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西旦·斯拉依
摘要: 在寫作練習中,要及時改正學生作文中的不足,加強漢語寫作練習的指導。為此要注意:幫助學生搜集生活題材方面的不足;要改正學生聯想中的不足;修改學生作文中的分段落的錯誤;修改學生作文中的語法錯誤;引導學生正確運用標點符號。
關鍵詞:寫作練習;漢語;母語;語法;生活題材
中學漢語教學中寫作作業占比較重要的地位和空間。這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常識性課程,其目的是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能寫各種體裁的作品。
中學漢語課上要求學生在以前從、學過的漢語基礎知識的引導下,實際生活過程中見聞的事物描寫。作文或作品中,客觀事物不能機械死板的描寫,而是美妙動聽的反映。因此,寫作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一般,中學生寫作中在段時間內把精力集中到想寫的作文,反映作文的中心思想,充分發揮各種表達方式具有困難而不能達到要求。他們的想象和聯想能力不夠強,詞匯量也不夠多。中學漢語任課老師要掌握學生學習漢語知識的表現和表達方面的特點,在寫作練習中,要及時改正學生作文中的不足,加強漢語寫作練習的指導。
一、幫助學生搜集生活題材方面的不足。搜集生活題材的方法是多式多樣的,觀察和親身經歷是學生獲得實質性題材的基本途徑。但是有一些學生超出自己認知能力范圍選題,不能適當反映而吃力。當教師指導學生搜集題材時要注意指導學生自己熟悉的、能夠表達的范圍內選題。觀察是通過注意周圍的事物、人、事、景,深化對他們的認識和理解。這是在寫作中要具備的首要能力,同時搜集題材的重要來源。認真觀察生活、注意周圍的事物才能發現和感覺要寫的事物,獲得真實、美妙動聽的題材。
當今學生,尤其是在城市長大的學生對自然世界各種事物的特點與性質的認識與理解不夠深刻,所以讓他們多接觸自然世界和現實生活,組織觀察四季變化等自然現象是非常重要的,農村長大的學生的認識事物比城市學生多,但是他們的漢語水平不高,詞匯量少,因此漢語老師指導學生寫作時應考慮這兩個方面的不足和長處,重視他們互相配合下完成作業。
學生收集生活題材時,無論是觀察獲得的題材還是親身經歷的題材,他們不能區別實質性、典型的錯誤是常見的,老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注意指導學生正確區別、在作文中有序反映。
二、要改正學生聯想中的不足。想象是聯想的基礎上產生,想象和聯想是作為思維的特殊方法,我們寫作中往往離不開,現代寫作技巧更需要的。但是有些學生不僅不能聯想,甚至不知道什么事聯想。關于聯想的認知非常粗淺。因此,教師在學生搜集生活題材過程中,引導學生聯想的不足。
三、修改學生作文中的分段落的錯誤。段落是有關作文的結構問題。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能保證一個段落只有一個內容,而且應該寫一個段落的內容分成為幾個段落或者幾個內容塞進成一個段落,或者不分段落連續寫下去。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該認真解釋學生基本寫作方法和原則,模范自己改正在這一方面的不足。
四、修改學生作文中的語法錯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太重視合理運用語句,避免不了這樣或那樣的語法和邏輯錯誤,特別是母語費漢語的少數民族學生中經常發生漢語句子按本母語語法來處理的現象。因此,教師耐心的修改作文,也耐心講解兩種語言的語法區別。中學課堂練習冊中選入一些循序拆散,用詞不當,找出錯別字等幾項練習題。教師引導學生多練習、多思考、與課堂語境相結合講解和修改,提高學生正確運用語句能力。
五、引導學生正確運用標點符號。因為中學生在語法方面的認知不足,母語和漢語的標點符號用的有差別,學生已習慣母語語文中用的標點符號的運用,所以運用標點符號時往往避免不了一些錯誤。教師首先自己正確運用標點符號、引導學生正確拼寫、注意詞語的讀音和音標、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