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川
農業機械化作為農業生物高新技術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實施和推廣的關鍵載體,對于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勞動力的轉移,逐步發展農業規模經營,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現代農業建設進程,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農機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對于農機維修行業所指定的法規有待提高
雖然對于農機維修有相應的認證資格考核,但是并沒有引起現實社會的足夠重視。面對市場,在職的維修人員大部分都沒有參與過這樣的考核,而直接進入了修理和保養機器的階段。另外,國家對于農業維修站的營業執照、設備的要求和從業人員的資格認證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要求規范,這也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發展。
1.2農機維修行業發展和建設的遲緩
在當下,農機維修行業的正規維修站點受到了小作坊站點的沖擊。這就使專業的管理變得混亂無章,也阻礙了農機維修行業的規范化建設和發展。另外,現在維修站點的技術水平和能力都不是很高,并且很多維修站點都把自己的經濟利益作為最高的關注點,以至于維修過后無法達到農民滿意的效果。
1.3在觀念上不夠重視
農業機械的操作和結構都是充分考慮到實際的應用者,所以并不復雜。一些農民認為自己便可以對一些部件進行修理,在日常的使用中,農民都會依靠自我修理去解決故障問題,而忽視了其本身是一種專業科學的機器。這就導致農機維修機構的生存危機,也為日后的使用安全帶來隱患。
1.4維護人員在農業維修方面的專業水平不盡人意
因為維修站點把自己的經濟利益看得太過重要,而且農民對于專業的維修站點并沒有足夠的重視,這很容易讓維修站點的經營陷入困境,使其沒有一個良好的經濟收入,相關人員便沒有能力去進行相應的培訓和交流。這樣惡性循環,使得在技術水平飛快發展的今天,大部分的農業維修人員都趕不上時代的腳步,專業水平滯后不前。
2.農業機械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農業勞動力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和農民收入水平,是衡量農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標。農業機械化是先進的生產力,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因素,與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息息相關。已經實現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發達國家,由于農業機械的不斷創新和廣泛應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無論從國外還是國內的情況看,農機化水平高的地區,農民收入也比較高,生活相對富裕。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一是可以發揮農機的增產、增效功能,直接創造財富。二是可以發揮農機的替代功能,轉移農村勞動力。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過程,就是通過農業生產“增機、減人、增收”的過程。三是可以發揮農機的吸納功能,安置部分農民實現農業內部再就業。
3.農業機械化是構建和諧新農村的必然要求。農業機械是先進的生產工具,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發展農業機械化,實質上是一場生產手段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是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可以極大地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實現“文明生產,體面生活”。農業機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將農民從繁重的農業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夠充分地享受現代物質文明的成果。
4.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標是農業勞動生產率,而農業機械化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主要手段,農業機械化水平是現代農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綜觀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的發展歷程,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均以農業機械化為前提,農業固定資產的大部分是農業機械,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作業都是靠機械設備來完成的。要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形成農業競爭力的核心能力,必須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和集約化水平。
5.新形勢下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作用及發展趨勢
首先,其可以實現農業優良耕作,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是必然的手段,改善農業機械的質量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其擁有傳統農業作業所不具備的能力,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其與其他的先進技術共同作業,大大改善了勞動生產率,節約了勞動成本,大大增加了農業的生產效益;其次,降低由于災害造成的損失;再次,推進現代農業化的進程;最后,推動農村的發展,為新農村的建立奠定基礎。因此,不論是從農業發展的角度還是社會發展的角度,實現農業機械化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全球一體化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必須抓住這一機遇,加快戰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作用,經過實踐證明,農業機械化的地位正在逐年的提升,隨著農牧業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農業機械化的基礎地位將更加穩固,為此要發展農業機械化就要轉變增長方式不斷優化農業機械化裝備結構,在不斷地加大農業機械數量的同時,更加要注重農業機械質量的提高,加強宣傳,提高農民對機械化作業的認識,提升農業機械化的利用率,改善農業生產水平。
(作者單位:166300黑龍江省林甸縣農機安全監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