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秀豐
前言:大豆病蟲害的發生有面積大范圍廣的特點,其發生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現在的大豆種植業中,對大豆病蟲害的防治,主要體現在當病蟲害發生后對其的治理,其中預防的觀念非常的淡薄,但治理往往有滯后性。能做的,只是減小病蟲害所帶來的損失,在治理過程中,一味的使用農藥進行防治,會讓害蟲產生抗藥性,并不是長久之計,同時也不能體現綠色蔬菜的概念。在大豆種植業中,若要使病蟲害造成的損失降低,關鍵在預防。
1.大豆病蟲害預防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民的防治意識淡薄
在大豆種植業中,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大豆病蟲害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大豆病蟲害發生的面積覆蓋了大豆種植業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而且擁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只有加強大豆病害的防治,才能抑制大豆病蟲害的蔓延,保證大豆的產量。但從近年來的實踐工作上來看,各地的農民并沒有擁有足夠的防治意識,并不知道大豆防治的重要性,沒有嚴格的進行實施。所以,近年來的大豆病害防治工作并沒有取得其應有的效果,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得到農民的配合,大多數農民并不知道怎樣去防治大豆病蟲害,只會在固定的時期向大豆噴灑幾種常規的農藥,或者在病蟲害發生之后再用藥,但這時候大豆病蟲害已經發生,已經帶來了經濟損失,而且并沒有阻止其傳播,這種處理方法是極為不科學的,不僅增加了治理的成本,而且還延誤了時間。現在市場上,治理害蟲的藥物有很多,但很多農民往往口耳相傳,很多人都只會長期的使用一種藥物,對新藥物的接受程度比較低,這樣長期以往,會使害蟲產生抗藥性,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錯過最佳的治理時間。
1.2農民用藥方法存在問題
因為沒有治理病蟲害的知識,在用藥防治時,在農民用藥時會發生很多用藥不科學的情況,這種不科學的用藥方式不僅會增加大豆病蟲害治理的成本,而且會延誤時機,使大豆病蟲害更加廣泛的傳播,并使受到的經濟損失加重。這種問題首先體現在對用藥時間的把握中,在大豆病害防治過程中,用藥時間極為關鍵,而在農民進行防治的時候,由于經驗不夠,或者沒有足夠的知識,會錯過使用農藥的最佳時間,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無法對病蟲害有一個有效的解決。在很多農民噴灑農藥的時候,方法方式的不同,也會使防治效果不一樣,很多農民在噴灑的時候很容易忽視豆葉的背面,或者只求速度,為了節約成本,為了圖方便,不能把藥噴的仔細,留下了隱患。現在我國的農藥市場比較混亂,這也是在農藥使用過程中的一個問題,對農藥劑量的標注不明確,也可能會導致農民用藥缺乏科學性,比較隨意,影響了用藥的效果。
2. 大豆病蟲害防治的具體措施
2.1積極的進行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的工作
在大豆病蟲害防治的工作中,首先要讓農民意識到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大豆病害的治理是不能只靠事后的處理的,要向農民普及“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思想,這樣才能在總體范圍內大面積的控制大豆病害的蔓延,使大豆種植業穩定的發展。在大豆種植之前的選種工作中,若想使大豆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更加明顯,一定要選擇優良的品種,選擇抗性強的品種,為提高種子質量,在種植前要進行選種。在種植的時候應該采用合理密植的方法,保證大豆的健康成長。在種植之后的大豆管理過程中,也要做到嚴格精細、科學化,化肥的選用和使用時機一定要準確,對于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情況要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在管理的時候采用加強除草、排除積水、降低濕度等方法,可以使大豆健康的成長,增加了大豆對病蟲害的抵抗性。
2.2運用生物化學物理等方法進行綜合的防治,
擁有足夠的防治意識,采用科學化的管理手段,在預防大豆病蟲害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想要防治大豆病害,主要還要依靠化學、物理以及生物防治方法。在保證大豆能夠正常發育的前提下,在大豆病害或蟲害發生的高峰時期,在大豆發生病蟲害幾率較大的時候,可以對大豆進行適當的處理,在防止大豆受傷害的同時,保證大豆正常的發育。在病害發生幾率較高的時候,使用適當的化學藥劑,可以防止大豆的器官不受侵害。在蟲害的高發期,為了保護大豆,可以使用藥劑進行拌種,消滅蟲源,與此同時,還可以在田間釋放害蟲的天敵,來降低病蟲害產生的損失。總之,一定要采用多種方法,才能提升防治效果。
3.結語
總的來說,大豆病蟲害防治需要從各個方面同時入手,大豆病蟲害的防治對穩定我國大豆種植業,提高我國大豆種植業的產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提高大豆病蟲害防治的效果,首先要使農民具有防治的相關意識,灌輸給他們“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理念,同時應該不斷改變農民的用藥習慣,引導他們科學地使用農藥,在防治過程中,要使用生物、化學、物理等方法進行綜合的治理,這樣才能保證防治效果,降低病蟲害所帶來的損失。
(作者單位:165303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北極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