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偉
在當前的情況下,我國農機的維修行業發展很不平衡,一些無照經營的維修店和維修站的技術水平都不夠完善,基本都是小作坊的性質,只看重自己的利益,毫無管理可言。這樣的情況無法保證農機的維修質量,也給日后農機的正常使用帶來風險。我國目前存在的農機管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制約因素
農業機械化適應農村經濟體制的深刻變化,在改革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制約因素依然存在。
1.1科技創新動力不足與農業機械應用領域的拓展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從制造方面看,科研創新能力比較滯后,生產能力仍然不強,農業機械與農藝措施依然存在難以銜接的問題。從裝備方面看,高性能、大功率的田間作業動力機械和配套機具發展較快,但農機裝備結構依然不盡合理。從作業方面看,耕整機械、播種機械、收割機械等田間作業機械和運輸機械發展較快,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設施農業等領域的機械化水平較低,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1.2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與農業機械大規模生產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客觀上形成了一家一戶分散的經營模式,“細碎化”的小規模土地不利于田間機械作業,尤其是限制了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近年來,盡管加快了小型、微型農業機械的研發、設計、制造和推廣速度,但分散經營的農戶不可能家家購買,購買了農業機械的農戶,作業時間相當有限,農機具大部分時間在閑置,導致農業機械的的普及率難以提高;盡管通過農村土地流轉推動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與農業機械大規模生產之間的矛盾,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遠遠落后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要求,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1.3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與多元化的農業機械化服務需求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國家級農機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能力有限,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發展緩慢,服務范圍不廣,農機銷售、作業、維修三大市場仍不健全,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1.4勞動力素質低與農業機械操作要求高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隨著勞務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精壯勞動力都進入大中城市務工或從事二、三產業,留在農村進行農業生產的多為老年人和婦女,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能,出現了農業機械無人操作的現象,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2.加強機構的建設,把握改制的時機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增強,經濟和社會制度都在不斷完善,企業和單位的轉制便成了勢在必行。在這個大的前提條件下,如何建設好農機管理機構,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首先,從宏觀上來說,要大面積的對農機行業進行管理和嚴密的梳理,讓整個行業可以恢復健康的持續發展。其次,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各個地區的農機行業進行管理,對一些不達到國家標準的經營店處以停業,并對在職人員進行考核、授予相應的從業證書。再次,要做好宣傳和教育工作,讓廣大農民了解到農機專業維修的重要性,把專業維修所帶來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等實際問題進行詳細闡述,并讓農民知道這是可以提高生產的有效途徑。這樣便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送修和送檢率也相應提高。最后,政府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為了加快行業框架的建設和完善,政府可以加大支持的力度,把農機建設放入社會層面之中。
3.依靠政府扶持,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
由于現在維修點普遍能力不足,專業性不夠,若進行大量的篩選刪除是不符合實際的,而且也會讓相關維修店農民的生活發生動蕩。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要想建設和改建農機維修行業,政府一定要給予支持,這樣才可以為改造提供信心。政府應該根據規劃對每個區域的建設都給予一定的補貼,讓維修、生產乃至銷售可以進行交流,讓整個行業形成一體化。政府還要組織讓機械生產的廠家定期提供技術人員對維修點的在職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提高技術和專業化水平。
4.結語
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管理目前還在初級階段,依然存在著大量的問題。要想讓其快速發展并達到一個穩定的水平,需要全方面綜合的考慮,政府、行業管理機構、農民乃至維修店都是促進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才有可能讓我國的農業機械管理變得規范、正規和專業。
(作者單位:151400黑龍江省安達市安達鎮農牧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