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芳,武忠,丁健,武小平,盧建紅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
糜子新品種比較示范試驗
郭建芳,武忠,丁健,武小平,盧建紅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
為篩選引進更好更適應山西晉北地區的糜子新品種,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對引進的5個糜子新品種進行了試驗示范。結果表明,赤糜2號、內糜3號、晉黍9號在植株性狀、形態特征、抗倒性及經濟性狀等方面均表現良好,隴糜11號和晉黍8號次之。
糜子;新品種;物候期;產量
山西是雜糧王國,糜子[1]是晉北干旱半干旱地區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之一,其籽粒營養豐富,富含膳食纖維和礦物質。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越來越強,糜子也成為現代功能型食品之一。但是,晉北地區糜子種植雜而亂,收成時好時壞,用于生產的優質品種較少[2],致使產量和品質難以提升。因此,多方了解和咨詢專家,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中試研究室選擇赤糜2號、內糜3號、晉黍9號、隴糜11號和晉黍8號在忻州進行試驗,探索各品種的植株內部生理特征[3-6],以篩選出當地適宜的品種,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玉米研究所雜糧展示田,該區年平均溫度4.3~9.2℃,降雨量為346.0~588.0 mm,日照條件較為豐富,光能資源充足,沙質土壤,前茬作物為玉米,肥力均勻。
1.2 試驗材料
參試糜子品種有赤糜2號[7](內蒙古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院)、隴糜11號[8](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內糜3號(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農科所)、晉黍9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晉黍8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晉黍3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以晉黍3號為對照(CK),3次重復,小區面積100 m2(20 m×5 m),行距30 cm,條播,公頃留苗57萬株,重復間設小走道20 cm,小區間設大走道50 cm,小區四周設保護行。
1.4 試驗方法
2016年6月13日播種,播前旋耕、澆地,施有機肥,溝渠撒種,播種后用耙覆土。6月18日左右均勻出苗,6月27日間苗。第1次追肥在7月5日,每小區施用尿素2.3 kg,同時進行中耕除草。試驗過程中對各品種的生育期、病蟲害發生、是否抗倒伏等情況進行田間調查記載[9-10]。后期搭建防鳥網來防控鳥類的侵害。9月28日測產驗收。
2.1 產量
由表1可知,赤糜2號產量最高(3 025 kg/hm2),比晉黍3號(CK)增產16.73%;其次為隴糜11號,產量為2 916 kg/hm2,比晉黍3號(CK)增產12.55%;第3位為內糜3號,產量為2 882 kg/hm2,比晉黍3號(CK)增產11.23%;第4位為晉黍9號,產量為2 875 kg/hm2,比晉黍3號(CK)增產10.91%;第5位為晉黍8號,產量為2 736 kg/hm2,比晉黍3號(CK)增產5.64%。方差分析表明,赤糜2號與隴糜11號、內糜3號、晉黍9號、晉黍8號間產量差異顯著;隴糜11號、內糜3號、晉黍9號間產量差異不顯著;赤糜2號、隴糜11號、內糜3號、晉黍9號、晉黍8號與晉黍3號(CK)間產量差異達顯著水平。

表1 各品種產量比較
2.2 生育期
從表2可以看出,赤糜2號和內糜3號的生育期比晉黍3號(CK)分別短4,3 d,隴糜11號、晉黍9號、晉黍8號的生育期都比晉黍3號(CK)長1~3 d。

表2 各品種物侯期
2.3 經濟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各品種株高從大到小為隴糜11號(199.3 cm)>赤糜2號(165.4 cm)>晉黍3號(150.4 cm)>晉黍9號(138.7 cm)>晉黍8號(133.5 cm)>內糜3號(127.8 cm),主莖節數5~8節,穗型都是側型,粒色是赤糜2號、晉黍8號、晉黍3號為白色,內糜3號為黃色,晉黍9號為白加黑,隴糜11號為黑色。粒型是圓型和橢圓型,主穗長從大到小為隴糜11號(56.5 cm)>內糜3號(38.2 cm)>赤糜2號(35.8 cm)>晉黍3號(34.0cm)>晉黍9號(32.5cm)>晉黍8號(29.7cm);穗柄長從大到小為內糜3號(27.5 cm)>赤糜2號(24.0cm)>晉黍8號(23.0cm)>晉黍9號(22.1cm)>晉黍3號(21.8 cm)>隴糜11號(18.87 cm);千粒質量在6.43~8.01 g。

表3 各品種主要經濟性狀
3.1 赤糜2號
全生育期94 d,株高165.4 cm,主莖節數7節,主穗長35.8 cm,穗柄長24 cm,穗型為側穗,粒色白色,粒型圓型,平均單產為3 025 kg/hm2,抗倒伏能力一般,種植不宜太密,建議推廣。
3.2 隴糜11號
全生育期101 d,株高199.3 cm,主莖節數8節,主穗長56.5 cm,穗柄長18.9 cm,穗型為側穗,粒色黑色,粒型圓型,平均單產2 916 kg/hm2,抗倒伏能力較差,但鑒于籽粒黑色,營養價值高,種植不宜太密,建議推廣。
3.3 內糜3號
全生育期95 d,株高127.8 cm,主莖節數5節,主穗長38.2 cm,穗柄長27.5 cm,穗型為側穗,粒色黃色,粒型橢圓型,平均單產2 882 kg/hm2,抗倒伏能力強,建議推廣。
3.4 晉黍9號
全生育期100 d,株高138.7 cm,主莖節數7節,主穗長32.5 cm,穗柄長22.1 cm,穗型為側穗,粒色白加黑,粒型圓型,平均單產2 875 kg/hm2,抗倒伏能力強,建議推廣。
3.5 晉黍8號
全生育期99 d,株高133.5 cm,主莖節數6節,主穗長29.7 cm,穗柄長23.0 cm,穗型為側穗,粒色白色,粒型橢圓型,平均單產2 736 kg/hm2,抗倒伏能力強,建議推廣。
針對本試驗研究,分析并總結了種植糜子需要注意的2點:(1)在選種上,針對氣候特點和土壤狀況,選用成熟飽滿、光澤好、不易脫落,而且抗倒伏、耐貧瘠的優良品種[12-14];(2)播種密度需合理,合理密植,創造一個良好的群體結構,能夠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肥力,是糜子高產的重要環節,原則上要掌握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灌溉地宜稀,干旱地宜密[15-18],努力做到苗全、苗壯、苗勻,防止出現缺苗斷壟、稠密不勻、植株參差不齊等情況。
[1]徐曉藝,劉敏,郝明遠,等.糜子高產栽培技術及用途[J].農業科技通訊,2010(10):173-174.
[2]門果桃,陳強,范挨計,等.內蒙古糜子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2):85-88.
[3]王顯瑞,趙敏,柴曉嬌,等.施肥對糜子密度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3(6):167-172.
[4]段建南,王改蘭,李拴懷,等.糜子施肥數學模型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S1):78-83.
[5]封山海,張雄,王斌,等.旱地糜子吸肥規律的研究初報[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1998(3):31-34.
[6]郭增江,于振文,石玉,等.不同土層測墑補灌對小麥旗葉光合特性和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影響[J].作物學報,2014(4):731-738.
[7]趙敏,趙禹凱,柴曉嬌,等.優質高產糜子新品種赤糜2號的選育[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8):83-84.
[8]張磊,董孔軍,何繼紅,等.糜子新品種隴糜11號選育報告[J].甘肅農業科技,2015(6):12-14.
[9]劉廣才,李福,李城德,等.旱地糜子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術[J].寧夏農林科技,2013(1):12-13.
[10]屈洋,馮佰利.不同節水種植模式對糜子籽粒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1(6):68-73.
[11]王懷勇,任祖益,楊國風,等.低熱河谷雜交玉米新品種比較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14):49,61.
[12]張艷平,蘇旺,高小麗,等.不同覆蓋栽培糜子籽粒灌漿期淀粉酶活性變化[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4(2):51-58.
[13]曹曉寧,王君杰,劉思辰,等.不同覆膜方式對糜子干物質積累及產量的影響[J].山西農業科學,2016,44(6):730-732.
[14]董孔軍,楊天育,何繼紅.糜子新品種隴糜9號[J].中國種業,2011(2):73-74.
[15]王瑞云,劉曉歡,申鴿子.5個糜子品種的形態指標差異分析[J].山西農業科學,2013,41(1):1167-1170.
[16]羅世武,張尚沛,楊軍學,等.不同播期對干旱地區糜子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陜西農業科學,2015(3):1-3.
[17]張盼盼,馮佰利,王鵬科,等.糜子芽期抗旱性指標鑒選與利用研究[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11):22-27.
[18]張盼盼,馮佰利,王鵬科,等.PEG脅迫下糜子苗期抗旱指標鑒選研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2(1):53-59.
Comparison of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of Millet New Varieties
GUOJianfang,WUZhong,DINGJian,WUXiaoping,LUJianhong
(Institute ofMaize,Shanxi AcademyofAgricultural Sciences,Xinzhou 034000,China)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wint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millet varieties in north region of Shanxi,the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as adopted,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of5 newvarieties ofmillet introduced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 showed that Chimi 2, Neimi 3,Jinshu 9 were good and suitable varie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t characters,morphological characters,lodging resistance and economic characters,Longmi 11 and Jinshu 8 were the second.
millet;newvariety;phenological phase;yield
S516
:A
:1002-2481(2017)06-0891-03
10.3969/j.issn.1002-2481.2017.06.06
2016-11-14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中試研究室項目
郭建芳(1981-),女,山西澤州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雜糧新品種選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