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玲
(凌源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遼寧朝陽122500)
宮腔鏡在異常子宮出血診治中的應用價值
李彥玲
(凌源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遼寧朝陽122500)
目的探討宮腔鏡在異常子宮出血診治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接診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宮腔鏡檢查、病灶摘除及病理檢查。對宮腔鏡檢測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相比較,觀察符合率,并對患者進行隨訪。結果宮腔鏡檢測與病理檢查結果符合為79.00%,在隨訪的6個月中,完成隨訪有92例(92.00%),手術后出血得到停止的有70例(76.08%),經期及月經量恢復正常的有48例(52.17%),復發患者6例(6.50%),其中5例患者經過用藥后得到恢復,失訪患者有8例(8.00%)。結論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運用宮腔鏡的診治,診斷價值高,值得應用推廣。
宮腔鏡;異常子宮出血;病理檢查
異常子宮出血在婦科疾病中較為常見,發病率頗高,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患者均有涉及,少數患者可進行藥物治療,大部分患者則需要通過外科手術的治療才可得以恢復[1-2]。宮腔鏡屬于一種婦科微創手術,該術式侵襲性較小,可對子宮內的病變進行直觀的定位活檢、診刮、病灶切術等,可使診治的準確性得到提高,在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已開始廣泛的應用[3-4]。本研究選取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診治中采用宮腔鏡的方式進行診治,并與病理結果進行了對比,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5年1月~2015年6月凌源市中心醫院接診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100例。納入標準:(1)均有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非經期內發生不規則出血等癥狀;(2)人流手術后陰道流血不干凈、停經、絕經后仍存在陰道流血;(3)未曾使用過激素補充治療以及他莫昔芬類藥物。排除標準:(1)通過婦科檢查、液體細胞學篩查結果顯示由陰道、宮頸病變所引起的異常出血患者;(2)由內科疾病所導致的子宮出血;(3)通過B超檢查節育器異位或殘留;(4)通過尿妊娠試驗顯示由妊娠相關疾病所導致的出血。年齡24~68歲,平均(42.89±2.53)歲,其中高血壓19例,糖尿病7例,乳腺疾病3例,輕中度貧血22例。所有患者均已同意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需進行凝血功能、血尿常規、心電圖、白帶常規、肝腎功能、B超等常規檢查,將存在禁忌證的患者排除。檢測儀器使用德國Srore直管宮腔鏡所配套的膨宮機、冷光源、成像系統。以5%葡萄糖注射液作為膨宮液,宮腔壓力設置為13~15 kPa,灌流速度設置為200~250 mL/min。在術前4 h,在陰道后穹窿位置放置0.4 mg的米索前列醇片(規格0.2 mg,批號141213,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用作軟化宮頸,促進宮頸擴張。對患者進行靜脈麻醉后,將宮頸擴張到75 mm,將宮腔鏡鏡頭順著宮腔方向置于宮腔底部,對宮腔形狀、顏色、內膜厚度、是否存在頷聯、宮角深度、宮頸管形態、黏膜情況、贅生物等進行探查。探查完畢后,一邊將鏡體退出,一邊對宮腔、宮腔管的情況再次仔細觀察,防止漏診。整個時間維持在10~40 min。完成鏡檢后,若存在子宮內膜異常的患者,對其進行活檢、診刮、電切術等,隨后將組織送至病理檢查。
在患者實施手術后應予以常規使用抗生素,出院后禁止性生活,4周盆浴,若有腹痛、陰道流血過多等情況,患者需及時來院隨診。
1.3 觀察指標對宮腔鏡檢測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相比較,觀察符合率,手術后對患者進行6個月的隨訪。
2.1 宮腔鏡檢查和病理檢查結果符合率宮腔鏡檢測與病理檢查結果符合為79.00%。見表1。

表1 宮腔鏡檢查和病理檢查結果符合率
2.2 宮腔檢測及治療在通過宮腔鏡檢測后91例患者實施診斷性刮宮,5例患者行妊娠物殘留清宮術,3例黏膜下肌瘤電切術,1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其中有3例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患者發生復發,在經過宮腔鏡檢查實施刮宮術后10~30 d時,再次發生異常出血,解決方法為:口服炔諾酮(上海信誼天平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769,規格0.625 mg),1.25 mg/次,3次/d,在停止出血后,將劑量減少為0.625 mg/次用以維持,止血鞏固后,使用孕激素后半期療法,即在月經期14~15 d,口服安宮黃體酮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715,規格2 mg),10 mg/d,連續10 d后停止用藥。
2.3 隨訪結果在隨訪的6個月中,完成隨訪有92例(92.00%),失訪8例(8.00%)。在完成隨訪的患者中,手術后出血得到停止的有70例(76.08%),經期及月經量恢復正常的有48例(52.17%),復發患者6例(6.50%),其中5例患者經過用藥后得到恢復。在實施宮腔鏡診治后,15例患者進入絕經期(16.30%),4例患者月經稀發(4.34%),1例患者術后3個月進入妊娠(1.08%),3例患者實行子宮切除(3.26%)。所有患者均未宮腔粘連、感染等情況出現,且貧血程度得到大部分的恢復。
異常子宮出血主要在圍絕經期多發,其中非器質因素多以排卵障礙、子宮內膜病變為主,結構改變多以子宮內膜息肉多見,若患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長期性的出血會引發貧血、感染等情況,嚴重的還會有癌變的出現[5]。對于此類患者的診斷方式中,以往臨床上主要實行B超、MRI、診斷性刮宮、輸卵管碘油造影等方式[6]。B超主要是運用不同組織界面所產生的差異回聲來對宮腔病變進行變薄,但只能對較大的團塊進行檢查,一些較小的內膜息肉不易被分娩,缺少特異性及準確性。在對于異常子宮出血的患者進行準確的診斷及治療顯得極關重要。宮腔鏡屬于一種新型的診斷方式,在目前對于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該方式可對宮腔內的病變進行直觀的觀察,可直觀的觀察到某些局灶性病變,例如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肌瘤、肉膜癌、內膜炎等。有研究顯示,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實施宮腔鏡的檢測,檢出率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誤診、漏診率,并且還可以進行定位刮宮或電切術,在異常子宮出血中效果顯著[7]。
以往在厲霞玲等研究結果中顯示,在使用宮腔鏡診斷后,與病理檢查結果的符合率達到78.46%,所呈現的準確度較高[8]。在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出,宮腔鏡檢查和病理診斷之間的符合率為79.00%。并且在隨訪結果中顯示出,有76.08%的患者出血情況得到控制,52.17%的患者經期及月經量恢復正常,且復發率較低。通過進一步分析,由于宮腔鏡檢測可以對子宮內病灶的生長部位得到準確的判斷,可將病灶完全取出,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反復性出血的情況,使得生活治療得到提高,改善預后,并且該防止微創、直觀,可將子宮保留,對患者的傷害也較小。
綜上所述,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運用宮腔鏡的診治,效果顯著,值得應用推廣。
[1]王瑩,徐彩臨,曹艷花,等.宮腔鏡技術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診療中的應用價值[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3):415-417,420.
[2]杜麗艷,王瑛,祝琴.宮腔鏡下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治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1):147-150.
[3]葛蓓蕾,吳悅茜,孫靜.異常子宮出血的宮腔鏡診斷及治療[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4,23(11):913-916.
[4]王冉.宮腔鏡檢查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診斷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31):67-68
[5]劉嵐.宮腔鏡診治異常子宮出血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5):11-13.
[6]李瑞英,李長東,馮穎,等.宮腔鏡治療剖宮產切口憩室所致異常子宮出血的效果觀察[J].北京醫學,2015,37(7):623-625.
[7]高海紅,劉玉芳,楊民招.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治療難治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4): 103-104.
[8]厲霞玲,劉德佩,張月存,等.宮腔鏡在異常子宮出血診治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0):102-10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