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林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及科技快速化的發展,多媒體技術成為教育界的寵兒,已被廣泛應用到了各個課程的教學中。動畫是一種新型媒體開發工具,受到了教師及初中生的喜愛,動畫作為新型網絡媒體開發工具,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與歡迎,在初中物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中應用動畫制作技術已逐步成為了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基于此,該文主要針對動畫在中學物理多媒體課件中的設計與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以供參閱。
關鍵詞:動畫 物理課程 設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2(c)-0208-02
初中物理課程主要是向初中生介紹物質結構和運動的基礎知識。因而在初中多媒體課件物理教學過程中,將新穎形象、造型優美的動畫制作在課件中,可以將復雜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簡單化,從而促使物理現象及規律得以最準化、最深化的解釋,將深奧且不易理解的知識點淺顯化、易懂化,進而激發初中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興趣及探索精神,因此,將動畫應用在初中物理多媒體課件中是重要且必要的。
1 動畫在中學物理多媒體課件中設計與應用的作用
1.1 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
初中物理課程主要從人們的實際生活現象出發來觀察、發現物理規律,這些知識點都是較為抽象的。初中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因而會畏懼這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或者抽象的物理現象。從而慢慢地就會對物理課程喪失興趣。然而初中多媒體動畫課件可以將這些抽象的物理現象及概念直觀化、易懂化,從而協助初中生直觀地了解抽象的物理現象及概念。
1.2 可以將微觀的物理現象宏觀化
初中物理課程學習的基礎源于實驗,然而某些物理現象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是難以在真實的實驗環境中演示的,因而初中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只能在教師的講解下進行理解,絕大部分的初中生是通過“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的,這不利于初中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而初中物理多媒體動畫課件中存在的某些宏觀元素可以將微觀的物理過程直觀地顯現給初中生,從而強化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1.3 可以將極短的物理過程延長化
初中物理多媒體動畫課件可以縮短極長的學科知識。初中物理中有些現象幾乎是在瞬間發生的,而有些反應時間確實非常緩慢的。在初中物理多媒體課件中運用動畫技術,可以將瞬間發生的物理現象延長化,也可以將某些較長的物理過程縮短化,從而使得初中生在有限課堂時間中獲得的知識得以最大化地豐富及提升。
2 動畫在中學物理多媒體課件中設計與應用的原則
2.1 教育性原則
初中物理教師在多媒體動畫物理課件的媒體選擇與情景創設時必須針對學校的教學環境及初中生的性格特征,采用符合初中生心理發展特征的方法,將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氛圍及情節安排在課程內容中,以達到提升教學效率及效果的目的。與此同時,所涉及的物體或者人物的風格、情調及色調都要復合初中生良好的思想情操。
2.2 主題性原則
多媒體物理動畫課件要體現主題,每個多媒體動畫課件都是為了完成某種物理問題而設計的,問題不同設計的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多媒體物理動畫課件設計過程中要突出此次物理教學的難點、重點及目的,同時要注意這三者之間的聯系,從而促使初中物理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評價性原則
診斷評價、反饋強化是物理動畫多媒體課件不可或缺的功能。初中物理教師在物理動畫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中應設置相應的課后練習題,在這些思考性問題的提問與回答過程中可以促使初中生對于本節物理課程內容進行思考與練習,從而鞏固課程內容。這樣物理教師就可以對初中生學習的效果作為相應的信息反饋,因而對于初中生理解錯誤的問題可以及時給予糾正,正確部分的答案可以及時給出肯定,從而教師可以給出相應的評價信息,進而促使初中生對于課程內容的理解、鞏固。與此同時,利用反饋的信息初中教師也可以指導初中生的學習。
2.4 科學性原則
初中物理動畫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目的主要是采用動畫這種教學手段來闡明、揭示與初中物理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自然科學事物的客觀規律及固有的本質特性。因而初中物理動畫多媒體課件設計時要按照事物固有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地進行設計、構思。動畫本身所引用的邏輯推理或論證或材料必須符合科學性原則。
3 動畫在中學物理多媒體課件中設計與應用的策略
3.1 利用動畫直觀特性演繹信息轉換方式,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動畫物理多媒體課件在設計、制作之前,初中物理教師在認真閱讀、了解、分析課件,然后依據本節課程的實際教學內容以及現有的動畫制作條件完成多媒體物理動畫課件的設計稿。在設計過程中,將動畫的整體設計方案采用文字或者簡圖的形式表現出來,譬如動畫的表現形式、動態過程以及造型結構圖等。初中物理的教學重點及難點,一般都是初中生難以理解透徹、難以想像且感知不深的現象及事物。遵循科學的客觀規律,運用多媒體物理課件中動畫運用的技巧,能夠將物理教學中的難點及重點有效解決。例如物理現象的變化過程、天體的運轉及抽象的概念機理論等等,而多媒體課件動畫的運用就可以克服傳統物理教學中的局限性。利用多種多媒體課件動畫表現形式,如擬人、虛構、寫實及示意等,可以將物理中抽象的知識內容的形態與概念生動具體、簡明易懂、引人入勝、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
3.2 運用動畫表現手法和設計技巧,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探索精神
初中物理教師應根據多媒體動畫課件制作的原則利用多種表現技巧將畫面的位移效果、畫面形象表現出來。初中物理教學內容較為寬泛,包含了光學、電學、熱學及力學等,因此,多媒體課件動畫在表現手法及方法技巧方面應取決于課程內容。初中物理教師根據不同情況,可以采用符合本次教學內容的表現手法,且課程內容與形式要相統一,將科學問題形象化地表現出來,從而深化初中生對于抽象物理知識的理解。一般動畫在初中物理多媒體課件中設計與應用的表現手法包含了7種,即圖標法、擬人法、符號法、寫實法、形象比喻法、示意法及實景與動畫結合法。
3.3 把握動畫制作原則,實現藝術性與實用性、趣味性于靈活性的結合
首先,物理多媒體動畫課件應具有實用性。換句話來講,則是動畫課件對于物理課堂教學一定要有輔助作用。同時,藝術性也是應該具備的。每個動畫課件都應是一件藝術作品。優秀的多媒體課件動畫作品定能吸引初中生的眼球,從而拓展初中生信息通道,提供豐富的想像空間,進而激發初中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其次,將多媒體動畫課件運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主要是為了調動初中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動畫一定要將靈活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激發初中生學習的興趣及求知欲。因而,動畫在初中物理多媒體課件中的設計及應用要符合藝術性與實用性、趣味性與靈活性的結合,從而提升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效果及效率。
4 結語
將動畫實際應用在中學物理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物理課程需求運用各種綜合性的表現形式,促使動畫表現能力擴充最大化,進而促使視覺效果的完美性。同時,物理多媒體課件動畫的運用必須緊密聯系物理課程實際教學內容,結合物理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且必須符合動畫創作的基本規范。將恰當的、巧妙構思的動畫運用到中小物理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及應用中,定能提升中學物理課件的品質,促進物理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1] 于智勇.對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與使用的幾點建議——以高中物理課件制作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1(2):145-147.
[2] 佟華,徐開琴.關于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思考[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3):32-34.
[3] 徐永群,徐坦,王小兵,等.開放式物理化學實驗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應用[J].廣東化工,2015,42(6):192-194.
[4] 王明美.《中學物理多媒體課件設計與應用》實例教學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