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明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5-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獻材料法、問卷調查法、邏輯分析法、訪談法對西雙版納州足球裁判的基本情況、自身能力、比賽掌控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總結西雙版納足球裁判存在的問題,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促進、提高裁判管理發展。
關鍵詞 足球 裁判員 管理 提高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在云南省南端,以美麗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聞名于世,是鑲嵌在祖國南疆的一顆璀璨明珠,土地面積23萬平方公里,國境線長966公里,世代聚居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諾等13個少數民族占全州人口74%。
隨著人們業余生活的逐漸豐富,人民群眾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增加,對精神生活、身體健康,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足球作為健身運動,還有許多曾經年少懷揣足球夢想的青少年父母,對足球的期望,在西雙版納這塊熱土掀起了足球熱舞、足球狂潮。
近幾年,國家經濟逐步提升,國有投資體育場地越來越多,越來越健全,私人投資用于經營,娛樂的室內外五人制足球場也越來越普及。經濟發展,條件好的鄉鎮甚至有4-5個足球場。
足球運動中,運動員、裁判員、場地設施是三位一體,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隨著場地的逐步完善,運動員的水平逐步提高,但是裁判員的能力是否水漲船高,本文本著真實嚴肅的態度對版納地區足球裁判進行調查、分析、尋找問題、提高裁判員整體水平,促進版納足球發展。
一、訪談法
通過對州文體局、縣文體局分管領導或相關科室領導、工作人員訪談得知:
第一,足球裁判員來源比較單一,主要來自教育、體育兩個系統,偶爾有幾名來自社會其他階層。
第二,裁判都是業余的,自身的業務知識主要靠自己平時學習、積累,但自己有著主要的工作,很難全身心投入裁判學習和工作。
第三,裁判學習是零散的,平時沒有集中學習的慣例,遇著比賽,通過短時間的裁判培訓,進行規則、判罰尺度相互統一。
第四,裁判管理是松散的,裁判通過學習,考取相應等級,根據屬地管理,分屬各縣市足協,但足協對裁判員缺乏管理,需要裁判進行工作時,協商裁判給予支持。
二、發放問卷
一共兩種,每種100份。問卷1針對裁判員,主要內容:
1.你是否喜歡裁判工作。
2.是否有信心繼續從事。
3.有機會是否愿意到高一層次執裁。
4.本地區足球比賽氛圍怎樣。
5.對當地業務主管部門評價。
6.足協對你的管理。
7.報酬是否合理。
8.你認為西雙版納州足球運動是否有前途。
問卷2針對各參賽隊教練員、領隊,主要內容:
1.對西雙版納州裁判滿意度。
2.裁判對規則的理解程度。
3.執裁水平。
4.掌握比賽能力。
5.閱讀比賽的能力。
6.如何評價本地足球裁判。
發出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為100%。
由問卷得知:
第一,現有場地,設施基本滿足。
第二,裁判員水平略低,需要提升,裁判工作嚴重滯后。
第三,裁判有學習的需求,但無法系統獲得,需要定期向組織學習,針對裁判規劃案例。
第四,裁判提升的空間較大,需要搭建平臺,讓優秀裁判到上一級、上一層次比賽學習。
第五,希望體育職能部門加強對足協管理、裁判員管理。
三、對本地區的足球裁判員等級年齡進行調查
國家一級:4人;二級:38人;三級:76人。
20~30歲:39人;30~40歲:67人;40~50歲:19人;50歲以上:3人。
現在裁判基數已經能夠足夠,但是大部分裁判員在各鄉鎮工作,近70%缺乏參與裁判工作的機會。
四、結語
勐海縣2016年參加云南省校園足球總決賽榮獲小學男子第二名;初中男、女第一名;高中男子第四名,外界評價:勐海縣文體局有一名裁判曾經執法到中國乙級聯賽,倡導了良好的足球裁判氛圍,致使勐海足球節節攀升。
西雙版納州足球運動發展的越來越好,是諸多原因的,感謝當地黨委大力支持,體育主管部門的辛勤付出,在業余時間在賽場奔跑的裁判員,在足球場上承受生理、心里雙重考驗的教練員。
但是我州足球裁判員人數眾多,分布不均勻,導致裁判發展不均衡。行業相對集中,導致整體發展不平衡,整體水平停滯不前,需要擴散性發展,多行業挖掘,培育足球裁判,加強體育職能部門統籌安排,增強足球裁判員自信心,豎立裁判形象,推動足球裁判員社會地位,從而更好地促進足球發展。
足球場地是足球發展的硬件,足球運動員、教練員與裁判員是互相促進的,不是出于敵對狀態。保持距離的交流、學習是促進足球運動發展的推進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輝.德國足協促進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1.
[2] 中國足協.足球競賽規則2015—201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