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學良+樓舒海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日趨多元化。有的人喜歡追逐新潮,看電子書、享受手機和網絡的便利、穿有破洞的牛仔褲、吃飯AA制;也有的人偏愛信守舊習,以紙筆寫作、聽昆曲京劇、著漢服唐裝、講究傳統禮儀;更多的人喜新而不厭舊,兼容新潮和傳統。當然還有人認為,本質上人們其實是無法選擇的……
對此,你的觀點是什么?請寫一篇論述類文章加以闡明。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導航
第一步,梳理材料,圈點關鍵詞句
問題:生活方式。起因:時代的發展。結果:日趨多元化。關鍵詞句:①有的人喜新。②有的人守舊。③更多的人喜新而不厭舊。④還有人認為本質上無法選擇。其實關鍵詞句就是題目命意所在。
第二步,解析命意
1.從個人觀點看,①②為常態,自圓其說即可;②為主流,④為本質。從①到④點難度依次增加。
2.從題目命意看,命題者希望大家透過現象看本質,在方式背后找到其理由和意義(價值)。
3.從生活方式看,這些都是社會和時代的表象,各有各的緣由和道理。
4.從時代發展看,可以分析時代對生活方式的影響(決定作用或主導作用),時代與“多元化”的關系。
5.從時代中的人與人的精神之間的關系看,考生需要回答人的本質屬性與價值定位問題,是隨波逐流還是消極自處?是“喜歡”還是“追求”?
根據此上分析,考生可確立以下觀點:
1.人的生活方式受社會發展的制約,但是人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和能力。
2.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是思想的開放和包容的體現,是時代的進步。
3.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接受的生活方式的背后是“生活目的”“人生追求”的問題。其本質是自我意識和社會認同。
新舊之美,美美與共
浙江一考生
細雨蒙蒙的時節,閉月羞花的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走過雨巷,期待著與心儀的他相遇;蘇繡的五彩絲線在那一層薄薄的紗上縱橫交織,錦繡山河在方寸之間呈現……這些都是極其傳統的東西,背后折射的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當人們雨天打著批量生產的折疊傘,當人們身上穿著由各種化學制品做成的衣服時,我有點迷惑,為什么我們不能將傳統文化在這些產品上呈現呢?
直到我看到一篇關于中國設計的報道,我才感覺到新潮和傳統融合竟會讓人這么感動。這位設計師將苗寨的刺繡運用在了桌子上,當桌子擺在國際的舞臺上時,傳統的魅力感染著在場的每個人。還有一位是圖標設計師,他取材于名家的山水畫,制出了一套具有現代感,又不失風雅的印章,在微博上引來一片點贊。
新潮不僅僅體現在我們平時的吃穿住行上,更體現在思想上。人們總說:“要跟上時代的潮流。”的確,先進的思想會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問題時更加游刃有余,但誰又能說孔老夫子留給我們的智慧當真沒有一點用?很顯然不是!孔子的思想至今依舊給我們以心靈的啟迪。在思想的世界里,如果能讓傳統與新潮不斷碰撞,或可更多地迸發出創意的火花。
傳統和新潮并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是有所交集的,如同設計師在傳統中找靈感,傳統手工藝人在新潮中找元素,兩者結合,反而給人帶來驚喜。
兼容新潮和傳統我們不是做不到,而是我們往往會盲目地偏向一方,以為一味地新潮,就是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其實不然,摒棄傳統的人是永遠無法立足于社會的;同樣的,如果過分地講究恪守傳統,那對社會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所以在當下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中,立足傳統,并肩新潮,上午早茶,下午咖啡,也不失為一種美妙的生活方式。或許兩者方式融合到極致,將會產生一種妙不可言的美好。
別一味地抗拒新潮,也別一味地固守傳統。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更應該肩負起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走向國際。
愿有一天,你能撐著一把傘,鐵制的傘骨,但傘面是蘇繡的芭蕉,走在秋雨中;抑或留下一個穿著中國風時裝的背影在世人的眼中。
基礎等級:文章開頭以日常生活所見點出應新舊碰撞,以求融合之美的主旨。然后考生引一篇有關中國設計的報道,表明了新潮與傳統應融合的觀點。而后,又深入一層,從思想層面論述觀點。考生認識到現如今人們在這方面的不足,不僅提倡我們去過上午早茶、下午咖啡的生活,更是呼喚年輕人要肩負起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文章結尾照應開頭,表達了新舊之美共存的美好愿望。故本項評37分。
發展等級:作文題目化用了費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很好地與作文主題相扣。作文開篇略帶詩意的筆觸,為本文定下了生動形象而又不失思辨的格調。故本項評17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等級37分+發展等級17分=54分。
做多元時代的主人
浙江一考生
全球化浪潮浩浩蕩蕩,新時代的文化席卷了世界,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你是否曾在琳瑯滿目的電子商品中躊躇徘徊,是否在請客吃飯還是AA制的選項間糾結不已,是否因貫穿全年的中西不同的節日而眼花繚亂?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我們應當理性地作出判斷和選擇,應當明白自己才是多元化時代的主人。
首先,我們要對多元文化予以包容。任何一種事物之所以存在,都有它的道理。只有把眼界放得更為開闊長遠,才能更清楚地看到世間萬象。所以為什么不張開雙臂去擁抱這個多元化時代呢?我們降生于這個時代,這就是我們的起點。如果我們不懷著博大的胸襟去看待世界,那就只能故步自封、畫地為牢。擺脫固有成見,才能見到前路更美好的風景。
其次,我們應當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我們扎根在中國,這片土地孕育的精神和傳統維系著我們的靈魂。我們的腳踏在它的過去,我們的肩上承載著它的現在和未來。以史為鏡,我們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把傳統文化中優良的部分繼承和保留下來,再將其與新生事物融合起來,加以發展弘揚。我們用手機等電子產品聽著民族音樂,用傳統禮儀招待四方來賓。這樣既順應了時代,又保留和發揚了民族精神,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對于新潮的外來文化,我們也不能全盤吸收。“拿來主義”的第一要義是明辨是非。我們應“拿來”的是新潮外來文化中優秀的部分。對待變化著的世界就像沖浪,我們應該順應其趨勢,但也不能只一味地隨波逐流。兼容新潮與傳統,講究的是行走在這交界線上,恰如其分地將其統一為有機整體。
最后,是時代造就了我們,也是我們造就了時代。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具備更高遠的見地和更博大的胸襟,才能做自己的主人,也做時代的主人,才能在這時代浪潮上加速前行,不斷地成長,然后用我們的雙手去創造時代新的輝煌。
物競天擇,我們要在這個多元多極化的時代里,用文化融合的星火把世界點燃。
基礎等級:文章開篇以新時代文化的多元性這一特征,提出了“我們應當理性地作出判斷和選擇,自己才是多元化時代的主人”這一觀點,接著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我們怎樣做多元時代的主人:要對多元文化包容,要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要理性借鑒外來文化。最后結合自身,響應時代號召,弘揚傳統文化。文章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故本項評38分。
發展等級:考生針對如何對待多元文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不僅有理性思辨,而且有前瞻思考,在辨析事理上運用了局部與整體的方法論。故本項評17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等級38分+發展等級17分=55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戶外真人秀是目前電視臺追捧的娛樂熱點,情感、游戲、旅游等各種玩法讓明星們忙得不亦樂乎。面對熒屏上的“真人秀熱”,河南衛視卻劍走偏鋒,首次將“文學”這個抽象名詞與電視娛樂結合在一起,推出一檔真人秀節目“文學英雄”。節目將作家蔣方舟、蔡崇達、張曉晗、陳諶等人,與演員張曉龍、吳樾、柯藍、李乃文等人混搭一處,讓這些作家和演員一起在電視上秀文學,用電視真人秀來表現文學寫作。這檔節目在獲得贊許聲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質疑。
對“文學與娛樂節目結合”這種形式,你是怎么看的?請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導航
材料主要講河南衛視推出一檔真人秀節目“文學英雄”引發熱議,有人為河南衛視的創新點贊,也有人質疑擔憂。作文題中要求考生對“文學與娛樂節目結合”這種形式發表自己的看法,考生可聯系社會生活,從以下角度立意:
1.要敢于創新。將文學與娛樂節目結合不失為一種睿智之舉,可以促進文學的傳播,無形之中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
2.文學是嚴肅的,娛樂化的文學是對文學的褻瀆。雖然以真人秀的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傳播文學,但這里的文學已經喪失純潔性,成為了娛樂的附屬品。
3.以真人秀的形式傳播文化應當慎重。我們不排斥用娛樂化的手段傳播文化,但是要慎重,避免文化成為娛樂的附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