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萍,李紫珣,董 洋,嚴 飛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物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信息與控制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4)
?
閃電信號的特征分析與LabVIEW實現*
劉銀萍1,李紫珣2,董 洋1,嚴 飛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物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信息與控制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4)
針對閃電定位儀系統對閃電信號分析不足的缺陷,提出一種基于LabVIEW平臺對閃電信號分析和處理的方案。方案以真實閃電源數據作為輸入,首先實現波形再現,提取出波形的峰值信息,采用相鄰點斜率最值法獲取陡點信息;其次,根據設置的觸發閾值,進一步分析過閾值數據的極值信息;最后,分析信號頻譜特性以確定閃電信號的頻率范圍。在某次感應到的閃電信號中,若將閾值設為0.09,可提取出4個過閾值的極值點,分別為0.090 2、0.090 8、0.090 7和0.091 1;陡點位置為第164個采樣點,斜率為3.28;從頻譜上看,該閃電電磁脈沖的能量主要集中在80 kHz以下。實驗表明,該閃電脈沖信號分析系統穩定可靠,擴展性較好,可應用于批量閃電波形的大數據分析和閃電定位儀的硬件算法改進中。
LabVIEW;閃電信號;特征點
閃電的發生對森林、火工品、人身安全等產生巨大的威脅,對航天、航空、電力、通訊、建筑等國防和國民經濟的許多部門都有著很重大的影響。為了降低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開展雷電機理和雷電探測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1]。閃電的發生一般伴隨著雷鳴和閃電,同時會放出巨大的電流[2]。對于閃電脈沖信號的分析方法和閃電定位技術,國內外已有不少的研究項目和成果以供參考,如基于時差技術的雷電定位系統的研究[3]、閃電雷暴的仿真研究[4]、雷電流陡度與幅值的相關性研究[5]、借助于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器對雷擊位置的實驗性研究[6]等。
目前國家閃電定位網采用的是ADTD型閃電定位儀。該閃電定位儀采用的是模擬信號處理方法,波形處理比較復雜,且隨著電阻、電容等器件的老化,采集到的特征點信號誤差會逐漸變大。儀器一旦出現故障而得不到及時解決將會給用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在原有的采集板上,很難進行特征提取算法的升級工作。ADTD 閃電定位探測系統通過多個子站數據進行運算得到閃電定位數據,子站出現故障,不僅影響當地的探測資料,周圍其他站點的數據也受到影響[7]。因此,ADTD型閃電定位儀在閃電信號的特征分析上還存有一些不足。
而作為現代計算機技術和測試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虛擬儀器已成為當今計算機輔助測試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8],基于LabVIEW平臺對感應到的閃電波形進行分析和處理成為一種趨勢。本系統利用LabVIEW強大的信號分析功能[9-10],提取峰值、陡點、波峰、波谷的二階導數等特征點,并進行波形和功率譜的顯示。這些特征點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為方便地對閃電信號進行鑒別,而波形和功率譜的顯示也使信號變得更加直觀。
根據中國氣象局《VLF/LF雷電探測儀功能規格需求書》的要求,探測閃電的信息通常要包含南北和東西的峰值磁場、峰值電場、各峰值時間點、陡點(斜率最大值的位置)等信息。有別于實際設備中的硬件特征點提取,本系統實現的可視化界面將有利于全局信號對比分析,交互性更強。同時,它還擁有較好的可擴展性,基于LabVIEW的閃電分析系統也可用于實際雷電波形的鑒別,有利于提升開發速度和鑒別算法的改進。

圖2 數據處理
本系統基于LabVIEW編程,整體流程如圖1所示。首先,對采集來的閃電信號數據文件進行讀取來獲取原始數據,這些數據是以文本形式保存的。同時,對這些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使其變成處理較為方便的十進制數值。然后通過不同的算法模塊來處理這些數據,分別獲取不同的特征點,同時顯示波形和頻譜圖。

圖1 整體編程框架
通過LabVIEW編程,使編程的框架非常清晰,每個模塊中都有一些主要的函數節點,如峰值提取模塊中的波峰檢測節點、頻譜圖模塊中的功率譜密度節點等。這些算法的實現主要靠函數節點的支撐,編程時重點考慮整體的數據流向和每個部分所要進行的數據操作,可大大提高編程效率。
本系統主要對采集的閃電信號進行文本數據提取及處理,包括顯示波形,提取峰值點、峰值個數、峰值間隔、最大值、最小值、峰峰值、陡點、波峰和波谷的二階導數等特征值。同時,也可以顯示功率譜,并提取幅度、相位、頻率等特征值。LabVIEW在信號處理子模板中提供了與信號處理有關的函數供設計者調用[11]。
總體程序分為數據獲取部分和數據處理部分。數據獲取部分是為了獲取原始數據,將14位AD采集的十六進制源數據轉換為系統便于處理的十進制數,同時去除無效數據;數據處理部分主要對預處理后的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提取出各個特征點并進行顯示,如圖2所示。
2.1 獲取數據、顯示波形
通過“讀取文本文件”節點來獲取采集到的閃電信號文本數據,由于讀取到的數據是字符型的(以ASCII碼表示),每2 B表示一個數據,故需要轉換成十進制整型數據,通過循環執行“十六進制字符串至數值轉換”節點,可實現這一目的。同時,這樣也可獲取數組大小,而數組大小也就是采樣點的個數。由于每兩個數據組成一個點,故需要將數據進行重排,其中橫坐標為采樣點,縱坐標為歸一化的幅值。經過預處理后的數據更易于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處理,也使數據變得更加直觀,數據預處理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將預處理后的數據與波形圖控件相連,便可將波形顯示出來。通過波形的顯示,可以更加直觀地分析數據,為后面閃電信號判定和分析打下了基礎。

圖3 預處理流程圖
2.2 提取峰值信息
閃電回擊判定的關鍵在于峰值的正確提取,如果得到了峰值數據,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12]。峰值信息包括提取波形的最大值、最小值、峰峰值、峰值點數量、峰值間隔等。
首先,通過“數組最大值和最小值”節點,可以提取數組中,也就是閃電信號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將這兩個值相減,就可以得到峰峰值。峰峰值是指一個周期內信號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差的值,它描述了信號值的變化范圍的大小。
其次,通過“波峰檢測”節點來設置閾值,并提取峰值點、峰值個數及波峰和波谷的二階導數。該VI利用二次多項式依次擬合數據點中的各組數據,擬合中使用的數據點的數量由寬度指定。對于每個波峰或波谷,二次擬合可與閾值進行比較。忽略低于閾值的波峰和高于閾值的波谷。只有在VI處理波峰或波谷之外大約(寬度)/2個數據點后,才可能檢測到波峰或波谷。閾值可以使VI忽略過小的波峰和波谷。然后,將之前提取出的峰值間隔(也就是峰值對應的橫坐標)組成的數組數據傳給循環結構的移位寄存器,其中,循環次數為峰值個數減1,通過對數組中相鄰兩個數據的循環相減,得到峰值之間的間隔。
2.3 提取陡點
陡點是一組信號中斜率最大的點,由于無法求得閃電信號的函數表達式,故無法通過求導的方法獲得??梢詫⑿盘柕膬蓚€相鄰采樣點近似為直線,求其斜率,找出斜率最大值即可。在程序中,將閃電信號數據(數組)傳遞到一個循環結構及其移位寄存器中,其中循環次數為采樣個數減1,在循環結構中,通過移位寄存器實現數組相鄰元素相減,將相減的結果再除以時間間隔,即可得到這兩個數據的斜率,循環完成后,將所有的斜率值組成的數組通過“數組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數即可求出斜率的最大值以及它的位置,從而求出陡點。
2.4 顯示功率譜
對仿真信號的時域信號進行頻譜分析,得到相應的功率譜密度曲線。因此,通過FFT功率譜和PSD節點可以顯示信號的功率譜。系統測量的數據是標志信號強度信息的功率值,這個功率值是利用信號的功率譜計算出來的。信號的能量譜密度(Energy Spectrum Density,ESD)和信號的能量譜密度的平均功率譜密度(Power Spectrum Density,PSD)分別描述了信號的總能量和平均功率在各個頻率上的分布大小[13]。一般功率譜密度都針對平穩隨機過程,由于平穩隨機過程的樣本函數一般不是絕對可積的,因此不能直接對它進行傅里葉分析。故可以用相關函數的傅里葉變換來定義譜密度以克服上述困難。
本文采用2015年5月17日18時09分在中國氣象局南郊觀測場感應到的一次閃電數據作為樣本,原始數據波形如圖4所示。

圖4 原始閃電數據波形
現將閃電定位儀采集到的原始數據輸入到分析程序中,可以看到程序產生的波形以及得出的各項參數,如圖5所示。從圖4和圖5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分析程序獲得的波形與原始波形一致性較好,通過波形再現和特征分析,可以更直觀提取到閃電信號的峰值、陡點、二階導和功率譜等信息。若將閾值設為0.09,可提取出4個過閾值的極值點,分別為0.090 2、0.090 8、0.090 7和0.091 1;陡點位置為第164個采樣點,斜率為3.28;從頻譜上看,該閃電電磁脈沖的能量主要集中在80 kHz以下。該閃電脈沖信號特征點提取系統擴展性較好,可應用于閃電定位儀的硬件算法改進中,也可用于批量閃電波形的大數據分析。

圖5 波形及各項參數
本文實現了基于LabVIEW平臺開發的閃電信號分析系統。通過該平臺來完成閃電信號分析和特征提取工作,是閃電探測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而本文開展的工作有望為閃電定位儀的波形分析和硬件算法改進提供一個較為可靠的驗證平臺。目前,隨著閃電定位資料運用的不斷深入,全國各地區基于閃電定位儀獲取的數據急需深入處理和分析。下一步的工作是對本分析系統繼續優化,添加多通道信息提取模塊,提高數據計算的精度,完善波形特征庫,為更多在本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較好的閃電信號分析與處理平臺。
[1] 李云敏, 孫秀斌, 楊崧令, 等. 云閃定位算法及誤差分析[J]. 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 2012, 26(10): 917-922.
[2] 張靜哲. 淺談閃電監測及其預防[J]. 今日科苑, 2009 (15): 116.
[3] ZHANG G S, WANG Y H, QIE X S, et al. Using lightning locating system based on time-of-arrival technique to study three-dimensional lightning discharge processes[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0, 53(4): 591-602.
[4] Wang Fang, Qie Xiushu,Liu Dongxia , et al. Lightning activ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yphoon intensity and vertical wind shear for super typhoon Haiyan (1330)[J].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6, 30(1):117-127.
[5] 孫萍, 吳璞三, 周照宗, 等. 雷電流陡度與幅值的相關性初探[J]. 浙江電力, 2007, 26(1):4-5.
[6] Lu Lidong, Liang Yun, Li Bingli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location of lightning stroke on OPGW by means of a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J].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15, 65(9):79-82.
[7] 黃河. ADTD 閃電定位探測儀常見故障分析[J]. 氣象研究與應用, 2012, 33(1): 67-68.
[8] 王塞北. 淺談基于LabVIEW的水電機組振動狀態監測設計[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5(34):18.
[9] 程雪敏. 基于 LabVIEW 信號分析系統的設計 [D]. 蘇州: 蘇州大學, 2008.
[10] 張利,卞晨,馬學森,等.基于小波分析的汽車振動舒適性評價方法[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 2014,28(4): 352-359.
[11] 張黎, 蔡亮. 基于 LabVIEW 的虛擬信號發生器的設計與實現[J]. 國外電子測量技術, 2014,33(1): 82-85.
[12] 甘文強, 李性太, 張其林. 閃電通道垂直假定引起回擊輻射場峰值計算誤差分析[J]. 氣象科技, 2009, 37(6):748-752.
[13] 藍渝. 閃電電磁輻射的寬帶觀測及其頻譜特征分析[D]. 北京: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2009.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lightning signal and LabVIEW realization
Liu Yinping1,Li Zixun2,Dong Yang1,Yan Fei2
(1.School of Atmospheric Physics,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2.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Aiming at the defects of lightning signal analysis i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 this paper presents a solution of lightning 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based on LabVIEW platform. The program uses real lightning source data as input. Firstly, achieving the waveform reproduction, extracting the waveform peak information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most value of adjacent points slope to obtain steep point information.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trigger threshold, extreme points over threshold are further analyzed. Finall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gnal a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y range of the lightning signal. In a sensed signal lightning, if the threshold is 0.09, four extreme points over the threshold, respectively 0.090 2, 0.090 8, 0.090 7 and 0.091 1, can be extracted. The steep position is for the first 164 sampling points, which slope is 3.28. From the spectrum point, the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 energy is concentrated in less than 80 kHz.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alysis system of the lightning pulse signal is stable and reliable, better scalability. The system can be applied to data analysis for large quantities lightning waveform, and can improve the hardware algorithm effectively.
LabVIEW;lightning signal;characteristic points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15KJB170010,16KJB51002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605083)
TN713
A
10.19358/j.issn.1674- 7720.2017.11.025
劉銀萍,李紫珣,董洋,等.閃電信號的特征分析與LabVIEW實現[J].微型機與應用,2017,36(11):85-87,90.
2016-12-14)
劉銀萍(1981-),女,博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電磁場原理與應用。
李紫珣(1994-),通信作者,男,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虛擬儀器技術。E-mail:865473233@qq.com。
董洋(1995-),男,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安全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