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軍
目前在養殖過程中,大量使用人工配合飼料,動物性蛋白質缺少,能量偏高,營養不全面,天然飼料缺乏。魚類覓食、避害活動少,加之水質環境的不良影響,往往造成人工養殖魚類的體色變淡,魚肉粗蛋白與生魚蝦相比下降,粗脂肪比野生魚少,而且池塘中的水產品空殼重下降,可食部分減少,體型規格不整齊,品味也無法與野生的相媲美,影響到池塘養殖魚類的商品價格,本文就如何提高池塘養魚的經濟效益措施作如下概述:
一、池塘環境
1.池塘消毒。池塘是水產養殖動物棲息的場所,也是病原體滋生的場所。池塘環境是否清潔,直接影響到魚類等各種水產養殖動物的生長速度,可在價格合適的時候上市。
1.1干塘清塘,加固塘基。在冬季捕魚后,將塘水排干,挖去一層污泥,然后讓陽光曝曬,可達到清除蟲害的目的。若因生產需要養過冬魚類,未能做到冬季捕完后干塘,可用排污機將塘堤埂披上的雜草清除,以減少昆蟲等產卵的場所。同時加固塘基,預防滲漏。
1.2藥劑清塘,殺毒消菌。生石灰清塘在池塘修整后,選擇晴天進行生石灰清塘,將干粉均勻干撒到塘底或池底及塘基上,再故入4-6厘米清水,次日用長柄耙將池底淤泥和石灰漿調勻,發揮生石灰的殺毒作用。有些魚類池塘,若清塘清池前無法排水,或原池水排出后又無法補入新水,可以進行帶水清塘。
1.3凈化水質。為了保證水產養殖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利用質量平衡原理進行設計。該原理是:“在某個單元中,某一物質的累積量,等于該物質的進流量減去出流量,再加上增生量。”利用該原理,可以準確地分析出被養殖水產品所需要的水質標準(比如氨氮、溶氧、亞硝酸氮、弧菌數、生菌數以及BOD等)下,可以放養的水產品數量,并以容許放養的最低量作為實際設計放養量,(1)光合細菌凈化水質。光合細菌投入池塘中,能迅速消除水體中的氨氮、硫化氫、有機酸等有機物質,平衡酸堿度,改善池水質量。投放光合細菌要注意:多菌種混合比單菌種投喂好有機物腐敗程度越高、污染越嚴重的池底投放效果越好,可與麥飯石、沸石等合用,效果更佳不能與消毒劑合用,以免被殺死。(2)凈水活菌凈化水質。凈水活菌是由多種化能異樣菌組成,具有改善水質的功能,它們克服了光合細菌不能直接利用大分子有機物、不能分解生物尸體及殘餌糞便等不足,兼有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及固氮的作用。不僅能凈化水質,還為單胞藻的繁殖提供了大量營養。而且魚類的肉質鮮美,市場價格高。
二、調整放養密度。
實行輪捕輪放和輪養:1.是魚類實行輪捕輪放,改變過去年底一次干塘起捕的習性,常年根據市場魚價適時起水銷售,賣個好價。可一次放足,捕大銷售。也可多次放養大規格魚種,捕大補小。時刻保持水體有足夠多的載魚量,常年保持均衡上市,根據魚價波動情況,靈活上市,提高效益。2.是各種魚、蝦等輪養。這樣不僅可根據市場靈活地選擇水產養殖品種,還可減輕池底質惡化程度,減少病害傳播機會。如有的養殖戶同一口池塘上半年養南美白對蝦,下半年養鯉魚,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減少了病害的發生,效果好,值得借鑒。
三、池塘養魚的管理
1.經常巡塘,觀察池塘中魚群動態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觀察魚類有無浮頭現象,浮頭的程度如何;日間可結合投鉺和測水溫等工作,檢查魚活動和吃食情況。在高溫季節,天氣突變時,魚類易發生嚴重浮頭,還應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時制止嚴重浮頭,防止泛池。
2.除草去污,保持水質清新和池塘環境衛生,用時防除病害。
3.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適當水量、防澇抗旱、防止逃魚。根據情況,10~15d注水1次,以補充蒸發消耗,使魚類有充裕舒適的活動空間和良好的生活環境。
4.科學投餌,科學投餌的關鍵是合理安排投餌的時間和數量。以往根據“兩頭精、中間青,糞肥施兩頭,化肥施其中”的投餌施肥原則。但在其它條件正常情況下,吃食魚平均生長速度和相對增重率和溫度正相關,且餌料系數在低溫時偏高。因此在6-8月魚體增重黃金時期不能全靠青料,而必須輔助投餌,更新觀念、肥料需求量預算和分配。在一定條件下,投喂餌肥料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池塘養魚的產量,大力推行種草養魚,可將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天然餌料資源。建立穩定的精飼料和肥料供應渠道。
5.其它措施。合理使用增氧機,投餌等漁業機械,搞好維修保養和用電。注意市場行情,及時安排出塘,有條件的地方可搞好輪捕輪放。做好池塘日記記錄和統計分析。
總之,水產養殖是一項復雜且系統的工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因此只有加強理論指導和技術創新,才能實現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單位:158200黑龍江省雞東縣雞東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