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亞琴++呂昌元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5-000-01
摘要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總結歸納、推理分析新形勢下我國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特征,以期能夠為我國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新形勢下我國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特征為數量開始增多,規模不斷擴大,內容豐富化,形式多樣化,更注重群眾參與性,群眾體育賽事自身發展與其他業域(行業)出現融合趨勢,缺乏賽事文化建設。
關鍵詞群眾體育賽事新形勢發展特征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群眾體育的發展高度重視,并出臺一系列紅利政策大力發展我國的群眾體育。尤其是在2015年12月《體育總局關于推進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取消包括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在內的全國性體育賽事的審批,除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和少數特殊項目賽事外。在政策松綁、經濟形勢穩定、社會氛圍良好的新形勢下群眾體育賽事開展的如火如荼,因而通過對其發展特征的分析,促進群眾體育賽事更好的發展。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我國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研究法
通過中國知網、首都體育學院圖書館查閱大量關于群眾體育賽事的相關資料,以及參考相關學者的論著等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上的依據。
2.邏輯分析法
在綜合閱讀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及著作的基礎上,運用歸納、演繹和推理等邏輯分析方法來分析和思考本研究內容。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基本概念界定
1.體育賽事
體育賽事[1]是具有以運動競賽為核心要素,提供競賽產品和相關服務,受競賽規則、傳統習俗和多種因素的影響的基本屬性;它是特殊事件的子集。體育賽事作為體育產業的主體產業,是人類社會文明與進步的產物,有著其獨特的魅力。
2.群眾體育賽事
群眾體育賽事[2]是區別于職業體育賽事、學校體育競賽、高水平競技性體育賽事,它具有體育賽事的基本屬性以及群眾體育的特點,娛樂性較強,競技性適中;它的宗旨是強調群眾的廣泛參與,滿足群眾參與體育競賽、娛樂休閑、自我實現、人際交往等需求,發展群眾體育事業。
(二)新形勢下我國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特征分析
1.政策松綁后群眾體育賽事的數量開始增多、規模不斷擴大
群眾體育賽事是群眾體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下發的“46號文件”,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尤其在2015年12月《體育總局關于推進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取消包括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在內的全國性體育賽事的審批,除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和少數特殊項目賽事外;2016年6月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同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頒布將“健康中國,全民健身”成為國家頂層戰略[3]。政策紅利不斷,群眾體育賽事的數量開始增多、規模不斷擴大是其發展中最突出的特點。馬拉松賽事“井噴式”的增長就是我國群眾體育賽事發展的一個縮影。
2.經濟形勢穩定下的群眾體育賽事內容豐富化、形式多樣化
“十三五”時期,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需求從低水平的、單一化的向多層次的、多元化的方向擴展[4]。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群眾體育賽事的內容不斷豐富,項目設置越來越多樣化,這都是當前群眾體育賽事發展所呈現出的特征之一。
3.人們體育消費觀念轉變,群眾體育賽事更注重群眾參與性
隨著我國居民的體育消費觀念從體育實物型的消費開始向體育娛樂型的消費轉化[5],科學健身理念的不斷普及,群眾的體育參與意識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人群加入到全民健身的隊伍中,因而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更關注大眾參與性以及休閑娛樂性。
4.良好的社會體育氛圍,群眾體育賽事自身發展與其他業域出現融合趨勢
2022年我國冬奧會的籌辦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人們對冬季運動的熱愛和關注,整個社會體育氛圍良好[6]。首先,新興的時尚體育運動涌現,戶外登山、徒步運動、旅游探險、滑雪、水上摩托艇、花樣摩托等使得群眾體育賽事的涉及范圍更廣闊;其次,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與“互聯網+”、大數據、現代科技等的融合已不可避免,線上線下的群眾體育賽事報名、智能可穿戴設備、APP軟件、以及VR技術等的出現使得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更加多元化。
5.群眾體育賽事發展過程中缺乏文化建設
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挖掘和創新,但這些都離不開賽事文化的建設。現階段大量涌現的群眾體育賽事急于求成,但都缺乏一定的賽事文化建設。賽事質量的提升能夠創造良好的體育文化環境,這是引導大眾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一種必要的外部條件,而賽事的文化建設需要一定的時間沉淀和積累。
四、結語
新形勢下我國群眾體育賽事數量開始增多,規模不斷擴大,內容豐富化,形式多樣化,更注重群眾參與性,群眾體育賽事自身發展與其他業域(行業)出現融合趨勢,缺乏賽事文化建設等這些都是其發展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特征。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對大健康中國的建設起一定的推動作用,促進我國全民健康戰略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穎川.體育賽事經營管理[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13-18.
[2] 劉清早.體育賽事運作管理[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8.
[3] 叢湖平,鄭芳.體育經濟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99-200.
[4]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5]張建國.蘇州市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環境分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0.
[6]王艷.政府在群眾性體育賽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以上海為例[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