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州
春季為什么會是豬疾病的高發時期呢?這是因為春季的氣溫剛剛回升,但是天氣很不穩定,經常是忽冷忽熱的,這樣一來,就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生長環境,短時間內細菌就會大量的繁殖,并且很多家禽、家畜的免疫力在春季屬于剛剛恢復的階段,這就為細菌提供了可乘之機,尤其是豬疾病的感染是十分嚴重的。對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將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本文重點對豬疾病在春季的預防展開了論述,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充分的做好相關舉措,更好的促進家畜的大規模養殖。
1、 豬瘟
豬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豬疾病,這種疾病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傳染,并且還會造成十分嚴重的死亡率。其具有時間段的特點,并且一旦與患有豬瘟的家畜相接觸,那么也會造成感染以至于死亡。可以說這種疾病是十分普遍的,并且各種年齡段的豬都有可能感染這種疾病,但是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幼豬相對來說感染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加強對豬瘟的有效控制,并且對其進行有效的預防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才能夠對豬瘟病毒進行有效的控制,防止大規模爆發的可能性。
患有豬瘟的豬會在短時間內出現發熱的現象,四肢不停的抽搐,甚至還會有痙攣現象的發生。這種疾病通常都是在春季出現的,因此應該讓養殖戶主加強在春季豬瘟的防治工作,引起一定的重視。具體的做法是當母豬配種前后應該做好免疫的工作,每個月對仔豬進行一次免疫,在第二個月同樣也要進行免疫防治。由于春季的天氣變化十分不穩定,所以一定要有效地控制豬舍中的溫度,加強保暖工作的進行,避免產生受潮的情況。豬舍的衛生工作也要做好,應該定期對豬舍內進行消毒,防止病菌的大規模爆發。通常在消毒豬舍時所采用的方式是火堿水以及草木灰水。此外,要讓豬多食用白蘿卜、胡蘿卜等具有多汁特點的飼料,以提高豬自身的免疫力,這樣才能夠保證家畜的健康成長,降低豬瘟現象的發生。
2、豬流感
在春季還是豬流感高發的一段時期,這種呼吸道疾病的出現是因為豬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旦豬患有這種疾病,就會表現出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所以養殖業主可以根據上述的這些病癥判斷豬是否出現了豬流感疾病。但是豬流感疾病如果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那么在短時間內就會得到恢復的。豬流感的傳播途徑是呼吸道,所以在短時間內就會發病,在出現這一疾病以后,整個豬群也就難以幸免,因此可以說其發病率能夠達到100%。在預防豬疾病或者是治療的過程中,應該重點對病期時期的豬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樣才能保證對豬的成活率起到一定的提高。
從當前的治療來看,主要是通過接種疫苗對豬流感進行治療的。但是這種治療的效果并不是十分顯著,至少要經過兩次以上的疫苗接種才能起到效果,并且這種效果也是比較微弱的。要想從根本上進行防治,那么就應該提高豬的免疫力,在春季這段時間里,天氣是復雜多變的,有些時候氣溫較高,而有些時候氣溫就會下降,所以應該保證對豬舍的防風處理,做好防潮方面的工作,讓豬舍處在一個相對溫暖的環境中,這樣才能保證豬生存的穩定性。同時還要做好豬舍的消毒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豬的發病期間,切忌引進新豬,如果已經引進新豬,必須對新豬進行隔離飼養,連續觀察一周左右時間,沒有發現病狀可以同豬群共同飼養。在豬飼料的調配方面,瓦房店養殖戶可以根據當地情況,適當選擇注射液或者其他拌料,以此提升豬群的免疫能力。對于已經感染豬流感的病豬,可以每頭豬注射4mL左右的30%安乃近注射液,也可以是復方奎寧注射液;還可以適量的添加碘胺類藥物,有利于緩解豬群的癥狀;如果是病情較重的豬群,可以注射病毒靈或者青霉素等藥物。
3、仔豬副傷寒
仔豬副傷寒多在仔豬群體中存在,一般都是2-4個月左右的仔豬,而很少發生在1個月以內、或者6個月以上的仔豬群體中出現。仔豬副傷寒初期癥狀主要有拉惡臭血便、便秘、四肢末端、耳下或者嘴尖等部位皮膚呈紅色,后期逐漸呈青紫色,同時伴有體溫升高等癥狀。處于非疫區的仔豬,通常需要在其斷奶之后接種副傷寒弱毒凍干苗,首次免疫是對出生二三十天左右的仔豬,之后相隔一周時間左右,再進行第二次免疫。主要使用氯霉素、慶大霉素等,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4、結語
豬業養殖戶必須提高重視程度,不能掉以輕心,秉持預防為主的觀念,加強豬群疾病的防護措施,進而保證豬群的健康生長。
(作者單位:224742江蘇岡西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