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翰林+王淑艷+裴桂清
摘 要: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學生思想狀況進行了調研和分析,并結合多年學生工作經驗,針對當前大學生思想狀況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定的意見建議,以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
關鍵詞:思想狀況;大學生;存在問題
為全面、真實、有效地掌握青年學生的思想狀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指導學生工作的開展,通過隨機抽取學生的方式,對本科在校生思想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并結合多年思政工作經驗針對調查反映出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定的意見建議。
一、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1.調查問卷整體情況說明
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00份,回收有效問卷2971份,有效回收率99%,其中大一新生占30%、大四畢業(yè)生占26%、其他年級學生占44%;被調查學生學科專業(yè)主要集中在管理學、工學和經濟學;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占17.5%。調查結果表明,被調查學生的思想狀況是積極向上的,具有強烈的政治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對政府的有關工作持積極的肯定態(tài)度,對實現中國夢充滿信心。
2.學生對影響個人成長因素的看法
在“你認為影響個人思想言行和個人成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調查中,居于前四位的分別是同學等朋輩群體、輔導員、專業(yè)課教師、校園文化生活。
3.學生對自身壓力來源的看法
在“你認為自身壓力的主要來源是什么?”的調查中,66%的被訪學生選擇“就業(yè)問題”;18%的被訪學生選擇“學習壓力”;4.5%的被訪學生選擇“環(huán)境適應問題”。
4.學生最關注的新媒體調查
“你經常使用或關注的新媒體是什么?”調查結果顯示,居于前四位的分別是微信公眾號、朋友圈、QQ、微博。
二、當前大學生思想狀況存在問題的分析
1.部分學生出現價值取向多樣化的傾向
通過調查雖然當前大學生較為關注國內外重大事件,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持積極的認同態(tài)度,但我們也必須看到,近年來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西方國家從未放棄對我國青年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西化,同時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思想行為方式受到一定的沖擊,表現為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多樣化的傾向。
2.部分學生責任意識不強,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
當前在校大學生基本為“90后”,雖然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較強,而且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強,但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處于“中心”地位,這就造成了他們生活自立能力不強,遇事好從自身出發(fā),為他人和集體考慮較少,同時責任意識比較淡薄,有時不能很好地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尤其是在遇到情感、人際關系等問題時,心理承受能力較弱。
三、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建議
(1)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拓寬教育渠道,提高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應考慮轉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采取慕課或其他更為靈活的專題交流、研討、班會等形式,讓學生能夠更加樂于接受、自覺參與。同時,加大對校園文化活動的投入,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和載體,運用微信公眾號、朋友圈、QQ、微博等新媒體手段,讓學生自覺參與到思政教育活動之中,增強教育效果。例如,可以采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身邊”影音作品競賽,或是“榜樣的力量”優(yōu)秀學生先進(集體)事跡報告會的形式,用學生身邊可信、可學的先進典型事跡教育引導他們,發(fā)揮朋輩教育的積極作用。
(2)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打造并形成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園氛圍。調查顯示,輔導員對于大學生的思想言行和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應當充分利用輔導員與學生接觸較多的特點,讓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應當切實考慮為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解決個人發(fā)展、待遇保障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切實施行職務職稱晉升的相關政策,解決好他們的后顧之憂。同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工作考核和職稱晉升標準及制度,對其工作進行嚴格監(jiān)督和考評。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僅是輔導員和相關工作人員的,應在廣大高校教職工范圍內切實明確各自職責和應盡義務,真正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圍,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就業(yè)、學習和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當代大學生與過去相比,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行為等各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只有深入細致、全面及時地掌握學生思想狀況,才能更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從而使得高校大學生能夠擔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為國家立心 為民族鑄魂(治國理政新實踐)——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紀實[N].人民日報,2016-02-05(001).
作者簡介:
楊翰林(1981.01— ),男,漢族,山東萊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培育和踐行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編號:14B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