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轟
摘 要:計算機公共課是獨立學院每位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由于計算機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計算機公共課也越發重要,因此學好算計機基礎知識非常必要。文章主要是對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進行初步探究,提出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課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一、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課教學面臨的問題
1.學生學習起點不一,學習基礎差明顯
因每個地區教育發展不一,計算機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導致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基礎存在較大差異[1]。獨立學院的生源來自多個省份,不同地域之間基礎教育的差異性導致學生的基礎起點不一,個體差異明顯。計算機應用水平較高的學生上課感到內容太淺;而基礎差的學生又跟不上課堂教學,課堂上囫圇吞棗,課后難以消化。在有限的課時里,教師很難做到兼顧公平,既要調動好學生學習興趣,又要讓基礎弱的學生跟上課堂節奏。獨立學院的生源主要是第三批本科生,自制力和自學能力相對薄弱,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不高,學生學習起點不一,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也難以滿足不同基礎的學生的學習需要。
2. 課程內容更新較慢
眾所周知,在計算機領域,硬件的發展遵循“摩爾定律”,而軟件的發展也一日千里,計算機技術發展非常迅速[2]。然而獨立院校的計算機公共課在教學設備及教材更新上跟不上計算機發展的速度,教學內容往往相對落后,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多而散,內容涵蓋量大、知識點分散,各章節內容的連貫性不強,重難點不突出,程序設計課程也枯燥無味。結果是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甚至有意見,學習與應用出現矛盾。有的學校使用的是母體學校的教材,難度不適合獨立學院的學生,同樣導致獨立學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純粹為了應付考試,而沒有認真學習計算機知識,磨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的對策
1.改革傳統教學模式
從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出發,高等教育的最理想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得開心,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得開心,課堂互動較多,師生關系融洽,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然而,目前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課課程普遍采取“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不理想。當前,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如翻轉課堂、在線課程、微課等,推廣應用速度非常快,而且易于被學生接受。因此,獨立學院應該修訂完善適合自己的教材,制定科學的課程安排,完善課程體系,將學生喜歡接受的學習方式融于教學之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更加有效地將學習與應用結合起來。
2.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及積極性
在影響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效果的因素中,雖然與學生的基礎知識少有一定關系,但更取決于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自主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興趣,才會有自主性和積極性,才有學好課程的動力。這就要求授課老師所采取的教學形式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獨立學院教師可以根據教材所需,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全方位地向學生傳輸基本理論知識。但在選擇教學方式時一定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學生只有對學習具有濃厚興趣,才能變苦學為樂學。因此,應讓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發展與興趣提高和諧統一地結合起來,體驗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逐步實現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變。
在計算機公共課教學過程中,獨立學院也一直在思考如何進行教學研究及改革,如何讓每一位學生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這也是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的研究重點。因此,研究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不但有利于優化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課程體系,而且有利于獨立學院學生增強計算機應用能力,增強獨立學院學生的綜合能力,讓獨立學院的學生畢業后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參考文獻:
[1]孫 娜,劉廣峰.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改革新思路[J].軟件導刊,2015,14(1):159-160.
[2]劉亞楠,陳淑芳.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課教學問題探究[J].吉林建筑大學學報,2013,30(4):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