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高 君 通訊員 楊 蕊 李先玲 張菲菲
“油站管家”呂錦葉
□本刊記者 高 君 通訊員 楊 蕊 李先玲 張菲菲

呂錦葉:女,45歲,中共黨員,北京石油十里河加油站站長。多年來,她兢兢業業、盡心盡責,在兩尺泵島上奉獻出全部的熱情。她精通業務、善于管理,深得員工之心。她探索出“四結合”工作法,穩定了員工隊伍。先后被授予“北京市勞動模范”、北京市國資委“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獲北京市總工會“首都勞動獎章”。
呂錦葉于2004年2月進入北京石油朝英加油站,從記賬員做起,兢兢業業、盡心盡責,先后任周莊加油站、日壇加油站、十里河加油站站長。無論在哪個崗位,呂錦葉始終保持初心:“我真心喜歡我所在的兩尺泵島。既然選擇了這里,就要奉獻出全部的熱情,實現人生價值。”
多年來,呂錦葉從未中斷學習,她不僅自己學,還督促帶動站上員工學。她充分利用每一次班前會、站務會,組織員工學習銷售技巧、油品知識和安全常識,為大家傳授工作經驗和心得,親身示范帶動員工開口營銷。她還在員工中開展“老幫新、熟幫新”活動,請銷售狀元為員工介紹經驗,幫助業績較差員工,讓每個人都跟上趟兒、不掉隊。
擔任站長的8年時間里,呂錦葉先后帶出兩名站長、6名記賬員。
呂錦葉在工作中,一絲不茍,嚴肅認真。每次站務會上,呂錦葉都要帶領大家學習規章制度,講解現實案例,讓員工明白遵章守紀的重要性。“只有夯實‘三基’工作,才能真正做實加油站”。
針對加油站人員調整頻繁的情況,呂錦葉探索出“四結合”工作法,即嚴格管理與教育思想工作結合、班組建設與師傅帶徒弟結合、優質服務與企業形象建設結合、感情投資和集體意識結合的管理方法,穩定了員工隊伍。
加油站員工大多是80后、90后。呂錦葉在站內堅持開展“五必談、五必訪”,一有閑暇就與他們談心,了解需求,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安心工作。
來自山西的劉飛虎還是個大男孩,平時工作忙起來,常忘記向家里報平安;倒班在崗,手機也常關機。呂錦葉看在眼里,就時常提醒小劉和老家的父母通個電話;每隔一段時間,她還會打電話給老人,聊聊孩子的工作生活情況,讓他們放心。
來自內蒙古的90后小李,從未離開過家,自理能力較差,呂錦葉就手把手教他業務技能,衣服破了幫他縫補,生病幫他買藥。時間長了,他對呂錦葉說:“站長,您比我媽對我都好!”
在家文化建設中,呂錦葉帶領加油站員工打造出客戶休息區、員工宿舍、職工之家、黨團活動室,改善員工就餐住宿條件,配備健身器材,添置床上用品、圖書、電視等,營造了溫馨的工作氛圍。
海南煉化員工平均年齡35歲。章文創新培訓方法,把青工帶到現場手把手教學。每年都舉辦10余期設備管理培訓班,定期舉辦“理論+實操”的設備管理人員選拔考試,將車間有潛力的年輕人選拔到機動部系統學習、磨煉,將機動部優秀的設備管理人才輸送到單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出一批批設備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