2013年我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被設立以后,就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旨在分析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希望能夠對自貿區的健康發展以及地方經濟繁榮穩定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自由貿易區;區域經濟發展;經濟繁榮
2013年9月上海自由貿易區成立以來,立刻成為了上海的又一個經濟增長點,受到了社會的熱烈關注和廣泛好評。在此之后,2015年4月,我國國務院又批復了廣東、天津以及福建3個自由貿易區;2017年3月,國務院有批復了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7個自由貿易區,這標志著我國“1+3+7”的自貿區新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在這種形勢下,探究自由貿易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自貿區對區域民眾生活影響分析
1.更加便捷、便宜的買到國外商品
鑒于近幾年我國食品安全嚴峻的形勢,很多民眾都會選擇以各種方式來購買國外商品,特別是母嬰用品。然而,由于購買渠道的匱乏,很多人通過一般正常途徑并不能夠非常方便的買到想要的產品,這就使得一些不合法的線下代購產業逐漸興盛起來,使得我國食品安全形勢更加嚴峻。
自貿區成立以后,民眾可以通過國內的電子商務網站就可以購買到全球各國的商品,并且這些商品將通過國內的物流送貨上門。至于商品的價格,由于自貿區的稅收優惠,通常這些商品會比市場中其他渠道購置的商品便宜約三分之一。
2.可以享受到國外的高端醫療服務
外資醫院在自貿區中設立的條件被進一步開放,這使得外資醫療規模進入我國提供了可能,使得很多人在國內就能夠享受到境外的醫療資源。同時,境外醫療機構中的設備和設施基本上都會達到國際上領先水平,這就使得民眾花同樣的資費就能夠享受到更好地醫療資源。
3.具有了更大的就業平臺
按照自由貿易區的相關規定,可以在其中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中介結構,這不但為我國眾多企業提供了很多優秀的國外人才,而且還為我國民眾進入國外跨國企業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機會。特別是目前高端人才匱乏的國際金融、物流以及IT等諸多領域行業精英,將會有更大的平臺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4.為民眾提供了優質的創業環境
以上海自貿區為例,它為其中的自主創業者提供了非常多的優惠政策,比如更加簡單的辦事流程、進出口優惠政策、金融服務等。與此同時,自由貿易區中聚集了大量的天使投資人、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這些金融機構將會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創業項目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5.為我國居民出國旅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
自由貿易區中允許設立中外合資旅行社,這不但為民眾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旅游線路,同時還使得我國民眾出國旅游的流程變得更加簡潔和方便。
6.可以接受國際知名結構的培訓
目前,我國服務領域很多高端崗位的人才缺口很大。而依據自由貿易區的規定,將會允許中外合作經營性教育機構以及培訓機構在其中進行設立,這就為我國一些急需進行職業培訓以及相關崗位培訓的人員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環境。
二、自由貿易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1.能夠分享自貿區帶來的溢出以及帶動效應
自由貿易區在設立過程中會設置很多優惠政策和條件,這必然會吸引周邊區域的高端服務業向著自由貿易區匯集。而高端服務業的不斷匯集優惠倒逼制造業等向外溢出。這就使得自貿區周邊的一些區域有了承接并消化自貿區制造業溢出效應的機會,有效彌補自身高端服務業流失所帶來的產業真空。
2.分享區域產業的互補互通作用
我國同一省份不同地市經濟發展存在著非常大的不平衡,產業梯次劃分也非常明顯,這對于區域整體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在這種形勢下,自由貿易區的設立,使得這些區域的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等資源進行了重新分配,有效的激發了區域經濟發展活力,并且隨著自貿區發展的不斷社會,這些區域的產業鏈將會進行有序轉移以及優化整合,最終形成更加完備的產業鏈發展新格局。
3.提升區域經濟的成長空間
自貿區的設立,會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這使得區域經濟的成長空間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以上海自由貿易區為例,上海自由貿易區建立了多邊貿易體系,實現了多邊貿易自由化,這激發了上海與周邊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的潛力,通過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的方式有助于擴大區域經濟的對外貿易。其次,上海自貿區的區域經濟輻射作用。上海自貿區幫助區域經濟開拓了更多的貿易通道。另外,貿易區的設立還有助于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從整體上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潛力。
4.促進區域地產行業實現良性發展
在當前我國三期疊加的環境下,我國房地產泡沫現象非常嚴重,很多地區都設置了很多政策來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但是從市場實際反饋效果來看,這些政策作用并不明顯。而自貿區設立以后,相關區域的地產市場可以借助自貿區發展的優勢,很好的降低房地產的泡沫,實現其良性發展。
三、自貿區設立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
1.自貿區的“虹吸效應”挑戰
自貿區在設立之后由于有著稅收、產業政策等方面的優勢,必然會對周邊區域產生相應的“虹吸”效應。仍舊以上海自貿區為例,上海自貿區成立以后,其貿易便利化、金融自由化會使得上海市以及周邊區域很多企業更樂意把企業財務中心、運營中心等部門放置到其中,以便于享受到其中的改革紅利。這樣,無疑會對相關區域內經濟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削弱作用。
2.地區性重復性競爭挑戰
自貿區的成功經驗固然會對區域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以及引領作用,然而假如不能夠因地制宜,根據區域實際情況來引進,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地區的重復性建設,最后導致資源浪費以及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使區域經濟遭受重創。
3.高端服務業的競爭挑戰
與周邊區域相比,自由貿易區的稅收、通關便利以及金融自由等優勢必然會吸引大量周邊區域的高端服務產業向其中進行進駐,而這可能會導致周邊區域整體經濟發展缺乏競爭力,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區域經濟整體升級的進程。
四、推動自由貿易區健康發展的一些建議
1.明確自貿區的定位和發展重點
確定好自貿區定位與發展重點將為今后起導航作用,而且新設立的自貿區不可隨意復制上海自貿區,應該根據自身的特殊性質來制定特色的發展規劃。以天津自貿區為例,天津自貿區應該以發揮融資租賃業務功能、促進投資和服務貿易便利化為重點,增加對內輻射效應,并將凸顯自由貿易港的定位。
2.完善融資租賃市場,大力發展金融業
融資租賃業的良好發展作為自貿區一大優勢,要充分利用起來,而明確融資租賃將融資租賃納入金融行業、完善金融租賃市場應有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能進一步擴大自貿區比較優勢,金融業發展速度也會加快,并帶動提升區域價值,推動域經濟協同發展。
3.完善信用體系,加強風險的管控
自貿區建立帶來的好處固然多不勝數,但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也大大提高,負面清單開放程度如何確定是個問題,自貿區開放程度過小小將制約其發展速度,但開放程度過大,將對自貿區產生巨大沖擊不利于我國新政策措施的推行與實驗。
4.優化服務工作流程
建立高效運作的服務模式,單純依靠加強基層服務人員的工作強度非長遠之計,必須對現有的服務流程進行優化。學習自貿區“一口受理”經驗,簡政放權,減少審批,加強部門協作。企業辦事只需交一份材料就可以在各審批單位內部高效流轉,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強技術支持,盡量運用科技手段,在可能的情況下以機器、網絡平臺代替人工、紙質化辦公。
五、結語
自貿區是我國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而推行的一項新舉措。以2013年上海自貿區發展的經驗來看,自貿區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很好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在充分認識自由貿易區發展現狀與問題的基礎上,積極發揮自貿區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促進我國現代經濟快速增長。
參考文獻:
[1]黃麗薇.上海自貿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研究--與香港發展的比較[J].經營管理者,2014(11).
[2]王孝松,張國旺,周愛農.上海自貿區的運行基礎、比較分析與發展前景[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07).
[3]陳亮,季曉芳.上海自貿區對江蘇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4(04).
作者簡介:王彬,作者單位:大連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