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焰芳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5-000-02
摘 要 21世紀新生代小學生思想前衛、個性叛逆,他們是體育運動主體的一部分,更是全民健身的重點。本文運用文獻資料、理論分析以及實踐策略等方法,對新生代小學生體育價值觀缺失成因進行分析,從而揭示體育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和規律,促進新生代小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提高體育文化素質、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關鍵詞 新生代小學生 體育價值觀 體育行為
體育價值觀是個體對體育重要性的看法或認識的心理傾向,是指導人們對體育問題做出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的基本原則。正確的體育價值觀的形成是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質,養成良好體育習慣的基本要素。針對影響新生代小學生體育價值觀缺失的原因,本人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實踐。
一、從個體著手,提高體育水平
體育價值觀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得自個體的理性分析,因此我們需從個體著手,提高體育水平。
(一)明確目的,提高個體的體育認識水平
運動是沒有功利的,運動是沒有虛榮的,運動的目的就是除了成績的取得,更是為了健康的體質,體驗運動的快樂。要使學生充分明確體育鍛煉的目的,提高對體育的認識水平,使之促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明確體育活動目的的方法途徑有很多,一是體育課,通過理論課使學生在主體意識里強制性的熟記體育鍛煉的目的,再通過體育實踐課使他們切身用情感體驗到運動的快樂;二是校外體育活動,讓學生經常參加校外體育活動,多多觀看成年人、老年人的體育鍛煉,使他們感受到什么是終身體育,再次提升對體育活動的認識。
(二)激發興趣,增強個體的體育運動能力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育活動更是如此。對體育產生興趣會對體育活動的參與采取肯定的態度,并促其積極的參與體育活動,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即使身體素質不是很出色的學生,也會積極參與活動,已達到增強體育運動能力的目的。興趣的激發機制有很多,如創設豐富的活動內容,組織多樣的活動形式,多維的評價形式等,使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樂趣,運動的快樂。
二、從家庭著手,創造體育氛圍
(一)更新家長觀念,營造良好體育氛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教師。家長的觀念不可避免的會灌輸給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因此我們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及時更新家長的觀念,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氛圍。一是家長必須與學校經常聯系,了解學生思想動態與近期體育動態,對癥下藥;二是家長應規范行為,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計劃家庭體育活動,排除一切不良影響,實施有效的家庭體育活動;三是家長應加強學習,用恰當的內容、正確的方法、合理的手段實施家庭體育活動,如全家一起觀看大型體育賽事等。
(二)改善家庭環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家庭環境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往往更直接、更深刻、更持久。學生的可塑性很大,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習慣、愛好、都直接影響著孩子,家庭氛圍的融洽、和諧、密切更加增添了學生的教育效果,因此要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作為家庭義務,改善家庭體育環境,對子女進行必要的體育熏陶,使其建立正確的鍛煉意識,不能因工作或作業影響了鍛煉的計劃,把體育鍛煉是為家庭生活的重要內容,全家一起養成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好習慣,創造良好的家庭體育氛圍。
三、從學校著手,發掘各積極因素
(一)體育定位明確化
古人為了求官,就得重文輕武。同樣,今天的中考、高考等,考試成績就成了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尺度,從而就造成了教學質量的失衡,重文輕體,體育被放到次要的地位。很多學校領導認為,體育只是學校的門面,運動比賽名次可提高學校的聲譽,至于更大的作用,則全要靠學校的智育和德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種思想嚴重影響了現代體育價值觀的形成。因此要給體育定位,提高體育的地位,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普通老師,都要使他們明確學校體育“以學生為本”,學校體育重點由常規的課堂教學向課間,課外延伸,變單調枯燥的技術傳授為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變過去僅少數人的競技為全體學生多樣性的體育鍛煉;變要學生參加為學生主動自覺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寓教與樂,讓學生在樂中練,在練中樂。有校領導、老師的影響使學生思想上重視體育,為體育價值觀形成打好堅實基礎。
(二)體育教學多元化
長期以來受傳統體育觀念的影響,課堂教學只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運動技能的掌握,忽視對學生體育意識、體育能力的培養,學生總是跟隨教師進行練習,體育教學十分的枯燥乏味,學生也漸漸失去了鍛煉興趣,因此我們要加大教學改革力度,一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挖掘鄉土、校本課程;二是教學組織形式多樣化,小組協作、師傅帶徒弟、一幫一、男女對抗等;三是體育課堂評價多元化,師評、生評、組評等;四是豐富開設學生感興趣受歡迎程度高的社團課,進一步加強學生體育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充分發揮理論指導實踐作用,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自評的能力,開展快樂體育健康體育以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體育教師優勢化
在小學生的心目中體育教師一直都是他們所崇拜的偶像,他們可能會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學習該老師所教授的學科,也會因為喜歡而去努力的學好該科。因此我們體育教師要發揮自身特長與優勢,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使他們積極投身于體育中,形成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體育教師不同的體育價值取向對學生的價值觀念有不同的影響,如有的教師注重學生體質方面的發展,把學生的體質發展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進行體育教學,影響著學生增強體質的價值觀念;技術主導型的教師認為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才是學生發展的重點,因此注重技能的教學,逐步影響著學生形成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為主的體育價值觀;紀律主導型的教師主張紀律觀念的培養;個性心理型的教師注重學生個性和心理能力的培養等等。因此體育教師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完善自我,真正體會到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重要性,大力加強對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將體育意識培養貫穿于每一堂課和其他教學活動中。
(四)體育文化濃厚化
校園的體育文化存在于社會當中,是師生共建的一種校園體育文化,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體育文化,學校的體育文化影響著體育價值觀的形成。因此要濃厚學校體育文化,需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第一,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開展體育知識講座、體育知識競賽等活動,做到一月一活動,學生參與率100%。使學生受到良好的體育熏陶;第三,完善體育設施,為體育教學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滿足學生活動的需要。第四要充分利用櫥窗、板報、刊物等宣傳體育文化,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良好的體育環境、體育文化有助于學生體育意識的養成,使他們在優美的體育教學環境中心情舒暢,獲得健康效應。
四、從社會入手,鼓勵學生多參與
個體處于社會中,總是會受到社會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掘社會中積極地因素,以促進新生代小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一)鼓勵學生多多參加社區的體育活動
社區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活動的延伸,也是學生終身體育活動的場所。新生代小學生在社區體育可以獲取不同的體育價值觀念,自發性的體育健身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很多人把參與社區體育活動作為一種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與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形成了很好的社區體育價值觀念。因此我們要多鼓勵學生參與社區的體育活動,培養一種終身體育的價值觀念。
(二)鼓勵學生多多觀看大型的體育賽事
通過觀看大型的體育賽事獲得體育知識,在大型比賽中感受運動員的不甘落后、勇于進取和敢于戰勝困難、爭取勝利的思想信念。觀看的途徑可以是去比賽現場看,家庭成員一起看電視或電腦,學校老師同學一起觀看電視等。如我國的2008北京奧運會,全中國人民都關注這一盛況奧運會不僅是體育賽事,更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發揚,奧林匹克文化在我中國文明大地的傳播,在這種背景下,無論是現場、視頻前觀看,都是引領我們新生代小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三)發揮大眾傳播媒介的功效
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獲取體育的知識來源不僅僅局限于學校體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和國際互聯網等也是傳播體育知識的渠道。如今網絡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人們在網上看書、購物、查閱資料、消遣娛樂等,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價值觀念的改革和變新,人們不斷的用新的體育文化,新的體育價值取代原有價值,并用這種價值指導、規范人的體育行為,改變人的體育生活方式,新生代小學生容易接受新事物,他們從這種傳播媒介獲取的體育知識和觀念是多方面的,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功效,讓學生通過傳媒了解體育的暴力和不正之風等,利用傳媒的積極因素,使他們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