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董博宇
(青島農業大學 山東青島 266109)
高校體育課程“翻轉”教學模式研究①
——以青島農業大學籃球公體課為例
劉巍 董博宇
(青島農業大學 山東青島 266109)
該文從高校體育教學的弊端出發,以青島農業大學籃球公體課為例,初步探討“翻轉教學”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設計和應用,并提出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問題。通過實踐和探索,希望能為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
翻轉 體育課堂 籃球教學
“翻轉課堂”起源于2010年的美國。這種教育模式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各方好評和推廣,它極大地延伸了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豐富了教育形式與方法,有效地提升了課堂實效性。但是“翻轉課堂”真正進入我國學校教育時間較晚,發展較為緩慢,尤其是高校教育,只有少數學校、少數學科嘗試和運用該模式進行教學,而作為高校學生喜聞樂見的公共體育課,更是少之又少。近年來,筆者發現一些高校體育課程在運用該模式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形式套路,忽略了“翻轉”的內涵和本質。該文從高校體育教學的弊端出發,探索該模式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設計,并提出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問題。
近十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學的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變成了“大眾教育”,集中體現在學生的擴招。擴招帶來的弊端尤其是對高校的壓力日漸暴露,大學公共課程的師生比的逐漸拉大已成為擴招弊端的集中體現。
作為公共課之一的高校體育課程也面臨著這樣的挑戰,以青島農業大學校的籃球公共課為例,每位任課老師每學期教學工作量極其繁重,授課內容多次重復,嚴重消耗了教師的教學熱情,造成了老師的“職業倦怠感”。另一方面,擴招的師生比拉大,使得每個班級的學生基本維持在40~60人,籃球課的戶外授課的特點使得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學生人數眾多,在籃球素養水平方面參差不齊,這些因素都加大了教師課堂管理的難度和負擔。
體育課本質上凸顯出其實踐性的特征,目前教學中教師雖然能夠在課堂上完成傳遞知識的內容,但是無法保證學生將課堂傳授的知識進行內化,即知識輸入的部分完成了,但不能保證學生能夠按照教學要求掌握規定的籃球動作。籃球動作的掌握是需要一定的實踐來保證,實踐使得人體適應動作方式,形成肌肉記憶,達到動作定型。倘若只了解籃球知識,卻無法在有限課堂時間內掌握一定的籃球技能,那么并未達到籃球課程的教學任務與要求,只能是“紙上談兵”。
“翻轉課堂”教學本質上是依靠現代教育技術的慕課教學,概括來講該教學設計由兩個模塊構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設計與考核測評方法的設計。

表2 “翻轉”和傳統授課模式的考核方式對比
2.1 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設計
青島農業大學籃球教學大綱中規定的籃球技術、技能部分占教學總內容的49.7%,比重較大。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在90min課堂內用近30min的時間來向學生講授教學內容,剩余的40min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操練,教師還要不斷糾正或重復講解教學內容,工作量較大,同時學生都是被動參與,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不高,很難保證每個學生在下課前充分領會教師的授課內容,完成該課時的學習任務,掌握相應的籃球技能。
而在“翻轉”籃球教學模式中,教師根據下次課籃球專項技術的內容,錄制5~10min的教學視頻錄像,并在面授該課之前將授課視頻上傳至校內的網絡教學平臺,要求學生課前充分預習該課的教學內容并布置課堂作業與當次課的考核要求。面授課時,教師不再花近一半的授課時間重復講解授課內容,而是利用10min左右的時間進行隨機提問,40min的時間組織學生練習該次授課的內容,剩余20min進行課堂考核,考核結果計入期末總評成績。傳統籃球教學與混合式慕課教學模式的課堂安排對比表見表1。
2.2 考核測評方式的轉變
考核方式的改革是“翻轉”教學模式的另外一個特色,見表2??荚囎鳛楹饬拷虒W效果的重要手段,新的教學模式下關注的是過程性評價,即學生的每次課堂的測試在其期末總評中都占有一定的權重。考試的反撥作用首先使得學生十分關注自己的每次籃球課中,每個籃球技能與籃球技術的專項微能力的發展,使得師生既能夠詳細了解學生的籃球技能與籃球技術的整體發展狀況,同時又能使得師生關注單項微能力的掌握狀況;使得任課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目前的微能力的短板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更能促進學生的整體能力的提升。
其次,籃球專項技術與專項技能的微技能教學順序是十分重要的,從籃球整體能力的宏觀發展來看,有些專項技術與技能是先修的,有些專項技術與技能是后修的。心理學上提及的學習的前攝效應和后攝效應在籃球教學中也十分常見。教學中學生的動作遺忘以及前后攝效應所造成的暫時性遺忘都可以通過學生課下反復觀看籃球教學視頻錄像來解決。體育課外堂課的授課特點使得學生不能像內堂課學習其他內容時一邊聽講一邊記筆記,因而教學內容的復習與掌握的困境是傳統籃球教學課堂學生知識內化的一個障礙,應用翻轉模塊拍攝的教學錄像可以使得學生在課堂前后都可以反復觀看教學視頻錄像,及時復習、內化教學內容。
3.1 對教師的課前策劃和設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教學模式的實施,雖然在一定范圍內緩解了教師的職業倦怠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就感,但是也對教師的課前策劃和對課程的設計能力帶來了新的挑戰,教師必須要仔細研究教學大綱,根據學期和課時內容,分解每堂課的教學任務,細化教學環節步驟,精心設計課堂作業和練習重點,制作出5~10min的教學視頻。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有趣味性,避免枯燥乏味的單一教學過程,可以穿插一些當今熱門球星和球隊的技戰術特點,做出細致精良的教學視頻和課件。
3.2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約束與管控
由于該教育模式的前提是以學生自學為主,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合理的約束和管控。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網絡教學平臺的后臺管理系統,追蹤到每個學生的登錄次數和瀏覽時間,同時在每個課件最后設有作業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在留言板上提出疑問,教師不定時的給予學生解答。在課堂答疑環節,我們也可以隨機抽取一些學生進行提問。最后學生的課前表現將被換算成分數計入平日分數總評。
3.3 課堂上要“靈活把控”、“逐層升級”
“翻轉課堂”雖然強調課上以學生為主體,但實際上教師依然是課堂的指揮者,他要主導和引領著教學進度、深度和方向。如果在大多數同學都能掌握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靈活地拓展知識點,進入鞏固和提升的學習階段。同時不僅要師生互動,更要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問題現狀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分層的學習,實行分組互助、協作學習的生-生互動模式,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達到“逐層升級”的教學效果。
3.4 考核評價要注意“過程性”和“差異性”
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只注重結果性評價的行為習慣,將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過程中的提高程度貫穿到整個學期的評價中,使剛開始籃球基礎薄弱但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努力的課堂表現的學生都能得到公正、客觀的評價。調整并提高過程性評價在整個學期考核評價中的比重,形成動態發展的教學考核體系,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
[1]Brain Tomlinson,Claire Whittaker.Blended Learning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Cour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M].British Council,2013.
[2]陳懷玉.高職院?;@球課程“翻轉課堂”有效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5(3):50-53.
[3]胡杰輝,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6):40-45.
[4]趙莊鵬,辛曉帆.翻轉課堂在普通高?;@球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及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25):76,80.
G807
A
2095-2813(2017)05(b)-008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084
項目資助:青島農業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工程教學教研項目:“翻轉-分層”模式在高?;@球教學課程中的研究與應用,課題號:XJG2013183。
劉巍(1979,4—),男,山東煙臺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董博宇(1979,11—),女,吉林長春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