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道然+王品+張占美
陸軍航空兵學院
【摘 要】迎合新形勢對于新軍事人才的迫切需求,實戰化教學逐漸成為軍校任職教育的主旋律。參與式教學作為一種融開放性、包容性、實踐性和協作性于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符合實戰化教學的內在要求。合理運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是值得我們研究的。
【關鍵詞】實戰化;參與式教學
參與式教學( Participatory Teaching) 即合作式教學或協作式教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國際上受到普遍推崇及應用。關于參與式教學的定義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法不一。但究各家學者研究之根本,參與式教學是指以教學對象主體思維為導向,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和組織實施,運用多種途徑、手段和方法,鼓勵學員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和教學過程,并在參與中構建知識、獲得能力、掌握方法、體驗情感、形成價值觀的教學方式。其強調的是教學活動環節中學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創造力的激發。
一、實戰化教學背景下參與式教學的優勢
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決定,院校教育要著眼培養能打仗、打勝仗的新型軍事人才。向實戰聚焦,向部隊靠攏已成為當前軍隊院校教育的主要趨勢。為適應現代化戰爭的要求,新型軍事人才須是富有創新精神、具有集體意識、協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而參與式教學模式把培養學員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基本目標,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是符合信息時代要求,適應現代化戰爭對創新型軍事人才要求的有效教學模式。
(一)平等開放性有利于培養學員的主動意識
參與式教學模式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每一個參與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員不再是居高臨下、唯我獨尊的權威,而轉變為教學環節的組織者和協調者,要以同伴者的身份觀察每一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以及需要的教學變量和條件變化,對學習情況做出靈活反應,并即時調整預設方案。學員也不再是教員預設教案的被試,而成為教學實踐活動的主體,積極參與動態生成的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參與者之間是平等的對話關系。這種主體地位增強了教學對象在教學過程中的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了學員參與教學環節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 參與實踐性有利于激發學員的創新思維
參與式教學徹底顛覆知識本位的傳統模式,秉承能力養成的全新理念,強調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實踐,是學習者自身加入變革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員要為學員提供和創造機會和空間,使學員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與其他參與者的交流建構新的知識。參與式教學關注學員在建構知識中的感受、經歷和體驗,鼓勵學員在參與中學會參與,對學員的自主探索和創新給予激勵。在參與的過程中,學員被要求不斷對自己的思想、行為、情感反應和學習策略進行反思,在與教員與同學交流中加深對自己的認識,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尋求人生的意義,最終實現自我發展。
(三) 整體合作性有利于培養學員的協作能力
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教員是主導,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為學員的實踐活動創設舞臺;同時,在教員的引導和組織下,學員通過分工協作,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教員預設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員的組織及協調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同時能夠深刻體會到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從而增強集體觀念和合作意識。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又能使學員之間、教員與學員之間、學員與社會之間加強交往,通過各種類型的交流能夠培養學員人際交往能力。
二.參與式課堂的組織實施
如任何一種教學模式一樣,參與式教學也要遵從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與教學反思這樣一個基本程序。但是,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參與式教學的組織形式是靈活多樣、交互融合的。教員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對象等的具體情況來創生符合教學目標、有針對性的具體方法。
(一)教學設計
參與式教學要求以學員為主體,學員需充分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這對于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具有重要作用。而以學員為主體的課堂對教員的課前教學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等,精心準備適合的、多樣化的教學資料,如圖片、音頻、視頻、道具等,設計出豐富多彩的課堂參與形式,如分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辯論、游戲等,調動學員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其次,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和選擇性,不能以數量論成效,一堂課使用的形式并非越多越好,而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條件和環境等因素進行合理設置。第三,設計要充分體現學員主體,融參與性、趣味性和創造性于一體,教員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協調組織和引導作用,提出問題,創設懸念,激發興趣,引發思考,組織活動,引導創新。使學員對知識進行消化理解→整合歸納→思考創新,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組織形式
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本質是交互式學習活動和主體之間的多維對話。參與式教學的組織實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教員與學員之間的互動,另一種是在教員組織協調下的學員之間的互動。小組合作是參與式模式中的一種有效形式,在自由寬松的課堂學習環境中,通過小組合作,以靈活多樣的活動為學習載體,可以培養學員的主動思維意識和合作、創新的學習精神,同時也可促進教員探索、反思、求精等專業素質的不斷發展。
(三)評估反思
評估反思是參與式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評估可分為課堂評估和課后評估。課堂評估有前評估和后評估,前評估即在進入主要內容前對學員的相關知識儲備進行摸底,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后評估目的是檢驗學員對教學內容的靈活掌握程度。課后評估主要指收集學員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的反饋信息,這些信息是教員進行教學反思、改進提高的基礎。評估的方式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具體設計,如通過測驗、提問、調查、總結報告等形式。恰當的評估形式對于教員掌握學員的學習情況、授課環節的效果,從而反思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過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韓云濤, 周佳, 李偉明, 等. 參與式教學法引入教學的改革與思考 [ J]. 昆明醫學院學報, 2007, 28( S2): 135- 138.
[2]吳藻異.激活學員參與教學過程的主動性探討[J]. 教育藝術, 2009,7: 42 - 43.
[3]閆禎. 參與式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M ].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