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晟南
遼寧投資2283萬元開展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
文/張晟南
近日,記者從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獲悉,9月30日前遼寧省將投入2283萬元完成省級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工作,并編制省、市、縣三級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規劃。
今年是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的開局之年,遼寧省要在調查工作和規劃編制的基礎上,建立礦山企業地質環境破壞的動態監測體系,全面落實保護與治理恢復責任,使新建和生產礦山地質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及時治理,歷史遺留問題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基本建成制度完善、責任明確、措施得當、管理到位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形成“不再欠新賬,加快還舊賬”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的新局面。
此次調查將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以市、縣為主要單元,開展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系統查明在建礦山、生產礦山、廢棄礦山、政策性關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類型、分布、規模和危害程度。
各地要根據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和責任劃分情況,統籌考慮“新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以自然保護區、重要景觀區、居民集中生活區的周邊和重要交通干線、河流湖泊直觀可視范圍“三區兩線”及基本農田保護區等為重點,全面編制國家、省和市、縣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明確保護與治理任務和工作進度,統籌部署,分步實施,確保工作目標實現。
遼寧省要將礦山地質環境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作為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按照“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大力探索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新模式。
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新農村建設、棚戶區改造、生態移民搬遷、地質災害治理、土地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等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政策與項目資金的整合與合理利用,形成合力,切實提高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