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飛++雷虹艷
摘 要:醫學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直接影響未來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的整體的思想政治水準,直接關系到我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章就醫學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當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就如何提高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提出了實質性的建議。
關鍵詞:醫學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習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特別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醫學高等教育承擔著培育高素質醫療衛生人才的重要使命,醫學院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直接影響未來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的整體的思想政治水準,直接關系到我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二、本課題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本課題在四川四所醫學院校按照不同性別、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來源區域等指標,整群抽取了本科生1500人作為研究對象,總計發放調查問卷1500份,收回1452分,有效率達到97%。其中男生496人(占比34%),女生956人(占比66%);其中臨床專業364人(占比25%),中醫學332人(占比23%),護理學234人(占比16%),藥學專業215人(占比15%),康復、針推、公共衛生等其他專業307人(占比21%)。調查年齡段為18~23歲的大一至大四的學生。調查一方面由課題組成員在所在學校所授班級發放問卷,另外一方面則是深入其他醫學院校在圖書館、自習室等場所發放調查問卷所得。
本課題研究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編寫了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調查問卷,先進行了小規模班級前期實驗,最后根據問卷答題度較高的問題依次排序,擬定了最終的調查問卷。
三、醫學院校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狀況分析
1.當前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狀況總體良好
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當前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狀況總體良好,主流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尤其在情感認同方面得分最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勵精圖治,勇于實踐,不斷創新,深化了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用新思想引領新常態,用新理念指導新實踐,用新戰略謀求新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問卷調查結果也可以看出,大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都有極高的認同度。個人行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也深受廣大醫學院校大學生的認同。受到如“2016十大感動中國人物”梁益建、最美鄉村醫生王布和等諸多優秀醫務工作者先進事跡的感召,秉承未來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要求,許多學生表示,將來從事醫療行業工作后也要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當前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存在的問題
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當前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認知認同及踐行認同方面得分偏低,不同專業醫學生在不同層面認同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女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比男生要低,高年級學生的認同度較低年級學生認同度要低。
這些問題的出現一方面是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另外思想的多元化、互聯網帶來的信息爆炸、自媒體平臺的負面因素也沖擊著醫學院校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同時,近些年醫患關系的緊張、醫改帶來的社會非議、頻頻出現的傷醫事件都在降低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落后、實效性的不足、“運動式”的宣教方式都影響著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四、提高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路徑研究
1.將傳統醫藥文化與提高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相結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植根并依托于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傳統醫藥核心價值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院校應該將中華傳統醫藥核心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性融入教學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實踐之中。
2009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中明確指出: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為以人為本、醫乃仁術、天人合一、調和致中、大醫精誠等理念。蕭綱《勸醫論》中寫道:“天地之中,唯人最靈,人之所重,莫過于命。”中醫藥文化所倡導的這種“人本”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體現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情懷,是高度契合的。又如《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醫的這種“調和致中”即強調在正道的“和諧”情況下,天地便自然能安定,萬物便自然能成長,而和諧也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誠者不偽,信者不欺,誠信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千金藥方》中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中醫藥文化所強調的“大醫精誠”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的最佳體現,也是解決今天緊張的醫患關系的一劑良藥。
2.將醫德教育與提高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相結合
近幾年來,我國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療糾紛日益增加。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紛雜,但就問題的解決途徑而言,加強醫學生的醫德教育定是題中之義。我國傳統醫藥文化中醫學道德體系有著悠久的傳統和特殊的價值觀念。《黃帝內經》指出:“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孫思邈《千金要方·序》中說:“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這些都表達了中國中醫藥文化的道德理念,醫德是中醫藥文化自身價值的內在要求。中醫強調“精誠合一,德術并重”,這就要求今天的“90后”“00后”醫學生要耐得住寂寞,要下得了功夫潛心學習、研究專業,醫術的“精”是化解醫患矛盾于無形的第一要義。“大醫精誠”的“誠”就要求醫德高尚。“醫非仁愛不可托,非廉潔不可信”“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這些傳統醫德的規范依然是今天化解醫患矛盾的良藥。
3.立足“兩課”課堂,利用好“互聯網+”平臺,革新宣教手段
提高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要立足于“兩課”課堂,利用好“互聯網+”這個平臺。
2015年零點調查的數據顯示,使用互聯網的大學生比例高達97.9%,在使用互聯網的人群中,96.4%的大學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為互聯網。大學生日均使用互聯網時長6.1小時。根據2014年本課題組對成都中醫藥大學5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82%的學生獲取各類信息來源于網絡,其中76%的學生主要使用移動終端(智能手機或iPad)獲取信息。因此傳統的“兩課”課堂在成績構成中應根據校園網絡建設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增加網絡教學、網絡互動的成績比重。2014年由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發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網絡、實踐”三位一體教學體系被評為教育部201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項目。學生通過視、聽、閱結合的聽播客、觀視頻講座,完成自主學習的知識性、概念性的內容,同時可以通過網絡社區與其他同學和老師進行討論。利用互聯網平臺,思想政治課實現了“以教為主”向“以學為本”的轉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宣教手段不可避免地受到新生事物的沖擊,但互聯網也為傳統宣教手段的發展提供了機遇。2015年浙江傳媒學院首創“互聯網+”思想政治課走紅網絡,通過“思維理療館”微課堂節目,用脫口秀、明星教師牢牢吸引了“90后”大學生的眼球。如“思維理療館”第一季通過《斑馬線上說法治》《高貴的文明》《圍棋之和》三個話題視頻,分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治” “文明” “和諧”進行了解讀。就這種模式實質而言,它立足傳統的教育手段,但是利用了互聯網的傳播思維,這是典型的舊酒換新瓶的成功。2015年本課題組利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用互聯網思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傳統講座與微信、微博等傳播平臺相結合,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微電影作為一種投資少、制作周期不長、放映時間短的新興傳播體,以其完整的故事情節,用快速高效、低門檻、放映途徑廣的特性吸引了現代生活快節奏下的年輕人。2015年成都中醫藥大學微電影大賽就收到數十個作品,其中不少作品都立意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作品通過互聯網的點贊、轉發、評論在學生中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熏陶作用。
參考文獻:
[1]朱荃俊.試論當代醫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特點、原則和途徑[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11):97-99.
[2]于 淼,王 偉,季惠斌.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現狀分析[J].學理論,2014(27):283-284.
[3]馬 飛. 中醫藥特色校園網絡文化構建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經營管理者,2013(7).
[4]郭 婷,武頌文,張家源.陜西省某醫學院校醫學生核心價值觀認同現狀調查[J].醫學與社會,2014(2):48-50.
[5]董玉節,王 鍵,彭青和.中醫藥核心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性[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86-90.
[6]崔婷婷.談中醫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7).
[7]王金鳳,周 哲.中醫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初探[J].才智,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