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李佳++夏寒
摘 要:阿加莎·克里斯蒂是20世紀偵探小說黃金時期最為出眾的小說家之一,她的作品因其精妙的人物設計、獨特的犯罪模式、出人意料的故事結局而備受當代和現代讀者喜愛,近年來在中國更是擁有龐大的讀者群。鑒于此,文章在回顧了阿加莎系列暢銷偵探小說的基礎上,選取其經典之作——《東方快車謀殺案》,分別從社會心理、讀者和出版視角分析其暢銷的主要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東方快車謀殺案》偵探小說暢銷對我國偵探小說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阿加莎·克里斯蒂;《東方快車謀殺案》;暢銷;原因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識碼:A
一、阿加莎系列暢銷小說回顧
“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其高產量、高質量的偵探小說著稱,在長達五十余年的創作生涯中,共著有66篇長篇推理小說、21篇短篇和中篇小說。1920年,阿加莎發表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這部注重“心理建設”的作品運用極強的故事性和巧妙的布局開啟了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1926年出版的《羅杰疑案》以其經典創新模式——“最不可能兇手”模式一舉奠定了阿加莎在偵探文學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并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此后,阿加莎又陸續創造出一系列地標式作品:1934年的《東方快車謀殺案》、1936年的《ABC謀殺案》、1937年的《尼羅河上的慘案》、1939年的《無人生還》……這些絕世經典引領著黃金時代的前進方向,以其精妙的情節設計、嚴謹的邏輯推理、細致的心理描寫吸引著一大批國內外讀者。
二、《東方快車謀殺案》暢銷原因分析
1934年出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可以說是一部經久不衰的作品,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仍舊受到很多偵探小說愛好者追捧。近年來在中國更是先后被十余家出版社翻譯出版,不斷在國人之中引發閱讀熱潮。為何這部偵探小說能產生如此轟動效應?下文中筆者試從社會心理角度、讀者接受角度、出版角度進行分析。
1.社會心理角度分析
社會心理是指個體、群體、組織、社會階層在特定生活條件下對各種社會刺激所表現出的反應,是社會的情緒基調、共識和價值取向之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在長期高度緊張和巨大壓力作用下,人們對回歸平靜的心理需求越來越強烈,因此《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類需要靜心思考的偵探小說經典之作無疑成了社會大眾的閱讀首選。此外,現代社會雖處于安穩狀態,但犯罪活動仍時有發生,人們在心理上始終認同和支持懲惡揚善、維護社會正義的做法。《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書講述了列車上的十二位乘客聯手謀殺了雷切特——一個綁架并殺害了多名小孩卻通過金錢收買和鉆法律漏洞而逃脫法律責任的罪犯,使正義在多年后得以伸張。這一做法雖然有違司法和程序正義,但在法律無法制裁的前提下,滿足了社會大眾對實質正義的心理追求。
2.讀者接受角度分析
偵探小說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讀者與作者間的一場智力游戲,正如諾克斯在《1928—1929年偵探小說杰作選》的序言中所說,這場游戲“一方是作者,一方是讀者”。要使游戲順利進行下去,從讀者接受角度來看,作者需提供特殊的故事環境、精彩紛呈的懸念、意想不到的結局,任何一處的缺失都可能導致讀者失去興趣而退出游戲。《東方快車謀殺案》正是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前提下為不同層次的廣大讀者所接受與喜愛。小說開篇便呈現了一個獨特的故事環境:在凜冽刺骨的冬天,一場雪崩將東方快車上的乘客困在狹長的車廂里……這種恐怖幽深的氛圍使讀者立即聯想到謀殺案的現場,在窺探欲與好奇心的驅使下,讀者饒有興趣地隨著敘事者的視角進入故事中。隨后,案發當夜的詭秘恐怖場景開始上演:先是出現“叫喊得很響的一聲呻吟”,再是“某種重物跌落的砰響聲”,而后周圍一片死寂。由此營造出的懸念激發出讀者急于一探究竟的閱讀緊迫感。緊接而來的便是受害者被發現及偵探破案階段。在封閉的車廂內,一名乘客在睡夢中身中數十刀而死,在案發時位于車廂里的十二位旅客自然而然地被鎖定為兇殺案的嫌疑犯。這種固定范圍的設定相當于給讀者大腦安裝了搜索兇手的軟件,有利于其在有限空間內迅速捕捉案件線索且免受其他因素紛擾。而在實際偵破案件的進程中,作者又對案件設下了重重疑點如德貝納姆小姐為何不愿透露她與上校對話中隱藏的秘密,車廂里的旅客為何能互相提供不在場證明……此外,作者還不露痕跡地隱瞞了一部分與案件相關的線索如十二位旅客的背景信息和心理活動,造成關鍵信息敘事空白。這一系列的精心安排使故事情節充滿張力感,將讀者的情緒與思維充分調動并引發其進一步的思考。小說的結尾,當讀者仍在循著線索猜測兇手時,偵探波洛揭示這是一出精心策劃的復仇案,十二位看上去都不是兇手的乘客恰恰都是兇手。此時的讀者驚訝于這種異想天開的“合作謀殺”犯罪模式,隨之又為合情合理的結局擊節叫絕。
3.出版角度分析
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文化多元化,譯者、出版社熱情高漲,以《東方快車謀殺案》為代表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翻譯出版情況穩步上升,也因而吸引了大批原先礙于語言差異的讀者。在眾多譯作中,不乏一些為讀者所喜愛的作品。200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組織翻譯了包括《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內的系列阿加莎·克里斯蒂偵探作品,這類版本的譯文恰到好處地體現了原著中場景、人物、情節等關鍵因素,更貼近讀者閱讀習慣,契合其閱讀情趣;2013年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庫”推出的阿加莎偵探小說系列更是以專業的翻譯水平、精美的裝幀設計受到廣大讀者的追捧,正是這些高質量譯作的出版激發了讀者的閱讀熱情,進一步推動了阿加莎偵探小說的閱讀熱潮,并在中國書市上暢銷不衰。
三、《東方快車謀殺案》暢銷對我國偵探小說的借鑒
以《東方快車謀殺案》為代表的阿加莎偵探小說之所以在國內如此暢銷,另一個原因在于我國鮮有能與之媲美的本土偵探小說面市。據一項關于“你認為中國偵探小說發展的阻礙是什么?”的投票顯示,前三名分別是:清一色的警察探案,人物太臉譜化;情節是國外的,環境是中國的,缺乏真實感;作家缺乏創作水平。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國偵探小說缺乏創新與獨到之處。而以《東方快車謀殺案》為代表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偵探小說優勢在于:①背景取自真實的社會素材與社會風貌;②采取獨特的“暴風雪山莊”模式;③設置異想天開又真實可信的結局;④利用全知與有限視角相結合的敘事視角特色。以上幾點在筆者看來正是當前我國偵探小說所欠缺的,期待國內偵探小說作家在研究與借鑒國外暢銷作品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社會特點創造出更具亮點的偵探小說。
參考文獻:
[1]范和生,唐惠敏.論轉型期中國社會心理的重構[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66-73.
[2](英)朱利安·西蒙斯.血腥的謀殺——西方偵探小說史[M].崔 萍,劉怡菲,劉 臻,譯.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3]林雪萍. 阿加莎偵探小說懸念的敘事建構——以《東方快車謀殺案》為例[J].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6(4):45-48,81.
[4]劉丹丹.淺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對后世影響較大的三種創作模式[J].快樂閱讀,2012(18):124.
[5]金璐陽.從操控視角看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中國的譯介[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