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曉東
樹起中國石化煉化工程品牌
□ 陳曉東
“十二五”期間,SEG在“一帶一路”國家共執行56個項目承包合同,合同額達106億美元,項目涵蓋沙特、哈薩克斯坦、阿聯酋、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國,樹起中國石化煉化工程品牌。
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EG)是以煉化技術及工程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大型綜合一體化工程公司,具有石化行業完整的業務鏈和產業鏈,能夠為客戶提供前端咨詢、技術許可、工程設計、采購、設備制造、工程施工、項目管理、EPC總承包、運維和融資支持等全過程服務?!笆濉逼陂g,SEG在“一帶一路”國家共執行56個項目承包合同,合同額達106億美元,獲得了數個大型EPC總承包項目,樹起了中國石化煉化工程品牌。
“一帶一路”倡議給SEG國際化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SEG以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工程公司為公司戰略愿景,大力推動國際化發展戰略。深入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涵和宗旨,積極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國際業務已經日益成為SEG業務的重要支柱。
“十二五”期間,SEG在“一帶一路”國家共執行56個項目承包合同,合同額達106億美元,項目涵蓋沙特、哈薩克斯坦、阿聯酋、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通過公開競爭,或者融資支持,SEG先后獲得了數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型EPC總承包項目,為提升國際項目執行能力、樹起中國石化煉化工程品牌奠定了基礎。
芳烴和石油深加工項目是哈薩克斯坦政府工業戰略發展規劃的重要工程之一,是哈政府為了提高國內原油加工深度,加大哈國國內化工市場的自給率,擴大化工產品出口額而實施的關鍵項目。芳烴項目依托中哈能源合作貸款,為中國進出口銀行買方信貸項目;石油深加工項目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及日本JBIC銀行聯合融資。芳烴項目合同額10.4億美元,項目于2010年10月生效啟動;石油深加工項目合同金額16.8億美元,于2012年底生效啟動。芳烴項目于2015年實現全面開車運行,生產出合格產品,并于2016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并交付業主;石油深加工項目目前正在進入項目收尾階段,計劃今年7月實現核心裝置催化裂化投料試。
芳烴項目的投產,極大地緩解了哈薩克斯坦國內成品油供應緊張的局面,得到了業主、哈油和哈國政府的充分肯定。公司的項目執行能力和水平也獲得了高度認可。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RAPID煉廠渣油加氫項目,是由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興建的大型煉油和化工一體化項目,位于馬來西亞國柔佛州邊加蘭地區。項目立足于滿足東南亞地區不斷增長的成品油和化工原料需求,是近年來東南亞地區執行的最大的和有國際影響的煉化一體化項目。項目采用世界頂尖技術和國際通行的項目管理模式,吸引了幾乎大部分國際一流工程公司參加競標。SEG通過數輪競標,最終戰勝歐美日韓等國際工程公司,中標其中最核心的工藝裝置——1500萬噸/年常壓蒸餾裝置、880萬噸/年渣油加氫裝置、氫氣收集與分布裝置及燃料油系統標段,合同金額13.29億美元。項目目前進展順利,計劃于2018年底建成投產。
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投資興建的新煉廠項目設計規模3000萬噸/年,建成后將是中東地區最大的煉油廠。煉廠主要解決科威特當前燃料油短缺問題,并為下游化工項目提供原料。SEG與國際工程公司西班牙TR及韓國韓華組成聯合體,通過國際競爭成功獲得項目最核心的工藝裝置P1包。合同額43億美元,SEG占40%份額,約17億美元??仆匦聼拸S項目的獲得,是SEG與國際工程公司合作戰略實施取得的重要成果。通過與國際工程公司的緊密合作,不僅能夠更好的控制項目執行的風險,而且能夠更好地鍛煉隊伍。
近年來,SEG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地位不斷鞏固,保持了比較好的增長潛力。同時通過項目執行,深化了與項目所在國政府的關系和人民的友誼,為當地經濟發展、勞動就業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6年11月26日, 煉化工程集團四建公司施工的俄羅斯亞馬爾天然氣工程模塊導熱油膨脹罐吊裝就位。付強 攝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SEG開拓國際市場帶來重大機遇,但同時,SEG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SEG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直是SEG境外業務的重點區域,SEG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僅承攬了數量眾多的工程承包項目,而且與沙特、哈薩克斯坦等國的國家石油公司及大型能源企業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中國石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多數國家多領域、多層次的務實合作,為SEG的市場開發也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石化產業發展潛力大?!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油氣資源豐富,是全球重要的油氣出口中心。部分國家經濟相對落后,有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就業率、升級制造業產業鏈的愿望強烈,且急需外部資金與技術。而SEG在煉油和化工方面具有許多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工藝技術,具備設計規劃和建設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和煤化工等大型項目的技術能力。結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煉化產業升級需求,SEG可以為客戶提供從煉化技術咨詢、工程服務、融資支持到開車運維等全過程“一站式”服務。
國家政策支持助力SEG國際化發展。為保障“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國家建立境外能源合作協調服務機制,與相關重點國家簽署政府間能源合作協議,加大金融保險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可有效拉動裝備出口的能源工程總包、境外生產和能源基礎設施等項目。如絲路基金、亞投行等,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商業銀行等共同合作為效益好的項目提供ECA融資支持。
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SEG目前所面臨的切實挑戰。
首先是國際化經營經驗和能力不足。SEG幾十年的發展壯大主要依托的是國內市場,真正走入國際市場僅有十幾年的歷史。和歐美日韓國際工程公司相比,我們的國際化經驗和能力尚有較大的不足,主要體現在國際化經營管理理念、市場開發和項目執行能力、風險管控能力等方面,國際化人才隊伍和公司國際化發展需求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
其次是煉化技術和裝備國際認知度不高,走出去面臨挑戰。盡管與“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相比,我國的煉化工業技術先進、產業鏈完善、成本較低,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中國石化的煉化工程技術出口業績少,國外市場對中國煉化工程技術及設備的整體認知度不高,中國石化煉化技術走出去還面臨知識產權爭議的挑戰。
再次是煉化項目投入大、周期長、不確定性高。煉化項目受市場及其他周邊環境影響較大,大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比較薄弱,一些國家還缺乏穩定的政治環境的保證,從而使得投資面臨較大風險,融資的難度也較大,煉化合作項目因此培育周期長,不確定性加大。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SEG將大力開拓海外市場,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強化技術對核心競爭力的支撐作用,提高“提供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的核心競爭力,努力創建世界一流工程公司。
公司提出“創建世界一流工程公司”的企業愿景,力爭到“十三五”末期,具備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國際化運營能力,與一定數量的盈利性好、規模較大的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升技術服務和工程轉化能力,力爭進入ENR石化行業工程公司排名前5位。
為實現企業愿景,SEG應借助“一帶一路”機遇,擴大市場布局,強化市場開拓。
技術引領,加大公司技術推介力度。SEG具有豐富的專利、專有技術和工法,是中國唯一能以自主知識產權成套技術為主體建設大型煉化設施的企業。技術工作要承擔“支撐公司當前、引領公司未來”的重任,把公司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要把公司在國內具有先進性的獨有或共享的煉化工程技術進行很好的包裝,規避侵權風險,以技術引領工程,共同走向世界。
政策引領,加強國家政策研究。SEG將緊緊抓住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歷史機遇,密切跟蹤和充分利用國家“一帶一路”及國際產能合作、周邊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非洲“三網一化”等國家重大政策,分析研究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銀行等對境外投融資項目可能帶來的機遇。研究中國政府與中東歐、拉美、非洲等地區雙邊合作機制,提前布局,搶占發展商機,增強市場開拓意識和提高市場開發能力。
融資引領,加大融資項目培育力度。SEG成立專門的融資團隊,與國內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國外金融機構一直保持密切的溝通。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引領下,SEG將繼續發揮以融資引領市場開發的經驗和優勢,從國內買方信貸融資逐步向國際商業銀行的組合融資、項目融資等業務拓展,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和力度。同時探索通過兼并收購及投資等方式,爭取早日在歐美等中、高端市場實現重大突破。
為了開拓海外市場,SEG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還積極推動業務向相近領域延伸。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加大力度開發煤化工、LNG、頁巖油、頁巖氣等新興能源市場及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市場,不斷延伸服務業務鏈。積極探索“共享競合”的走出去新模式,通過組建聯合體承攬境外重大工程項目,充分發揮“聯合出?!钡膬瀯?,進一步加強與國際一流工程公司的合作,借助外力,提升公司市場開拓和項目執行、風險把控的能力,學習國際工程公司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培養和鍛煉公司國際化人才隊伍。形成以沙特、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美國等國家為中心,服務支持項目執行,輻射周邊國家市場開發的區域機構,運營好滿足項目執行、兼顧市場開發的俄羅斯、伊朗、泰國、科威特等國家的機構,在南亞、南美、非洲等地區設立代表處等市場開發機構,探索在中東、東南亞、中亞俄羅斯等地區設立項目運營中心的經營實體性公司。
在下一步計劃中,SEG還將充分發揮一體化優勢,通過與國際一流工程公司的競爭與合作,加強適應國際業務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建設,加強與國際接軌的項目管理體系和標準的平臺建設,工程設計方面逐步實現設計專業與國際工程公司的接軌,全面提升公司海外項目的執行能力。同時,提升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和本土化運營能力,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和制度,探索研究在區域市場中心地區建立境外項目執行中心的可行性,實現項目執行的當地化和人力資源的本土化目標。加強國際化經營風險防范與控制,建立和完善一體化、全方位和全過程的國際業務風險防控體系,風險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結合,逐步提升風險分析與防控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鏈 接(五)
“一帶一路”建設四年成果
自2013年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取得了豐碩的建設成果。
——政策溝通不斷深化。中國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這次論壇期間還將簽署一批對接合作協議和行動計劃,同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發出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各方通過政策對接,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設施聯通不斷加強。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陸??胀ǖ篮托畔⒏咚俾窞楣羌埽澡F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托,一個復合型的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
——貿易暢通不斷提升。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資金融通不斷擴大。中國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和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9個項目提供17億美元貸款,“絲路基金”投資達40億美元,中國同中東歐“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
——民心相通不斷促進。中國政府每年向相關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地方政府也設立了絲綢之路專項獎學金,鼓勵國際文教交流。各類絲綢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藝術節、影視橋、研討會、智庫對話等人文合作項目百花紛呈,人們往來頻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作者單位:煉化工程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