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靈娟,吳曉鵑,孫連華
(遼寧撫順礦務局總醫院,遼寧撫順113008)
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中的臨床價值
周靈娟,吳曉鵑,孫連華
(遼寧撫順礦務局總醫院,遼寧撫順113008)
目的觀察和分析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106例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患者為研究主體。分成A組和B組,各53例。A組給予宮腔鏡診斷,B組給予診刮法診斷。對比子宮內膜病變診斷結果。結果A組的子宮內膜病變總檢出50例,總檢出率為94.34%;B組的子宮內膜病變總檢出29例,總檢出率為54.72%,A組高于B組,對比差異具有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A組的子宮內膜炎檢出率為80.00%,B組為58.82%;A組的子宮內膜癌檢出率為100.00%,B組為42.85%;A組的子宮內膜下肌瘤檢出率為100.00%,B組為64.29%;A組的子宮內膜息肉檢出率為90.91%,B組為44.44%;A組的子宮內膜增生檢出率為100.00%,B組為66.67%;A組的萎縮性子宮內膜檢出率為100.00%,B組為33.33%。可見A組在不同病變類型的檢出率均高于B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為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進行診斷時,可采用宮腔鏡診斷法,因其病變檢出率高,安全性強,值得推廣。
宮腔鏡;絕經;婦女;子宮內膜病變;臨床價值
子宮內膜病變是臨床婦科中的高發病癥,主要發病于絕經后的女性群體,典型癥狀為子宮出血。在該病患者中,被誤診成子宮內膜癌變的幾率約為10%。所以,有效診斷子宮內膜病變極有必要[1]。其主要診斷方法為B超或是診斷性刮宮等,但其檢出率低,且診斷科學性差,極易延誤最佳治療時間。目前,宮腔鏡成為該疾病的重要診斷方法[2]。然而,臨床中關于其診斷正確性的報道卻相對較少。本文旨在分析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中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遼寧撫順礦務局總醫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6例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患者為研究主體。分成A組和B組,各53例。A組中,年齡(44~58)歲,平均(48.24±2.35)歲;絕經5~11年,平均(8.21± 2.01)年。B組中,年齡(45~60)歲,平均(48.81±2.25)歲;絕經(3~12)年,平均(8.31±2.24)年。對比以上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納入標準是:以往沒有藥物過敏史;均表現出陰道出血癥狀;以往沒有激素類藥物治療史;沒有卵巢囊腫疾病。排除標準是:患有其他系統慢性病或其他器官慢性病;家族有遺傳病史者。
1.2 方法手術時間為月經結束后的3~7 d,術前給予常規檢查。術前約2 h,于術前使用宮術寧膠棒擴張宮頸口。患者臨床癥狀為陰道出血,若出血量較少且并未出現感染癥狀,則隨時進行檢查。B組給予診刮法診斷:在操作時,先將頸管做輕刮處理,再輕刮宮腔。將所刮物質進行病理學檢查。A組給予宮腔鏡診斷:叮囑患者將膀胱排空,取膀胱結石體位。常規消毒和鋪巾,對外陰、宮頸管與陰道進行碘伏消毒。通過婦科檢查,確定子宮的位置與大小,利用葡萄糖溶液(5%)進行膨宮加壓處理。利用宮頸鉗將宮頸鉗夾固定,通過探針確定宮腔內的方向與深度。使宮腔鏡插入宮頸內部,對宮頸的宮頸管、形態、黏膜實際厚度、輸卵管開口、黏膜色澤、雙側宮角等進行全面檢查。同時確定肌瘤大小、位置,子宮內膜情況、內膜癌的范圍、部位與形態等。根據病變實際情況,刮取部分內膜進行活檢。若患者為內膜息肉,可宮腔鏡下取病理。將活檢組織是診刮的病變組織送至病理檢查。對內膜增生患者進行刮宮治療,若可能存在惡性病變,則要對內膜進行定位活檢。手術結束后,給予2~5 d的口服抗生素治療,以防止感染。
1.3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16.0統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53例中,子宮內膜病變總檢出50例,總檢出率為94.34%;B組53例中,子宮內膜病變總檢出29例,總檢出率為54.72%,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A組在不同病變類型的檢出率均高于B組,對比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子宮內膜病變診斷結果對比(n,%)
子宮內膜病變多發于絕經后女性群體,主要原因是,絕經期女性的卵巢功能嚴重退化,進而造成孕激素與雌激素分泌量大幅減少[3]。但腎上腺分泌出來的雄烯二酮會通過芳香化轉換為雌激素,即使無法從根本上提高雌激素水平,但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雌激素分泌量[4]。正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上述波動現象,導致絕經后女性的子宮內膜出現病變或是增生癥狀。雌激素會刺激子宮內膜出現局部增生現象,但周圍的子宮內膜處于正常狀態,所以便會引發子宮內膜息肉等疾病。該病變的常見疾病類型有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炎、萎縮性子宮內膜等[5]。其主要癥狀為陰道不規則排液或是出血,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與生活負擔。所以,臨床醫學中將該病變的早期診斷與治療作為重要研究課題之一,旨在探索出其最佳診斷與治療方法[6]。該病變的傳統診斷方法為診刮法,但其無法直視子宮內部情況,常會漏刮體積偏小、處于宮角位置的病變組織。有研究顯示,即使臨床經驗極為豐富的醫生,在給予刮宮治療時,仍存在子宮內膜漏刮區域,且漏刮率高達12%~36%。此外,診刮法的刮除力度不好把握,因此易對子宮造成過度損傷,如過度刮宮或是盲目刮宮等[7]。宮腔鏡是近年來應用范圍最廣的新型診斷方法,能夠直觀的探查出子宮內部的解剖結構與病變情況,可快速診斷出子宮疾病。此外,宮腔鏡能夠精確檢出子宮內的異常出血、子宮內膜癌或是宮腔異物等病癥,可大幅降低子宮疾病的誤診率[8]。經數據顯示,宮腔鏡檢出子宮異常的幾率約為86%,而傳統診斷法的檢出率僅為50%左右。可見,宮腔鏡在子宮異常方面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傳統法。研究中,A組子宮內膜病變總檢出50例,總檢出率為94.34%;B組子宮內膜病變總檢出29例,總檢出率為54.72%,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宮腔鏡對該病變的檢出率高,安全性高。
絕經后子宮內膜病變中最為典型的是子宮內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病變的主要病因是子宮內膜肌瘤、子宮內膜增生、萎縮性子宮內膜和子宮內癌等。由此可知,該病變主要以良性病變為主,具有較高的檢出率[9]。
宮腔鏡檢查不會對患者機體造成過大損傷,檢查操作較簡單,治療時間短,且康復效果好。能夠清晰、全面的檢查出宮腔內的具體情況,還可直接進行相關治療。患者還可住院在宮腔鏡的引導下,能夠直接切除病變組織,還可切除肌瘤或是息肉,減少患者的經濟壓力。而且,其有助于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發現與治療,對陽性病變的檢出率極高,不對組織造成過大損傷,減輕了患者的治療痛苦[10]。但是,即使宮腔鏡能夠較好的檢出子宮內膜病變,也不能使其徹底取代臨床中的其他診斷方法,應根據患者的病情[11],選擇最為適用的診斷方法。必要時可采用兩種或多種診斷方法聯合使用的方式,各自發揮診斷優勢,并將所有診斷結果進行綜合評估,使其診斷率有效提高[12]。診斷的目的是指導治療,所以需要將診斷和治療統一化,在診斷過程中分析出全面信息;在治療時充分尊重診斷結果。
結果為:A組的子宮內膜炎檢出率(80.00%)高于B組(58.82%);A組的子宮內膜癌檢出率(100.00%)高于B組(42.85%);A組的子宮內膜下肌瘤檢出率(100.00%)高于B組(64.29%);A組的子宮內膜息肉檢出率(90.91%)高于B組(44.44%);A組的子宮內膜增生檢出率(100.00%)高于B組(66.67%);A組的萎縮性子宮內膜檢出率(100.00%)高于B組(33.33%)。可見A組在不同病變類型的檢出率均高于B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采用宮腔鏡診斷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疾病具有較理想的診斷效果,可作為子宮內膜病變的常規診斷方法加以推廣。
[1]閆淑芬,張立會.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5,9(2):204-205,207.
[2]馬欽風,張玉英,黎娉,等.青海地區經陰道超聲聯合宮腔鏡檢查對子宮內膜病變的應用價值[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 27(6):752-754.
[3]Hassa H,Aydin Y,Oge T,et al.Effectiveness of vaginal misoprostol and rectal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in vaginoscopic diagnostic outpatient hysteroscopy in primarily infertile women:Doubleblind,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2013,20(6):880-885.
[4]歐陽珊,趙良平,張淳,等.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子宮內膜病變中的應用價值[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3(3): 356-358,363.
[5]耿碩,金力,向陽,等.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中的臨床價值[J].生殖與避孕,2010,30(6):379-383.
[6]SALVATORE GIZZO,CARLO SACCARDI,STEFANIA DI GANGI,et al.Secondary amenorrhea in severe Asherman's syndrome:Step by step fertility retrieval by Bettocchi's hysteroscope:Some considerations[J].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 and allied technologies:MITAT: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2014,23(1/2):115-119.
[7]武紅.宮腔鏡在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68-69.
[8]李曉玲,王興旺,高艷娟,等.B超聯合宮腔鏡診斷無癥狀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3):511-512.
[9]Esin S,Baser E,Okuyan E,et al.Comparison of Sublingual Misoprostol With Lidocaine Spray for Pain Relief in Office Hysteroscopy: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2013,20(4):499-504.
[10]李瑞玉,張麗麗,尹娟,等.宮腔鏡結合陰道超聲對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3,8(z1): 117-118.
[11]李婧.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中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學,2011,17(13):119-120.
[12]何碧綠.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病變中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學,2012,18(9):78-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