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思+李青蓉++宋彩虹+楊燕
摘要: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與以往不同的新局面。更加海量的網絡信息或正面或負面地影響著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這既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機遇。為了扭轉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懶怠心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無用論的思潮,我們將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兩方面,結合互聯網時代下獨特背景,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進行創新性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9-0104-02
在互聯網時代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也要遭遇滑鐵盧。隨著越來越多地接觸網絡平臺,接收到的信息資源增多,大學生的觀念也在不斷受到沖擊,非黑即白的善惡觀一去不復返,社會事件的復雜性嚴重模糊了大學生對于是非對錯的界限,由國家教育和已有知識而建立的理性精神與在個人成長中建立的世俗觀念的矛盾時刻進行著斗爭。大學生擁有理性,卻也極易在某些情況下失去理性。為了了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情況,我們進行了調查問卷,調查結果能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一些可靠支持。
一、以學生為主體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創設多元的課堂教學
學生是高校活動的主要力量,知識的講授學習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主要形式。而現在的課堂知識講授方式都比較落后陳舊,沒有跟上大時代背景下知識傳播速度快、信息豐富、內容形式多樣的潮流。所以轉變當下的教學方式方法刻不容緩。
傳統課堂教學方法中,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單方面知識的灌輸,這種直接的教學手段卻沒有收到實質性的效果。教學設計方案老套,理論知識缺乏新穎性、獨特性、開創性。這導致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易產生懈怠情緒,也達不到想要的教學效果。所以,必須優化和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講授形式。改傳統灌輸為學生的自我導入。新課標規定,課堂教學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必須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增強教師互動和生生互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情景體驗法、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際教學活動中來。將復雜的課堂理論知識與能夠調動大家參與積極性的組織活動聯系在一起,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信心,提高教學效率。
二、創新知識理論體系
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理論知識的改革和創新,努力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優化。面對教材內容結構落后、陳舊的情形進行改革創新。將其中學生不易理解的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理論水平、知識層面寬度以及社會的發展水平制定出科學的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
理論知識的創建應當要有針對性,對思想政治教育刊物的設計應當具有創新性,便于吸引學生眼球。結合當下最新時政熱點,根據相關材料加以分析辯論增強文章的趣味性。高??沙霭嬗嘘P思想政治理念刊物,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和輻射,以此來豐富傳統的課本理論知識。創新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為理論知識的廣泛傳播開拓新渠道。
三、建立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
大數據時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識面受到巨大挑戰。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識水平和學歷水平,并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下互聯網背景,不利于工作的有效開展。所以,必須認識到互聯網對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的網絡培訓,使其認識到網絡對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幫助建立素質高、結構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建立相關考核、審查機制,有效監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端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態度,保持積極的心態為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注入新鮮活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豐富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更新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庫,必要時可接受國內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技巧學習。
四、強化和創新網絡信息平臺
第一,建立起高校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在21世紀互聯網信息時代,大學生獲取外部信息的手段早已不局限于課本與課堂。隨著信息傳播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快速、廣泛增長,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已不能與大學生爆炸式增長的信息相匹配。而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則很容易就走入照本宣科的老套模式,因此高校應在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網絡發聲平臺。讓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真正以更加平民化的形式,走入到學生的“朋友圈”中。利用網絡平臺,傳遞更貼近大學生實際生活的思想觀念。與此同時,網絡平臺的運用無疑也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單憑簡單枯燥的理論知識不僅無法引起學生的關注欲望,而且也無法達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教育的目的。
第二,創新多樣化的網絡信息呈現形式。大學生群體是一個極具創造力,且心理發展程度已趨近成熟的群體,在這之前他們已經接受了近12年左右的德育教育,并且擁有自己的思考與辨察分析能力。這也就意味著,即使你有一個良好運行的思想政治信息網絡發布平臺,但如果依然以簡單的長篇大論的說教形式來粗暴呈現的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也就可能近乎于零了。因此,創新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呈現形式,十分重要。
在高校的網絡平臺上,首先,我們可以針對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定期的開放討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其中進行引導,對學生的精彩觀點及看法,在進行提取后進行點評,以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其次,還可以設置專門的思想動態欄。建立起班與班、院與院、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探討交流渠道,通過樹立學生群體中的優秀榜樣和宣傳典型事例,來引導大學生積極向上的風氣。再者,還可設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普及區。通過發布一些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問題,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最后,則是要重視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絕不能做思想傳播上“一言堂”的獨裁者,而是應該讓學生共同參與,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地親近學生,讓學生放下抵觸真正接受。
五、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以勢不可擋的態勢滲透進每一個人的生活,尤其是作為年輕一代的大學生,他們與互聯網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他們的生活、交往、思維、學習、娛樂方式以及語言習慣都發生了莫大的改變,所以,思想意識、價值觀甚至于道德行為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改變,因為互聯網渠道的多樣性、內容的廣泛性,總有一些不和諧的內容充斥其中,因此我們特提出一些粗淺的觀點和看法,希望可以在探討和創新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張再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3]方東華.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東南大學,2013.
[4]張文峰.互聯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政法學刊,2003(2).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