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 要:鐵路橋梁高墩施工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在工期較緊的情況下,在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性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強工程成本控制,這就要求對施工模板采用什么材質提出了高的要求。本文以張臺地方鐵路峪口河一號大橋中的3號薄壁空心高墩的模板設計為列對模板的設計及驗算進行論述,以促進鐵路橋梁工程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薄壁空心墩;模板;校核;設計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A
1.工程概況
峪口河1號大橋位于張臺地方單線鐵路上,為跨越G309公路、襄臺公路及峪口河而設,本橋位于直線上,線路縱坡為15‰。本標段峪口河一號大橋起止里程為DK56+712.75~DK57+017.75,中心里程為DK56+861.5,全長305m。梁部結構為4-32m+1-24m+4-32m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本橋3號墩高53m,墩體采用薄壁空心設計。
2.施工方案的確定
高墩施工主要有滑模、爬模及翻模3種形式,經過分析本橋墩采用翻模進行施工。現場塔吊選擇附著式塔吊,起吊高度60m,回轉半徑50m。塔吊基礎采用方形鋼筋混凝土基礎,基底承載根據驗算δ≥200kPa,現場實際施工時,地基承載力必須達到δ≥400kPa以上,且能滿足抗傾覆要求。塔吊的安放如圖1所示。塔吊由具有特種設備作業資質的專業隊伍進行安裝、操作及拆除,安裝時嚴格遵守《大型起重機械的選型、安裝和拆卸管理規定》和《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8-98的相關規定。安裝完畢后,經地方安監部門檢驗合格并備案后,投入進行使用。
3.模板的設計
3.1 荷載計算
水平荷載統計: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水平側壓力標準值。
按照(JGJ74-2003)附錄B,模板荷載及荷載效應組合B.0.2規定:
F=Min(F1,F2) F1=0.22γct0β1β2V1/2 F2=γcH
各工藝參數為:γc——取25kN/m3;t0——初凝時間為6h;V——澆筑速度為2.0m/h;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取10m;β1——取1.2;β2——取1.15。
則砼側壓力標準值F為:F1=0.22×25×6×1.2×1.15× 21/2=65kN/m2 F2=25×10=250kN/m2
有效壓頭高度為:
在有效壓頭高度之外,模板強度驗算時采用荷載設計值,安全系數取1.2,F×1.4=65×1.2=78kN/m2
在有效壓頭高度之外,模板剛度驗算時采用荷載標準值,為F×1.0=65×1.0=65kN/m2
3.2 墩柱外模
3.2.1 墩柱外模面板計算
計算所用軟件為《結構力學求解器》2.0版本。
取1mm為計算單元。Wx=6mm3 Ix=18mm4 Ax=6mm2
模板結構形式為:面板為6mm鋼板,豎肋為10#槽鋼,間距為300mm。
①強度校核
強度線荷載q=0.065×1.2=0.0724N/mm,面板計算簡圖見圖2,面板彎矩圖見圖3。面板最大彎矩在第2單元為560.98N.mm:σ=M/w=560.98/6=93.5MPa<[σ]=215MPa,面板強度滿足要求。
②剛度校核
剛度線荷載q=0.065×1=0.065N/mm,面板變形圖見圖4。面板最大變形處在3和10單元1/2處(跨距400mm):Vmax= 0.56m<[v]=400/400=1mm,因此模板剛度滿足要求。
3.2.2 外模板豎向主肋校核
[10#槽鋼參數:
Wx=39700mm3 Ix=1980000mm4 A=1270mm2
①強度校核
q=65kN/m2×0.3m×1.2=23.4kN/m,背楞從上向下間距依次為450mm、1100mm、450mm。模型圖見圖5,彎矩圖見圖6。
Mmax=1433250N·mm
σmax=Mmax/w=1433250/39700=36.1N/mm2 所以豎肋[10#強度滿足要求。 ②剛度校核 q=65kN/m2×0.4m=26N/mm,變形圖見圖7。豎肋[10#單元1、3端部最大變形為0.13mm:Vmax<[v]=350/500=0.7mm,單元2跨中最大變形為0.02mm:Vmax<[v]=800/500=1.6mm,因此剛度滿足要求。 3.2.3 外模板背楞計算 2[16#槽鋼參數: Wx=108.3×2cm3 Ix=866.2×2cm4 A=21.95×2cm2 ①強度校核 q=65×1.2×0.8=62.4kN/m2采用四根對拉,模型圖見圖8,彎矩圖見圖9。 Mmax=7987200N·mm σmax=Mmax/w=7987200/(108.3×2×1000)=36.87 N/mm2 因此強度滿足要求。 ②撓度校核 q=65×0.8=52kN/m2,變形圖見圖10。 1單元端部最大變形為0.04mm: [v]=400/1000=0.4mm Vmax=0.04mm<[v]; 2單元跨中最大變形為0.14mm: [v]=1200/1000=1.2mm Vmax=0.14mm<[v]; 3單元跨中最大變形為0.06mm:
[v]=1200/1000=1.2mm Vmax=0.06mm<[v];
因此強度滿足要求。
3.3 墩柱內模
3.3.1 內模面板計算
計算所用軟件為《結構力學求解器》2.0版本。
取1mm為計算單元。Wx=6mm3 Ix=18mm4 Ax=6mm2
模板結構形式為:面板為6mm鋼板,豎肋為8#槽鋼,間距為300mm。
①強度校核
強度線荷載q=0.065×1.2=0.0724N/mm,面板計算簡圖見圖11,面板彎矩圖見圖12。面板最大彎矩在第2單元為560.98N·mm:σ=M/w=560.98/6=93.5MPa<[σ]=215MPa,因此面板強度滿足要求。
②剛度校核
剛度線荷載q=0.065×1=0.065N/mm,面板變形圖見圖13。面板最大變形處在3和10單元1/2處(跨距300mm):Vmax= 0.48m<[v]=300/400=0.75mm,因此剛度滿足要求。
3.3.2 內模板豎向主肋校核
[8#槽鋼參數:Wx=25300mm3 Ix=1013000mm4 A=1270mm2
①強度校核
q=65kN/m2×0.4m×1.2=31.2kN/m
背楞從上向下間距依次為350mm、800mm、350mm。模型圖見圖14,彎矩圖見圖15。
Mmax=1433250N·mm
σmax=Mmax/w=2369250/23500=N/mm2 所以豎肋[8#強度滿足要求。 ②剛度校核 q=65kN/m2×0.4m=26N/mm,變形圖見圖16。 豎肋[8#單元1、3端部最大變形為0.27mm: Vmax<[v]=350/500=0.7mm 單元2跨中最大變形為0.039mm:Vmax<[v]=800/500=1.6mm 因此剛度滿足要求。 3.3.3 內模板背楞計算 2[12#槽鋼參數: Wx=57.7×2cm3 Ix=346×2cm4 A=15.35×2cm2。 ①強度校核 q=65×1.2×0.8=62.4kN/m2采用4根對拉,模型圖見圖17,彎矩圖見圖18。 Mmax=7987200N·mm σmax=Mmax/w=7987200/(57.7×2×1000)=69.21N/mm2 因此強度滿足要求。 ②撓度校核 q=65×0.8=52kN/m2,變形圖見圖19。 1單元端部最大變形為0.06mm: [v]=400/1000=0.4mm Vmax=0.06mm<[v]; 2單元跨中最大變形為0.32mm: [v]=1200/1000=1.2mm Vmax=0.32mm<[v]; 3單元跨中最大變形為0.15mm: [v]=1200/1000=1.2mm Vmax=0.15mm<[v]; 因此擾度滿足要求。 4.模板的施工 鋼筋安裝完成后,進行模板的拆除、支立和提升,模板安裝采用塔吊及人工配合吊裝模板,吊裝時先吊外模,再吊內模。模板吊裝時先拼裝墩身一個面的外模,然后逐次將整個墩身的第一節外模板組拼完畢。外模板安裝后吊裝內模板;然后上拉筋。每節模板安裝時,可在兩節模板間的縫隙間塞填薄鋼板糾偏。模板提升到位后對內、外模板進行整體校正。支立模板前模板先進行打磨除銹,然后用棉紗多次擦光。模板間用高強螺栓連接,并拉設Φ22拉模鋼筋,拉模鋼筋兩側用螺帽加墊圈緊固。模板接縫處填塞雙面膠帶,內側用高強膩子堵縫,杜絕漏漿。模板安裝完后對模板進行檢查,首先檢查模板的接縫及錯臺,模板的接縫控制在1mm以內,模板的錯臺控制在2mm以內;用鋼尺檢查模板的幾何尺寸,拉線檢查模板的順直度,水準儀檢查模板頂面高程,然后用全站儀測量墩頂模板位置。嚴格控制軸線偏位在5mm以內。如果有不合格的情況,用手拉葫蘆和千斤頂進行調整。拆除的模板清除掉板面上的混凝土、涂刷脫模劑進行下道工序。 結語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模板質量關系到質量、安全、工程進度和經濟效益。在工程施工中模板設計必須滿足要求,確保工程安全和質量;加強模板的管理,讓模板發揮更好的經濟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正艷.薄壁空心墩模板設計及施工示例[J].科技信息,2010(21):458-460. [2]盛國軍.超高模板及支撐設計[J].山西建筑,2007(1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