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苗青+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更好地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將教學過程轉變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交流的空間,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這是在新課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但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9-0146-02
新課標要求小組合作探討學習,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實行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1]教師在小組學習中不能明確自身的角色,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也不能進行科學的分工,導致學習效率比較低下,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以便更好地提升其教學效果。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
(一)小組的搭配不合理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小組分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并沒有真正重視這個問題,沒有意識到合理的分組是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基礎與前提。[2]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時,僅僅是按照學生的座位排列進行分組,并沒有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對學生的性格以及想法是否一致等都沒有進行系統的考量,這樣就導致在進行小組學習時,學生之間根本不能進行深層次的交流。為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配小組時,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基礎,最好能夠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從而更好地進行小組之間的學習。還要考慮到學生在思維上的異同,只有學生在思維上能夠進行交流碰撞,才能夠在合作中產生更好的學習效率。
(二)小組學習內容不合理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小組內的學習內容設計不夠合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根據學生的情況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和內容。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僅僅是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交流,這種教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但是過多的交流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人能力和基礎,也沒有充分考慮到當前的教學實踐情況。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小組合作學習并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由于在小組學習中自由度比較大,學生往往在小組合作學習時亂講話,浪費了很多的教學實踐機會。另外,教師為小組合作學習制定的教學目標也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這樣就導致那些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的學生并不能真正學習相應的知識。
(三)教師角色定位不合理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沒有意識到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不能很好地意識到自身角色的轉變,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并沒有給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的時間。另外,由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不夠了解,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會給學生帶來太多的干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自主操作,影響其學習的效果。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質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相互幫助和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意識到自身角色的變化,以便更好地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四)學生職能不明確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共同發展和進步。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中,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職能不夠明確。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師重視不夠,教師僅僅是想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小組合作,對學生進行分組,但是并沒有對分組之后的小組進行管理,這樣就導致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從而導致有些學生僅僅是被動地傾聽,并沒自主思考,這樣的小組合作的效率并不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一)提高教師的素質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意識到自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教師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學生在學習中的引領者,為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在專業知識方面不斷充實自己,在教學管理能力方面也要不斷加強。這樣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才能更好地調控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隨著教師素質的不斷提升,教師也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分組,從而提升小組合作的效率。
(二)制定明確的目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為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3]例如在學習有關“空城計”的內容時,學生在學習時會被故事發生的情節所吸引,這樣學生就會逐漸認識到諸葛亮以及相關的人物,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給學生設定相應的教學任務,并讓學生根據學習任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對全文進行通讀,這樣學生就可以對故事的情節有大致了解,首先會認識到故事發生的背景,接著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會選擇空城計,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分析故事中人物不同的性格,在學習完之后,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故事的感受,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是有目標的。學生在明確的目標驅動下,能夠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時間,并能夠針對具體的任務,小組之間進行合作交流,在小組合作討論的基礎上解決相應的問題,從而提升小組合作的效率,取得較好教學效果。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自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直接參與到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中,而是能夠依靠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實踐經驗,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對學生給予一定的幫助??梢栽诮虒W過程中利用提問的形式更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確定其學習的方向。
(四)小組分工更加合理
教師要注意對小組的分工要合理,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提升小組合作的效率,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權。例如在學習有關只有一個地球的知識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小組進行分工,并要明確小組的學習目標,在小組中要選擇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小組的組長,從而保障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小組長主要針對合作小組各成員在課內進行調控,課外進行管理。[4]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小組合作,并不是對學生直接進行安排,而是在安排管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的意識,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使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時,小組能夠自己管理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種教育形式下,能夠讓學生認識到目標明確之后就能夠快速地進行小組合作,以便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更好地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就需要教師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在學生小學合作學習中明確自身的職能。對學生進行明確的分組,讓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目標,在目標的驅動下展開相應的合作學習,從而提升小組合作的學習效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不斷探索合作學習的策略,以便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錢艷麗.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建議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23.
[2]楊權友.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控[J].科教導刊(下旬),2016(6):150-151.
[3]李杏柳.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才智,2013(3):60.
[4]葉廷.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176-177.
責任編輯:孫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