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光
摘 要:城市化進程是我國當前社會的一大發展主題,將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宜居住,再帶給現代人幸福優越的生活,但是我們在看見光明的一面之后也要看到城市發展的陰暗面,即對于資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對于人類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環境的大肆破壞,研究人員已經在積極地開發新能源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對于處理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對于城市排放的污水處理方面仍舊存在著不小的問題,本文對當前的污水處理廠的情況展開討論,進一步探討如何對其進行設計。
關鍵詞:城市污水處理;設計規模;熱點問題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展了污水處理的相關工程,現如今我國的每一個城市,無論是發展狀況比較好的一線城市還是中等發展水平的城市,都已經建立起了大批規模完備的污水處理廠,雖然已經有了數量的保證,但是我國對于不環境保護的政策始終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污水處理廠的情況也是如此,我們國家必須要牢牢把握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方案,準確地將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優勢轉移成為質量優勢,加強對于城市排放的大量污水的處理以及管理公共功能,在進行設計工作時,多方設計力量有時難以達到共識,本文就污水處理廠設計的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1.污水處理廠的規模
關于處理廠建設規模與實際情況脫節的現象,已有專家進行過論述,主要原因是城市規劃調整、市政建設不配套、排水體制不健全等等。
建立污水處理廠是一個城市的環保工程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工程,首先我們必須明確污水處理廠的規模以及發展狀況,其規模指的是污水的水質的具體數值以及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的總體水量。如果想對城市中的污水處理廠進行研究,就必須先清楚污水處理廠的定位,有的污水處理廠屬于合流制系統,另外一些污水處理廠是分流制系統。處理污水系統不同的污水處理廠的具體情況與特點都有很大的差異,不能將這兩者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必須分開來看。還要對我國當前的污水處理廠的規模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而研究污水處理廠與研究不變的數據不同,污水處理廠一直處于變化的過程的,有的污水處理廠在完成建設工作后與之前對于它的預測情況有著顯著的差異,有的污水處理廠計劃不完善,始終無法達到其初期的設計規模,有的處理廠的情況恰恰相反,在建成之后還面臨再建、擴建的需求,然而當初規劃好的地方有沒有多余的地方進行擴建,這都給污水處理廠的設計人員帶來困惑。
污水處理廠中的設計問題主要在于以下幾方面:
管理人員對于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轉程序不夠明確,一般污水處理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程序:收集污水、運輸污水、處理污水、排放污水,然而一些管理人員的額設計工作存在問題,主要是眼光具有局限性,只建立了處理污水的系統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立足于污水處理的全過程,把握其中污水流通的每一個環節;有一些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只顧及到地上的污水收集,而忽視了地下的污水處理,我國的地下工程建設越來越多,地下污水處理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改善,使得污水處理陷入惡性循環,進一步導致城市污水狀況日趨惡化;另外還有一些污水處理廠的選址不科學,主要在于其在最初進行選址工作時,沒有將目光放得更長遠,因為污水處理廠并不是短期內就能夠見到成效的,有時甚至要運行到四五十年左右,尤其要遠離居民的住宅區,不可為了眼前的便利,如節省建廠成本等,而為日后的污水處理廠的發展埋下隱患。
2.處理工藝
在對我國污水處理廠的規模情況以及設計規劃中出現的問題有了一定地了解之后,我們還需要熟悉進行污水處理工作的工藝。
2.1 預測進水的水質
當前存在的問題是進水水質預測值與實測值有較大差異,通常預測值偏高。例如,深圳濱河污水廠投產運行后的前10年,BOD值在80mg/L左右,還不到設計值的一半(設計值200mg/L),直到1998年才逐步上升,進水BOD 100mg/L~ 200mg/L(頻率為54%),平均為190mg/L。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污水收集系統不配套。如本文上節所述,有些污水經化糞池后接入污水管,雨污水管混接、管道施工質量差,地下水滲入,導致進水濃度偏低。上海市水管網完善的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BOD值在250mg/L~300mg/L,SS值為300mg/L~350mg/L,如果污水管網不完善或設化糞池,BOD值120mg/L~150mg/L左右,SS值150mg/L~200mg/L,由于對擬建處理廠進水水質預測是確定處理工藝的依據,因此需要慎重對待。
2.2 處理出水水質的相關標準
在進行出水水質的處理工作時,必須要先依據尾水排放流入的水域的差別,再參考我們國家的污水排放的相關管理條例,盡可能地達到各種污水相關的指標規范與要求,有時需要采取二級污水處理的工藝手段,處理手中一些難以達到標準的磷酸鹽以及氨氮,有人提出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污水往往都輸送不是封閉性的水域,就沒有必要一定要保證國家污水處理標準中的難以達到的低磷酸鹽的含量,這種想法其實是科學可行的,能夠有效縮減處理工藝的工作環節,節省處理成本,環保相關部門可以在進一步研究后,方框出水水質的相關規定與標準。
2.3 對污水進行消毒
國家的污水處理規范中,一般的污水處理廠都要在出水后加入氯進行消毒環節,并且嚴格遵守國家對與氯的投入量以及停留時間,然而現在加入氯進行消毒并沒有得到切實地使用,一些人在對加氯處理污水的可行性進行研究,最為重要的是要理清大腸桿菌群與加氯量之間的關系。
3.處理與處置污泥
在進行處理污水的過程中,會過濾出一些固體雜質,包括污泥、沉沙等,一般污泥等固體雜質占總體水量的1%左右,因此對于污泥的處理也不容忽視,同樣是多數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者研究的熱點問題。
3.1 穩定污泥
穩定污泥常用的有這樣幾種方法,包括通過中溫來進行污泥的消化工作,黑客在污泥之中加入石灰,或者焚燒污泥,其中,中溫消化是最為合理的一種方式,既能夠有效利用溫度殺死污泥中的寄生蟲以及蟲卵,還能回收可利用的能量,通過中溫消化的污泥并不是不可再利用,還可將其作為農業生產中的無污染肥料,還能夠幫助污水處理廠達到一定的經濟效益。然而實際上經過處理的污泥并不一定是符合使用要求能夠投入再生產之中,甚至一些與標準相差許多的污泥還會造成對于環境的再污染,其他方法使用的就更少了。
3.2 綜合利用污泥
前面所說的將處理后合格的污泥當作化肥,投入到農業生產中是一種利用污泥的方式,還有其他多種利用污泥的方式,包括當作建筑材料,來用污泥制造建筑用磚,或者用來制造陶瓷,有些科學家甚至從污泥中提取出了營養元素維生素B12,雖然其應用還值得再商榷,但是已經是使用污泥的一個很好的嘗試,也給污泥的使用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思路。
3.3 建設污泥集中處理工程
不僅僅是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城市中的其他大型生產在運行過程中也會產生各種污泥,因此建立一個能夠將城市中的污泥集中的工廠也是處理污泥的一個有效手段,不僅能夠減輕污水處理廠的壓力,還能有效節省資本,更加有利于綜合利用污泥。
結語
本文從污水處理廠的規模、處理污水的工藝手段、處理污泥的方式等設計重點對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我國的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雖然存在著許多漏洞,但就是因為有這些漏洞才使其有更多的上升空間,污水處理廠的前期設計工作是建設污水處理廠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只有考慮到各方各面對于污水處理廠的影響因素,才能使其正常運作,為建設美好的環保城市提供一份。
參考文獻
[1]吳敬祖.各地建污水處理廠熱情高漲污水處理工藝如何因地制宜[J].給水排水動態,2009(2):33-33.
[2]王剛.淺析城市污水處理廠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J].青春歲月,2017(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