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毅
中鐵物資集團西北區域指揮部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地鐵這一現代化的城市交通工具以其客運量大、安全舒適、方便快捷、低碳環保、運行正點的特點,成為大中城市公共交通的支柱和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選。而近些年地鐵工程的不斷修建,施工單位開始越來越關注施工的質量問題,其中地鐵工程中在對地下連續墻進行施工中,經常會出現質量問題,這會嚴重影響到地鐵工程整體的安全情況,因此,需要加強對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施工的質量控制。本文針對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施工中各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進而為今后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施工的質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控制
一、導墻施工質量控制
導墻作為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結構中主要的組成部分,對地下連續墻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坍落、穩定土體上部,同時可以對成槽的設備起到導向作用,因此,需要加強對導墻施工質量的控制,應當從以下幾點入手:(1)在開始導墻施工前需要事先熟悉施工場地的實際情況,針對調查的結果來進行加固與保護。(2)對定位放線、軸線與標高進行復查,保證導墻平面位置的準確性,但在進行測量時經常會出現誤差,這時就需要將導墻的位置外放10cm左右,其中內外墻凈距應為地下連續墻設計厚度增加40~60mm,導墻深度為1.5m~2m,頂面需要高出地面100mm。(3)在對導墻進行施工時,若遇到地下障礙物,則需要將這些障礙物進行徹底的清除,若這些障礙物較深,則需要進行深導墻施工,在對導墻背側進行回填土時,應當采用粘性土進行夯實,并且保證其不出現漏漿的情況。(4)導墻施工完畢后,在進行內側模板拆除時,需要在導墻之間加設對撐,在混凝土的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前,重型設備不得在導墻附近節能性停滯或作業,防止出現導墻位移變形或開裂。(5)導墻在溝槽灌漿前需要將雜物清理干凈,并嚴格控制軸線、凈間距離與垂直度。
二、泥漿系統質量控制
泥漿作為連續墻施工中重要的材料,其對整個連續墻施工的質量起著重要的影響,主要會對地下連續墻起到護壁、攜砂、冷卻和潤滑的作用,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對泥漿系統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在對泥漿進行拌制時,拌制完成后需要放置24h以上或是添加適量的分散劑,以保證膨潤土或粘土充分水化后再使用。(2)對泥漿的質量應當進行定期的檢查,對泥漿的指標進行及時的調整,并對其指標進行測定與控制。(3)在槽段內進行泥漿回收,并對土渣進行分離篩、旋流除渣、雙層振動篩多級分離,這時就可以對土渣進行凈化,調整性能指標,最后復制成再生泥漿。(4)成槽施工中,槽內泥漿液面應當高于導墻頂面30cm,但在施工中一旦出現雨季,地下水位就會上升,這時就應當及時加大泥漿密度與粘度,若是雨量較大,則需要進行槽口封蓋,暫停成槽,若是地下水位下降,則需要定時對地下水位進行觀測,防止出現地下水的滲流。
三、澆筑混凝土質量控制
澆筑混凝土作為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施工中最為關鍵與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其澆筑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地下連續墻的質量安全,因此,需要嚴格控制澆筑混凝土的質量,在對其質量進行控制時應當從以下幾點進行:(1)在對混凝土進行設計時需要按照混凝土的要求,通過試驗來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情況下,灰骨比為1:4,水灰比控制在0.45~0.50之間,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為427kg,每立方米混凝土摻速凝劑19.2kg。在具體的施工中需要根據砂、碎石的含水率進行及時的施工配合比調整。(2)平面分層澆筑。混凝土結構平面尺寸較小的位置在澆筑時應當由短邊向長邊進行施工,要求第一層混凝土全部澆筑完成前混凝土不得初凝,然后返回澆筑第二層,每層厚度宜控制在20~30cm,宜利于內部盡快混凝土散熱。(3)斜面分層澆筑。對于混凝土結構平面尺寸較大而整體厚度較小的位置進行澆筑時,應當采取讓混凝土從頂端自然流下形成一定斜坡的方式進行澆筑,這樣才能較好地適應混凝土泵送工藝,提高泵送的效率,進而防止出現混凝土的泌水現象,但澆筑中要確保頂部和底部層混凝土在澆筑時不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4)分段分層澆筑。當混凝土結構面積較大時,應當從底層開始按一定層厚進行澆筑,澆筑一段距離后,返回來再澆筑上一層,依次向前。采用分段分層澆筑時,每段澆筑厚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程度來確定混凝土分段澆筑時要嚴格掌握好各層厚度、混凝土振搗時間,要保證每澆筑一層混凝土時都應及時的進行均勻振搗,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防止因出現空洞而引起混凝土的裂縫。
四、成槽過程質量控制
成槽是地下連續墻施工中耗時較長的一道工序,成槽后槽壁的形狀決定著連續墻的外形,槽壁垂直度的精度是影響地下連續墻質量的關鍵因素。對成槽的質量控制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成槽機的定位應滿足挖槽的精度要求,抓斗中心平面應與導墻中心平面相吻合。(2)成槽過程中,必須做到抓斗中心平面與導墻中心平面相吻合。觀測槽壁垂直度和變形,嚴格做到隨挖隨測隨糾,控制抓斗上下運行速度。(3)施工中防止泥漿漏失并及時補漿,始終維持穩定槽段所必須的液位高度。槽內泥漿液位必須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亦不應低于導墻頂面0.3m。(4)單元槽段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采用間隔式開挖。槽段挖至設計深度后,及時檢查槽位、槽深和垂直度,做好記錄。(5)施工場地須設置集水井和排水溝,及時攔截施工過程中發現的通至槽內的地下水流。(6)遇石塊等地下障礙物時應妥善處理后再繼續挖槽。砂性土層中,抓斗上降或上升速度不能過快,以免造成渦流涮壁而產生局部坍方。
五、鋼筋籠制作、吊放質量控制
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制作宜整幅成型、起吊并入槽。鋼筋籠過長過重時,應征得設計同意后才能分段(整幅)制作。對鋼筋籠制作、吊放的質量控制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鋼筋焊接接頭,接駁器均應按規定作試驗,試件合格后,方可制作鋼筋籠。每幅地墻預埋鋼筋接駁器數量、標高必須嚴格監控,標高誤差應小于10mm,確保正確位置,施工中需保護接駁器,螺孔勿被堵塞。(2)鋼筋籠除結構焊縫需滿焊及四周鋼筋結點需全部點焊外,其余結點可采用50%交錯點焊。為確保保護層厚度,鋼筋籠內外兩側應焊定位墊塊,在一般寬度的鋼筋籠水平方向設2~3只,每只定位墊塊豎向間距為3~5m。(3)為確保鋼筋籠在吊籠過程中整體穩定性,鋼筋的接長宜用對焊,上下二幅鋼筋籠入槽過程中的連接,一般可采用搭接焊,搭接焊錯開率50%,錯開長度為35d,最小錯開長度≥500mm;搭接焊長度為10d。(4)為防止鋼筋圈扭曲,保證鋼筋籠吊起時縱向的垂直度,應當就近制作鋼筋籠,同時要從三個方向用力使其穩定。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施工中,導墻、泥漿、澆筑混凝土、成槽過程、鋼筋籠制作與吊放等在整個施工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強這幾個環節的質量控制,要優化每個環節的施工工藝,并加強施工中各部門與單位之間的相互配合與聯系,進而切實保證整個地下連續墻施工的質量,為地鐵工程的質量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春進.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施工中質量控制[J].中華建設,2014(06).
[2]王志強.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工程與建設,2015(01).
[3]宋健.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22).
[4]李輝.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施工中質量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