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斌
【摘 要】通過籃球教學,可以激發(fā)高職高專學生的健身興趣,增加學生進行身體素質(zhì)鍛煉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進行籃球教學是一項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有益的教學課程,它需要教師和學生齊心協(xié)力、共同努力。
【關鍵詞】籃球;教學;高職高專;干預方法;體質(zhì)健康
以籃球教學為重點,開展體育教學,可以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根據(jù)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90%以上的學生都喜歡籃球運動,這一結論為籃球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進行籃球教學時還需要注意教師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進而更好的活躍校園文化氛圍,達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目的。
一、籃球教學對增強高職高專學生體質(zhì)的研究過程
隨著工業(yè)、科技和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競爭壓力也不斷加大。“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大學生應該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外,積極自覺的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并且建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研究。
(一)研究對象
籃球教學對高職高專學生體質(zhì)健康的影響。選取遼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選修籃球班級的男生50人,其年齡都在19到20歲之間。
(二)研究方法
在籃球教學中的學期初對學生進行一次指標測試,在之后的一年時間里讓學生充分學習籃球課程,完成之后進行相同的測試。測試的項目包括體重指數(shù)、1000米、仰臥起坐、立定跳遠以及肺活量。在研究中還要歸類前期測試數(shù)據(jù)、收集相關資料,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整理和分析。
(三)實驗內(nèi)容
通過教學過程中開展以籃球教學為重點的體育教學課堂,讓學生學習籃球的基本技術,使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籃球這項體育鍛煉的技術。在教學中可以采取遞進式的教學模式,首先進行20分鐘的耐力跑訓練,再進行籃球技能教學,讓學生自己訓練并且掌握行進間運、傳、投、搶等組合技術。另外,學生還要學習和掌握基礎的攻防配合,并且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模擬比賽,對比賽中運用個人技術和配合技能進行重點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還要學習籃球的理論知識,了解籃球運動的發(fā)展和籃球比賽的基本規(guī)則和裁判法。
這項實驗是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狀況。身體素質(zhì)又可以分為一般素質(zhì)和專項素質(zhì),籃球教學要同時注重這兩方面的素質(zhì)訓練。安排身體素質(zhì)訓練要有一定的頻率即每周三次,運動的強度也要適中。為了促進學生進行課外籃球鍛煉的積極性,可以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和有安排地布置課外的籃球練習任務。
(四)研究手段
為了提高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學生的能動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到極致,在籃球教學中要不同的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
基本技能訓練和技能運用階段要采用分層教學法,首先進行原地訓練再逐步深入進行行進間的訓練。通過分層教學可以讓學生慢慢掌握基本的技能,并且逐漸提高行進間運、傳、投、搶等技術。
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后就要采用基礎配合協(xié)同練法,讓學生多多配合訓練從而形成一種同學相互間的默契。這一階段是籃球教學中承上啟下的一階段,在此訓練過程中可以對上一階段的基礎技能進行鞏固練習還可以為打籃球比賽培養(yǎng)團隊的默契。
采用競賽角色演練學練法可以將基本技能和比賽相結合,讓學生在比賽中進行演練。另外,通過籃球教學比賽,學生還可嘗試運用基本技能,在籃球比賽中體驗集體配合和協(xié)同對抗的樂趣。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和提高學習到的技術,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
采用區(qū)別對待法,不同的學生對籃球技術以及自身的體能素質(zhì)情況不同,這就要求學校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并且找到展示自己的平臺,發(fā)展自己的個性。
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鍛煉相結合是一種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學生可以在課外參與帶動同伴參與籃球活動,另外還可以一起參與班級之間、學校、社區(qū)籃球比賽,共同提高。讓學生關注NBA、CBA賽事報道,樹立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增強對籃球比賽的了解。通過課內(nèi)外相結合,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其能動性和主動性就會充分發(fā)揮,從而增強身體素質(zhì)。
二、研究結果討論與分析
(一)籃球運動對身高、體重及BMI指數(shù)的影響
籃球運動一直以來受到男生的喜愛,它通過跑、跳、投等一系列快速、激烈的動作形成綜合性的運動。研究表明,經(jīng)常參加籃球運動的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更好,籃球運動提高了心肺功能,促進了肌肉和骨骼的生長和發(fā)育。對學生進行籃球教學指導,指導學生科學地進行鍛煉,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練習者會消耗身體內(nèi)過剩的脂肪,增強肌肉的力量,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實驗結果表明,經(jīng)過籃球運動教學后,身高、體重和BMI與訓練前并無顯著差異,而體重和BMI有下降趨勢,籃球運動的顯著特點是運用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身體為對象,進行自我塑造。
(二)籃球?qū)W生耐力素質(zhì)的影響
籃球運動是一項長時間的非周期性的運動項目,籃球運動員需要高、中、低強度交替進行,并且需要建立有良好的耐力素質(zhì)。在耐力專項訓練中應采用次數(shù)多、密度大、高速度、大強度和間歇短的方法來訓練,這種方法可以提高籃球運動員的肺活量,促進心血管功能。通過實驗可以看出,學生經(jīng)過一年籃球訓練1000米成績有顯著提高。
(三)籃球?qū)∪饬α康挠绊?/p>
實驗表明,經(jīng)過一年的籃球?qū)W習和訓練,學生的肌肉力量與訓練前相比,握力無顯著差異,背力有提高趨勢,立定跳遠和仰臥起坐成績也有顯著提高。參加籃球運動可以使學生的體型更加勻稱,消除體內(nèi)過剩的脂肪,增強肌肉力量,從而使身體更加健壯。
(四)籃球?qū)π姆喂δ艿挠绊?/p>
長期參加籃球鍛煉可以增強心肌收縮能力、提高心臟供血能力,使呼吸肌變得有力。根據(jù)心理學的研究,有氧代謝的訓練能發(fā)展有氧耐力、改善心肺功能。在籃球訓練中可以使呼吸系統(tǒng)和心輸出量接近極限水平,又可以讓無氧代謝比例減少到最低,這些可以表明籃球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籃球教學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增強學生的肌肉力量;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改善學生自身的靈活性和柔韌度;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鍛煉的習慣和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二)建議
第一,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時間,如果只是靠一周一次的籃球選修課,并不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健康水平有明顯的提高,應該利用社團、第二課堂等形式開展籃球比賽等健身活動,讓學生在籃球?qū)孤?lián)賽中提高學習籃球的興趣,提高身體素質(zhì)。
第二,建議高職高專籃球運動對全校學生以多種形式進行普及和推廣,在學校大力的推廣中形成全校積極參加籃球健身運動的氛圍,良好的運動氛圍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加籃球運動。
第三,籃球教師應該不斷學習籃球知識和實際技能,在不斷增強業(yè)務學習中觀察國內(nèi)外籃球的發(fā)展趨勢,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籃球教學,讓學生能夠?qū)W習到最新的籃球知識,不斷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海東.合作學習理論在高職高專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7(1):70-72
[2]馮永福.合作學習理論在高職高專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拳擊與格斗.2016(24)
[3]李永進,張學軍.高職高專院校籃球選項課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以定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運動.2015(12):133-135
[4]劉漢根.高職高專籃球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建議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5):50
[5]王龍江,馬馳.牡丹江市高職高專院校籃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青年與社會:上.20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