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艷+韓劍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5-000-02
摘 要 籃球運動是一項常見的運動項目,在體能訓練上有著特殊要求,通過強化體能訓練不僅能夠強化運動員的體能素質,還能夠進一步強化技戰術水平,提高競技本領。本文對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特征、理論與內容進行分析,以體現加強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關鍵詞 籃球運動員 體能訓練 基本理論 內容
任何一項運動項目均有特定的訓練原則與要求,尤其對于競技體育項目來說,明確訓練原則與訓練內容會直接影響到比賽的成績。前提是要對比賽成績與運動員專項競技能力的影響因素有所了解,運動訓練專家強調的項目特征或特點問題就是影響比賽成績與競技能力的決定因素。為此,需對一項運動項目特點有深刻理解,這是訓練的前提條件。比如,以長跑比賽為例,5000米與1000米的比賽,無氧代謝上升至50%與40%,800米達到90%,如果運動員訓練方法有誤,缺乏速度與無氧代謝能力[1],將使運動水平降低,成績也將平淡無奇。由此,要想獲得良好的比賽成績,提高運動素養,就必須正確認識運動員體能訓練基本理論與內容,這也是減少體能訓練誤區的保證。
一、籃球運動項目特點
籃球運動項目與其他運動項目的區別體現在籃球運動項目的特點,可以將特點總結為規則特點、戰術特點與技術特點等,還總結為集體性、游戲性、對抗性等特點,但是這些幾乎是所有運動項目的特點,并沒有將籃球運動項目的特點體現出來?;@球運動中,靈魂與核心是快速,主要手段是技術對抗與身體對抗,基礎是身體對抗,而保障使速度與力量,這些均是以投籃得分為出發點。競技體育運動的靈魂是速度,籃球運動也是如此,運動員如果身體各方面體能均好,如果速度慢,也不會獲得好的比賽效果,籃球運動中,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位置轉換均以速度為基礎,具備速度才能夠靈活轉移、防守、搶斷等,最終才能得分[2]。基于此,將籃球項目特點總結為:以投藍得分為目的,以快速攻防為基礎的速度型、對抗性的體能項目,是一類技能項目。由此,在體能訓練中,重點為速度力量、對抗身體練習,最終可以在比賽場中充分發揮訓練成果,準確投籃得分。
二、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基本理論與內容
(一)體能提高的刺激—適應理論與內容
運動員體能提高的機制與保證就是負荷采集與機能適應,就是運動員需要調整自己的機能系統功能,以適應運動項目的特殊要求,運動員的機體系統適應性越好,就表示其體能水平越高,是長期堅持訓練才能達到的效果?!坝柧氝m應”是人體器官與系統結構與技能雙重改善,通過刺激—反應—適應—提高—再刺激—再反應的規律實現。越高的體能水平,就越需要克服生理與心理困難,神經肌肉與其他系統適用需要的訓練負荷時間就越長,為此,教練員需要明確,運動員的適應力是不可估量的,運動潛能也一樣,唯有長期堅持訓練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籃球運動員。第一階段是機體刺激階段,從訓練、比賽以及生活幾方面刺激與適應;第二階段是刺激產生的應答性反應階段,是不適應出現的短暫反應階段;第三階段是局部與整體適應階段[3]。第四階段是器官與系統、技能改造與完成階段,達到這一階段后適應期基本結束,長期適應性已經形成。第五個階段是衰退階段,此后的訓練不合理或者負荷加重或減少,機能出現消退。
(二)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統一理論與原則
“量”與“強度”對立是訓練時對訓練量與訓練強的正確處理方法,側重訓練強度,就要將訓練量減少,反之,側重訓練量,就要將訓練強度降低。但是這種訓練方法并不滿足籃球訓練要求,對運動員體能水平快速提升非常不利。由此,籃球訓練中需將“量”與“強度”同時提升,協調推進。在日常訓練中,達到“量”與“強度”的統一很難,最重要的是找到訓練的正確方法,比如,每日在滿足基本訓練次數前提下,將每次訓練課時縮短,這樣才能使訓練的強度保證,與“少食多餐”的原理一樣,每次將訓練次數增多,每次訓練的強度降低,放慢訓練步伐,逐漸將訓練次數增加,將每次訓練強度提升[4]。此外,需要配合生理基礎的訓練,即,有氧與有氧—無氧供能訓練,可以在訓練開始后開展這樣的訓練,為高強度體能訓練創造良好條件。
ATP-CP與糖酵解功能是訓練強度的生理基礎,可以體能訓練中強化這部分訓練,這種訓練理論與方法可以使訓練強度與訓練量達到統一,同時得到提高。在過去“量”與“強度”是對立的,未能過將兩者統一,也使得在籃球訓練中出現了冬季訓練量大,強度小,而夏季訓練量小強度大的情況。在競技體育快速發展的時代下,每年均有大大小小的籃球比賽,每年都有訓練,包括技術與身體訓練等,需要在周期訓練理念中融入新的內容,增強訓練的活力[5]。
(三)以速度為核心的訓練理論與內容
籃球運動員雖然體型高大,但是奔跑時依然有較強的靈活性,這與日常的速度訓練分不開,籃球訓練以技能戰術為主,以耐力為主、還有綜合力量為主等,這些都是訓練的類型與手段,但必須意識到,體能訓練以速度為核心的,速度是運動的靈魂,也是戰勝對手的不二法寶。在日常體能訓練中需要增加長、短跑的訓練,提升速度,以更好的適應賽場中變幻多端的戰術與戰位等。體能訓練中需加強提升速度的專項訓練,用心設計并安排速度訓練。
(四)力量訓練的原則與內容
如果是速度是籃球運動的靈魂,那么力量就是保障,運動動力的源泉是肌肉力量,也是支撐完成競技比賽的基礎與前提。在籃球比賽日趨激烈的今天,運動員的力量素質訓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標準,實踐顯示了,如果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未能達到標準,將很難體現競爭力,難以在賽場中充當主力,需要進行大負荷的力量訓練提升體能水平。力量素質同時也是籃球運動員專項速度與專項技術提升的保證[6]。籃球比賽中,進攻與防守均需要快速反應、快速奔跑、搶拼等,力量素質直接決定了防守與攻擊是否有效。力量訓練需要融入在戰術與體能訓練中,貫穿于整個訓練周期。由此,需要系統化、計劃性的進行力量訓練,確保各個運動器官高效運轉,力量訓練與運動員的爆發力與耐力有著密切相關性,籃球運動中的攻擊性與威懾力同時也需要有力量作為保證。
(五)體能訓練與技戰術訓練結合的理論與內容
籃球運動項目中,技戰術訓練也是重點,因為籃球運動項目中技戰術是手段,同時也是目的,通過制定整體化的戰略戰術,可以發現并創造出很多戰機,進而更好的進攻,順利得分。為此,在體能訓練過程中,需要體現出專項特征,因為不同的球類運動體能訓練的特色也各有千秋,只有結合專項技術與戰術才能將體能訓練目的真正實現,通過在體能訓練中檢驗技術與戰術也可以鞏固并發展技戰術訓練。由此,需要教練員結合籃球運動項目的特點、運動員身體素質等,在體能訓練中合理穿插技戰術的訓練,真正將其與其他訓練融合到一起。需要注意的是,高水平運動員,技戰術水平也應該隨著提升,對于青少年運動員來說,需要從小強化技戰術意識,提升綜合運動素質[7]。最后,需要體現體能訓練的計劃性與系統性,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長期堅持才能收獲成效。
三、結語
本文主要對籃球運動項目的特點與訓練理論及內容進行了論述,體現了籃球運動體能訓練需要達到運動強度與運動量的統一、側重速度與力量訓練,合理安排技戰術訓練,體現體能訓練計劃性與系統性,這樣才能使籃球運動員的體能不斷強化,體現籃球運動項目訓練的科學性與規范性。
參考文獻:
[1] 肖熙.湖南省CUBA男子籃球運動員體能評價模式構建[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0.
[2] 譚朕斌,王保成,黃黎,等.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理論與方法及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27(8):1128-1131.
[3] 王保成,匡魯彬,譚朕斌,等.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評價指標與指標體系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0.38(2):3-4.
[4] 田紅衛.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J].價值工程.2012.31(18):300.
[5] 元向耿.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與促進方法的探究[J].運動精品(學術版).2016.35(9):103-105.
[6] 張磊.大學生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現狀及對策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8):25.
[7] 肖雷.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與戰術訓練的關系[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