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農作物的要求也在不斷的增加,培養無公害的健康作物是農業發展的重要目標。為此,我國可以多采用無公害栽培技術,采用這種技術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作物的質量,確保作物的安全性,從而提升農作物的市場競爭力。無公害栽培技術不能僅僅停留于推測和猜想,要不斷的實踐和更新,從而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一、 采用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必備條件
所謂無公害栽培技術就是在農作物種植和培養的過程中最大限度的控制化學物質的使用,采用無公害物質進行替換,尤其是病蟲害防治和肥料施加工作要尤為注意。在施肥的過程中,有機肥和底肥的施加是必不可少的。要了解土壤的實際情況,根據作物需求進行肥料的施加和調節。病蟲害的防治有很多種方式,主要以生物防治措施為主,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農藥的使用。此外,土地質量的管理尤為重要,為了保障作物的安全性和產量,必須保障土壤質量和環境的無公害。采用無公害栽培技術要注意很多方面,從而從根本上實現作物的增產和質量的提升,滿足人們對健康、綠色作物的需求。
二、 農作物栽培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實施
(一) 規范管理
采用無公害栽培方式要注意多個方面,不管多么微小的問題都會在整體上影響無公害作物的生產,所以一定要確保栽種的規范化,加強栽種管理,建立一個有序、規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通過有效的管理措施,確保農作物能夠在健康、安全的環境下生長,遏制一切危害農作物無公害的因素。首先,農作物需要進行品種的統一。其次,技術指導內容也需要進行統一,建立一個規范化的質量檢驗系統和統一的檢驗標準。采用規范的管理手段能夠保障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實施,并且減少各種問題的出現和影響。
(二) 田間管理
無公害栽培技術的每個環節都尤為重要,相較普通的栽種技術,這種技術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如果在栽種過程中出現問題,就會影響作物的整體質量,使無公害栽培技術喪失作用。所以,栽種技術人員要更加細致的管理和實施,除了品種的選擇和化肥的選用之外,還要加強農作物的田間管理,避免農作物出現病變。如果田間殘留生病植株,很有可能導致植株病的擴散,從而不僅影響這一茬作物,對下一季播種的農作物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要及時剿滅病原體。在作物收獲之后,要腐熟病株殘體,采用深耕技術,深翻病株入地,從此來解決植株病擴散的問題。確保田間管理工作的質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植株病變的發生。
(三) 水肥管理
無公害栽培技術對施肥的施加有高的要求,如果施加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植株生長環境的污染,進而影響植株的健康和質量。水的施加是農作物栽種必不可少的工作,但由于我國水資源污染日益嚴重,農作物的灌溉也會受到硬頂影響。所以在水源選取時,一定要確保水資源的潔凈,避免其污染植株生長環境。肥料的施加相對復雜,在該技術栽培過程中,必須合理控制肥料的施加數量。但是,如果植株出現病變現象,就需要肥料的挽救,這是無公害農作物栽培的一大挑戰。所以,一定要選擇無害、綠色的補救措施,保障植株的健康生長。
(四) 品種選擇
無公害栽培技術對農作物的品種選擇有很高的要求,因為化肥使用量受到限制,所以必須挑選抗病性較強的作物品種。采用該技術的過程中,要注重作物基因的選擇,增強作物生命力。加大科研力度,不斷進行新品種的開發和篩選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栽種前做好種子的處理,增強種子的抗病性。此外,增強無公害種植技術的實踐和創新,加大技術的傳播和知道,從而使更多的農民采用無公害栽培技術,增強農作物的生產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無公害栽培技術不僅能有效提升農作物的產量,還能加強農作物的質量,是提升我國農業水平的重要技術手段。
(作者單位:164300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農產品質量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