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燕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5-000-01
摘要在現代生活高強度的運轉和壓力之下,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需要一個健康有活力的身體。而每年為國家輸出大量優秀人才的各大高校卻并沒有重視體育教學,作為體育鍛煉十分重要的一個項目的田徑教學,更是備受冷落。本文就該現狀進行數據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革對策。
關鍵詞健康身體體育鍛煉田徑教學
一、前言
自古以來,田徑運動在傳統體育鍛煉項目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田徑不僅能夠鍛煉人體的心肺功能,還能鍛煉人的耐力和意志力,是十分有效且高效的運動項目。然而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以及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漸漸弱化,導致學生選田徑課呈明顯下降趨勢,有的學校甚至極端地不再設立田徑課。本文首先就該現狀進行分析,接著提出有效的改革對策。
二、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忽視普遍性、健身性
田徑教學因為以學習技術為主,運動過程追求極限能力,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耗費過多體力。形成只注重跑步技術及方法的學習,而忽略了田徑運動作為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的根本目標——追求健康性的局面。學生在此情況下會逐漸丟失對田徑項目訓練的積極性。其次,田徑教學只面向于極少部分有跑步特長的學生,對其重點培養和訓練,達到參加比賽的身體狀態。而對于大部分身體素質普通的學生而言,田徑項目訓練并沒有獲得普及。
(二)教材內容缺乏系統性、新穎性
可以說每一個孩子從咿呀學語、蹣跚學步開始,就接觸到田徑的初級鍛煉。這仿佛已經是老生常談的一件事,雖然每個健全的人都會跑步,卻不見得都會健康科學地跑步,這就是目前田徑課程教學的盲點所在。而對于追求新鮮事物、充滿創新意識的大學生而言,面對從小就相對熟悉的田徑體育項目,難以提起興趣也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傳統的田徑體育課程教學沒有系統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老師只能依靠“言傳身教”的經驗法教學,學生充其量也只能依靠自己的身體感受去領悟田徑運動的精髓。顯而易見,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低效且不合理的。
(三)考評體系缺乏科學性、合理性
田徑教學的考核評價與語文數學等文化課程評價并無差異,仍然是采取最傳統的分數制。然而對于這樣以健康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為目的的課程,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能達到的最佳學習狀態也不同,獲得成績的優劣程度也不同,在這樣的狀況下,一個如此刻板、僵硬的評分方式就不太合適了。
三、高校田徑課教學改革對策
(一)調整課程目標,強調健康的重要性
不再單純地把技術學習作為田徑教育的目標,只是單單地要求上課的學生學會如何跑步或者如何跑地更快,而是將這個目標轉換成如何使跑步成為一種健康有效的鍛煉方式,從而有益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當學習目的不同,學生們參加課程時的心態也會不同,相信改變對策以后,學生不再會以敷衍、搪塞的態度參加田徑課程,或是為了達標而不科學地進行聯系,反而起到傷害身體的反作用。而是科學地、理性地為了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而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
(二)拓展并開發田徑類課程資源
不可否認,當前田徑類課程的選擇是十分單一而陳舊的,面對一圈又一圈的塑膠跑道,學生們難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激情。倘若我們采用創新型的思維去改進這樣的教學環境和方式,拓展并開發多種多樣的田徑類課程資源,使其與當下最時興的真人CS、跑酷等青少年喜歡的運動有機結合,那么田徑課程將變得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學生也會熱心參與,和同學們進行積極互動和友誼性地競爭,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三)改革和完善評價體系
基于目前刻板、僵硬的田徑課程評價方式,我們應該嘗試去采用適用于不同學生的有機評價體系。和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不同,田徑課程的目的遠遠不是為了獲取高分而存在,而每一個學生狀況不同,其評價標準也應該有所差別。例如身高不同、體重不同、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不能采用相同的評價標準,因人而異的人性化機制能有效提高學生上課激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一種良性循環的教學方式。
四、搞笑田徑教學的展望
田徑教育教學對于學生的日后工作和生活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夠對于他們的身心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需要將田徑運動作為終身運動來進行培養,并且希望能夠養成習慣,從而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為了達到這一個目標,就需要高校的教學過程之中多多采取一定的教育教學方式來對于同學們進行系統的、科學的教育教學。
五、結語
通過以上的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的現狀分析后,繼而提出可行有效的改革對策,從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評價體系三方面入手,從根本改革田徑課程教學容,使之重新成為體育教學中重要且受到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生們將重新愛上體育鍛煉,通過田徑課程的學習,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進行適應自己身體的體育鍛煉,從而達到全民運動、身體健康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3.
[2]王平.對當前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4.22(3):75-77.
[3]錢銘佳.最佳體適能.教育、娛樂與健身[M].上海.上海體育學院出版社.2015:17-23.
[4]周兵.田徑健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