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2012年-2014年上市公司的數據為研究樣本,采用逆向回歸模型研究分析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會計穩健性的關系。結果表明:債務資本比例與會計穩健性正相關,而在所有者權益資本結構中,股本結構比例與會計穩健性正相關,留存收益比例與會計穩健性負相關。
關鍵詞:資本結構;會計穩健性
一、引言
會計信息質量問題一直備受矚目。上市公司的財務丑聞被屢屢曝出,隨著我國會計法律與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利息相關者會計穩健性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強,合理的資本結構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環境,提高公司價值。
二、文獻回顧
會計穩健性與會計質量要求的謹慎性要求基本無異。普遍認為穩健的會計信息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保護企業所有者的利益。債權人與股權人各自利益訴求不同導致其對于股利政策的持有態度存在差異。國內學者張子健通過分析發現,會計穩健性可以降低兩類所有者在股利政策上的沖突。Ahmed、Wittenberg及祝繼高通過研究發現會計穩健性可以有效保護債權人利益。王毅林發現,會計穩健性與信息不對稱程度負相關,以及銀行融資的各項要求,所以在債權人視角下,債務融資比例與對會計穩健性的需求正相關。Ball研究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穩健性需求差異發現,前者需求明顯高于后者,股權契約對會計穩健性有重要影響。綜上,本文從資本結構角度分析其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
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由于債權人與股東兩者的目標利益不同,債權人更加在意企業的負債水平和償債能力,而這則會關系到企業是否可以得到債權人的投資,由于兩權分離,信息不對稱,債權人為保證自身利益,對會計信息的穩健性的需求會上升,;股東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不受侵占,對會計穩健性需求高,以遏制管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基于此,提出假設:
H1: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與會計穩健性需求正相關
H2:企業的股本資本比率與會計穩健性正相關
四、研究設計與相關變量
1.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2年~2014年上證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為保證數據可靠性,剔除不符條件的樣本,最后共獲得1936個觀測值。本文選用Excel2010和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
2.模型建立與變量定義
本文運用了Basu(1997)的盈余反回歸模型,分別加入變量LEV、EAR,以及其他交叉項,構建模型驗證假設:
EPSi,t/Pi,t-1=β0+β1*Ri,t+β2*DRi,t+β3*Ri,t*DRi,t+β4*Xi,t+β5*Ri,t*Xi,t+β6*DRi,t*Xi,t+β7*Ri,t*DRi,t*Xi,t+εi,t
其中Xit,依次代表LEVi,t、EARi,t。
五、實證結果與分析
1.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2中,EPS/P標準差為0.051313499,顯著小于R的標準差0.432459626,說明相較于市場,會計盈余的穩定性要差。RAR的均值為0.18820669,極大值為0.763049,極小值為0.003659,標準差0.130731021,說明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相差不多(主要是由于在選取數據時將條件設置為各項均大于0)。LEV均值0.41002383,顯著大于EAR均值0.18519435,表明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大多傾向于債務融資經營,但需要注意的是,LEV的標準差0.201747749遠遠高于EAR的標準差0.111890219,這表明,相較于EAR,各上市公司債務比例穩定性差。
2.回歸分析
可以看出,交叉變量LEV*R*DR的系數β7為0.038,相應的t值為13.218,顯著性Sig=0.000<0.05,表明β7在1%的水平上是顯著為正,假設1得到驗證;交叉變量EAR*R*DR的系數β7為2.558E-11,相應的統計量t值為4.332,顯著性Sig=0.000<0.01,表明β7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假設2得到驗證。
六、研究結論及局限性
本文研究不同資本來源所占比例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會計穩健性存在顯著關系:一是資本結構中的債務比例和股本比例均與會計穩健性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并且股本資本比例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程度高于債務資本比例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程度;二是在所有者權益結構中,留存收益比例與會計穩健性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我國上市公司可以通過適當提高股權融資比例來提高會計信息穩健性。同時,當債務投資者和股權投資者對會計穩健性要求過高時,上市公司可以通過提高留存收益比例來穩定投資者對會計信息穩健性的強烈要求。
參考文獻:
[1]Basu S.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
[2]Watts,R.L.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Accounting Horizons,2003;17.
[3]張子健,陳效東.控制股東、現金股利與會計穩健性[J].管理評論,2013(10).
[4]祝繼高.會計穩健性與債權人利益保護——基于銀行與上市公司關于貸款的法律訴訟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1(5).
作者簡介:呂盼盼,女,西安財經學院商學院會計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上市公司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