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立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摘 要: 概念圖以直觀形象的方式有效呈現思考過程及知識關聯,不僅可以幫助高職生理解和記憶聽力材料,提高英語思維能力和信息技術能力,而且可以增強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更新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關鍵詞: 概念圖 高職英語口語 教學研究
我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信息技術和教育的全面深層次融合的發展目標。依托信息技術,高職英語口語教學可以使學生擺脫“啞巴英語”的困擾,真正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使學生高水平就業如虎添翼。
一、高職學生口語水平現狀分析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各類英語測試及對學生的調查問卷中發現,影響高職學生口語表達的最重要因素依次是漢語思維、語音和語調、詞匯量、語法、表達內容的豐富程度。為了解決英語思維能力及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問題,筆者嘗試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引入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信息技術研究成果——概念圖,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這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是首次嘗試(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中國知網期刊文獻檢索),希望為改進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提供一定借鑒。
二、概念圖簡介
概念圖(Concept Map)又稱為概念構圖。1984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諾瓦克教授(D. Novak)把概念圖定義為:用來組織和表征知識的實用工具,是一種以科學命題的形式顯示概念之間的意義聯系,并用具體事例加以說明,從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機聯系起來的空間網絡結構圖。概念圖通常將有關某一主題不同級別的概念或命題置于方框或圓圈內,再以各種連線將相關的概念和命題連接,這樣就形成了關于該主題的概念或命題網絡,從而以形象化的方式表征學習者的知識結構及對某一主題的理解[1]。
概念圖的典型表現形式是圖形組織器(Graphic Organizer),圖形組織器能夠通過特定的圖示隱含某種特定的思維結構關系,為教學者和學習者提供一種使用和加工信息的認知支持框架,即一種圖形組織器通常就代表一類思維模式或者認知方法。借助認知工具,學生能獲得充分的感知信息,產生意義構建,從而促進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2]。
三、基于概念圖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一)運用概念圖提高學生英語思維能力
通過課堂調查筆者了解到高職學生對概念圖一無所知或者不熟悉,因此可以通過概念圖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使學生直觀了解學習內容,把握對話的框架結構和邏輯關系,增強語篇理解能力,提高英語思維能力。
下面以徐小貞總主編的“新職業英語·行業篇·IT英語”Unit 3 “Product Test” Listening Task 3 為例做詳細說明。“The topic for listening task 3 is that a technician comes over to the customers house to fix the problem.”,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對話的邏輯關系,教師采用了“魚骨圖”這一圖形組織器把重要命題的因果關系表達如上:
同時課堂上教師把對話中的2個重要命題“Not to Install the Software from the CD”和“Wrong Router”設計成空缺,設計配套問題引導學生填空:(1)What is the problem in the customers computer ? (2)Do you know the reasons ? (3)How to fix the problem ? 師生一起展開對話,填充概念圖相關命題,迅速準確地理解對話中概念間的關系,協助學生逐步建立概念圖中的概念及不同命題之間的連接,培養英語邏輯思維能力。會話中還激發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加強了理解和記憶,增強了語篇理解能力。
下面以Unit 3 “Product Test” Listening Task 4為例進一步說明。“The topic for listening task 4 is that ENet Company has finished the LAN for McDonalds and two technicians are tailing about the LAN testing.”,局域網的測試步驟十分復雜,共有10個步驟,不容易理解和記憶。教師采用“流程圖”這一圖形組織器可以使對話化繁為簡,讓這一困難迎刃而解,如圖二所示:
(二)運用概念圖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把上面聽力材料轉化成概念圖給學生正確輸入以后,接著訓練學生的輸出能力——口語表達。上課前兩周教師根據高考英語成績和性格特點對全班同學進行異質分組,總共分為14個學習小組,每組3名同學,角色分別為小組長、繪圖員和匯報員。每次作業都進行角色輪換,使每個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尤其是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分組完成后教師提前2周把作業布置給學生提前準備。上課前一周各組組長將本組協作繪制的概念圖和對話臺詞通過QQ群發給教師審核。教師通過14張小組繪制的概念圖綜合判斷學生的理解水平和學習難點,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下面以徐小貞總主編的“新職業英語·行業篇·IT英語”Unit 3 Speaking Task 3為例做詳細說明。學生的具體任務是:Work in pairs. A technician is meeting a customer. Role—play it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below.
Technician Client
Greet and introduce yourself. Greet and ask for help.
Require to see the computer. Agree.
Check and test it Ask about the results.
Explain in detail. Express thanks.
上面是學生首次做的其中一幅概念圖,如圖三所示:
通過分析學生的概念圖和對話稿,教師發現部分學生沒有真正掌握概念圖和對話之間的關系,他們只會把對話提示排列成“流程圖”,更不知道如何借助概念圖幫助自己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于是教師及時調整教學重點:如何選擇概念,確定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給各級概念排序及如何連接成完整的概念圖。更新教學難點:如何選擇連接詞。
上面是學生修改后的其中一幅概念圖,如圖四所示:
學生修改后的概念圖表達內容更為豐富:不僅自己設置了交際情景——上門維修電腦,而且表達了維修電腦的前因后果及具體的操作步驟,同時在概念圖中遷移了自己掌握的專業術語如blower, router URL, reset,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英語口語的初步融合。
調整教學策略后教師驚喜地發現:同一主題,不同組別甚至同組學生的口語表達思路完全不一樣,每位同學都發揮出自己的創新能力,學生都以自己的創新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欣賞為榮,杜絕了抄襲作業現象。因為教師沒有設立標準概念圖,學生的思維和表達采用多元評價,更具可操作性。所謂多元評價,是繪圖評價等級綜合以下信息:信息重現程度;構圖是否清晰;層級是否分明;使用聯想程度及色彩使用程度。而口語評價等級則是語音語調標準程度;語法準確性和復雜程度;詞匯準確性及豐富程度;表達的流利性、連貫性及內容豐富程度。
教師還發現:有的學生主動將課外學會的IT專業知識和專業術語遷移進英語的構圖中,完全用專業術語來解決英語問題,達到了自主學習、創新學習,專業知識和英語融合的效果。例如有的學生構圖和會話中自主使用了blower, Router URL, reset, CPU, video card, blue screen, restart, debugging, popup the dialog, modified, antivirus, DNS server 等多個IT專業詞匯,口語表達中更具專業素養,使客戶更信服,對話詞匯及表達內容更具豐富性。口語表達時腦海里可以瞬間呈現概念圖中句子間的邏輯關系或者句子中的關鍵詞,使語言表達更加連貫和流利,克服了以前死記硬背對話的習慣,減輕了口語表達時的焦慮和緊張。
四、結語
教師對如何利用概念圖理解和記憶英語聽力材料,以及借助于概念圖如何提高英語口語表達水平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教學實踐表明,概念圖應用于英語聽說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信息技術能力,而且可以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2]胡小勇,王泳,容梅.概念圖教學實訓教程(第一版)[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4,8.
[3]莫穎.基于元認知策略的高校英語口語訓練是在研究[J].高教論壇,2015(6):58-60.
[4]陸潔瑜.英語口語大賽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質量監控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8):156-158.
[5]張園,于寶明,胡國兵.基于概念圖的高職電子技術課程評價實踐與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4(2):39-42.
[6]王越.克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口語焦慮的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高教論壇,2014(7):64-65.
[7]李佳.基于智能手機即時通信的大學英語口語訓練模式探索[J].高教論壇,2014(10):31-36.
[8]黃曉萍,楊萍.錯誤分析理論對旅游英語專業口語教學的啟示[J].廣西教育,2013(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