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涌
摘要:當前我國教育部越來越重視對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尤其我市中考改革把體育成績直接計入總分,可見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同等重要。我市中考體育包括三個項目:一分鐘跳繩、擲實心球和立定跳遠。從歷來的考試看,男女生在擲實心球上存在一定的技術不嫻熟的問題。
關鍵詞:中考體育;實心球;技巧
回顧教學生涯,這是我在珊瑚中學送走的第二批初三畢業生。曾記得上屆我作為中考實心球的裁判工作人員。我深深地感覺到許多考生實心球技術動作掌握不是很到位。有以下的情況:部分學生體能不夠,手臂沒有力量;部分學生投擲用力順序不當;還有部分學生實心球落點不理想等。作為一名初三的體育老師,面對中考體考,我結合平時教學經驗和體考中實心球投擲技巧,以及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做以下擲實心球的探討。
一、擺正心態,積極對待。
體育鍛煉本是開心快樂的事,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和生活。但當前有的學生囿于學習的壓力和自身不愛運動的習慣,導致了對待體育鍛煉缺乏積極的心態。尤其是中考項目中的擲實心球一項。面對2千克的實心球,4斤的重量放在兩手之間,心已經不能承其中。心理已經被實心球的體積占滿,何以拋擲出手至遠方。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有的學生自然就上課聽講動作分解時候走神,而在練習的時候自然運用不了方法和技巧,導致投擲不遠,手臂疼痛,心理畏懼,自然就不會有好的成績。不達標或者稍差的同學15分的成績,只能拿不到10分,更甚者獲3-5分。所以這是一個我們需要從心理去引導學生要積極對待,克服心理畏懼,掌握投擲技巧的,能夠獲得高分的項目
二、主要的投擲技巧
原地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動作要領:兩手五指分開持球的兩側,與兩手握籃球的方法相同,置于體前,兩腳前后或左右開立(屈腿站立),相距一步距離,以前后開立為好,上體適度前傾,稍抬頭(如圖一);重心下降,兩手持球向頭后上方擺動,抬頭、挺胸、送髖(如圖二、三、四);兩腿蹬伸、收腹、抬體、揮臂、扣腕,同時抬頭看球(如圖五、六);球出手后,屈膝、收腹、降低重心,團身緩沖(如圖七、八)。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力量與爆發力問題。投擲項目需要人體用力,投擲實心球是雙手同時用力的投擲項目。要求雙手用力要均衡,出手速度要快,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同學們在練習中會發現,體重較重的學生投擲成績較好,這是因為他們的絕對力量比體重輕的學生大的緣故。二是投擲技術問題。投擲技術的外在表現形式就是出手角度與身體用力的協調性。三是易犯錯誤。如:球預擺不到位,出手時機過晚,導致球往下砸,出手角度偏低。學習初期:兩腿不蹬地、上體不前移,僅靠揮臂拋球,沒有周身協調用力。
四、應對措施
一是男女生力量練習。男生每天堅持做俯臥撐練習手臂力量,每天每組30個,一個月為一個周期,測試力量。女生仰臥起坐,每天每組30個,一個月為一個周期,測試力量。
二是動作要領練習。徒手,多做抬頭預擺練習,擺到頭后最大值,將肩關節充分拉開,使下肢超越軀干、軀干(胸部)超越上肢。
三是協調性練習。揮臂,多做原地屈膝、展胸、擺球后,向體前砸球的練習,體會全身協調用力。
四是爆發力練習。多做球擺到位后,就出手,養成出手時抬頭看球飛出的方向;或擲輕物的練習,體會爆發式用力。
五、考試注意事項
一是熱身運動到位。要把肩充分的活動開,防止運動中的傷害事故。
二是熟悉動作要領。徒手完整的完成整個投擲過程,做到力量與技巧的完美配合,達到最佳落點。
三是注意投擲環境。注意測試場地周圍環境,在確認無人從投擲方向經過時再做測試,確保測試安全、得分。
四是確認考試成績。一定要核對自己的投擲的長度和對應的分數,確認無誤或無爭議后方可離開。
總而言之,在中考體考中實心球的投擲,我們要掌握好技巧,爭取不受傷害,拿好成績。當然自己的身體素質也得到鍛煉與提高。
參考文獻:
[1]洪霞. 蘇州工業園區中小學“體教結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研究[D]. 蘇州大學 2013
[2]高凌. 福建省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 福建師范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