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華
摘 要:中職學校的農學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尤其種植教學內容更需要充足的實踐活動來保障。因此,有效實施中職農學專業種植實踐這一環節就顯得極為重要。但是這一實踐工作的展開卻和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保障這一工作開展時,應該積極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具備的資源,并且還應該積極做好學生的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情況,這樣能夠充分保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
關鍵詞:中職;農學專業;種植實踐
近年來,中職學校的農學專業發展較為迅速,無論是在培養相關人才的數量上,還是在相關的學術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很多學生在初中畢業以后選擇進入中職學校讀農學專業,這樣的現象在我省(河南省)較為普遍。我省畢竟是我國的農業大省,無論開設農學專業的中職學校還是相關的企業都比較多,這就使得學生在升學和就業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優勢。由于中職農學專業的學生培養主要面向于實際應用,故而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顯得就非常的重要。這樣的情況在種植這一教學內容方面顯得尤為明顯,因為學生任何理論性的學習都是一個簡單的入門,而真正的技術培養和技能學習更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完成。如何更有效地實施農學專業的種植實踐活動,是相關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筆者在梳理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決定立足于種植實踐的基本內容和要求以及這一實踐工作具體展開進行探討。
一、中職農學專業種植實踐的基本內容和相關要求
中職農學專業的種植實踐在學生的整個專業技能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說這一實踐環節能夠展開直接決定了學生在農學種植技術方面技能的有效掌握。這種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作用來源于這一實踐的內容和相關要求。
這一實踐環節的內容包含了種植技術各種環節的學習,不僅包含了對某一種農作物種植各種技能的學習,還涵蓋了對不同農作物進行全面對比種植技能的掌握。所以種植實踐就涉及到學生對選種、育苗、栽培等各個環節的練習;除此之外,還要求學生對于土壤質地、天氣氣候的變化等進行全面的掌握。可以說,中職農學專業的種植實踐內容尤其豐富、多樣,故而這一實踐環節的學習,是農學專業專業技能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中職農學專業種植實踐豐富繁多的教學內容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一實踐環節有著嚴格的相關要求,相關要求的嚴格表現在課時量的設置和考核標準的制定上。縱觀河南地區的大部分中職學校的農學專業,這一實踐環節往往需要在較多的課時內完成,而且考核的標準也設置為:如“要求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一些常見農作物的科學種植,并且能夠對一些其他地區的農作物進行有效地種植”等。
平心而論,較多的實踐課時和嚴格的考核標準是中職學校對學生負責、對學生家長負責的一種表現。因為較多的實踐課時才能夠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進行練習,較為嚴格的考核標準才能使學生真正能掌握這一方面的技能。
二、中職農學專業種植實踐的有效展開
面對上文說到的較為充足的課時和相當嚴格的考核標準,如何有效展開這一實踐環節,成為了許多中職農學專業教師和學生十分關心的問題。應該說在展開這一實踐環節時應該立足于一種客觀全面的思維。
在實踐環節開展以前,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充分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證學生能夠對這一部分的學習有著較強的重要性認識。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學習這一部分知識不但對自己整個專業技能的系統學習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自己未來的就業難易。在這樣利害意識的引導下,學生自然能夠重視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
學校和教師應該在展開實踐環節時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實踐資源。一方面,學校應該積極進行相關實踐資源和實踐基地的建設,使得學生能夠在校內進行有效的實踐練習。教師更應該合理地引導學生有效利用校內的實踐資源。畢竟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太一樣,立足于現實,充分發揮資源的利用程度才是最關鍵的。另一方面,學校還應該與校外的一些企業單位進行有效的合作,積極為學生拓展校外的實踐資源,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全面地進行實踐學習。
三、對中職農學專業種植實踐的思考
中職農學專業種植實踐環節的展開往往存在一些思想上的爭議:一種爭議表現為要不要在最后的考核中對學生的考核標準放寬;另一種爭議表現為很多學生覺得過度過細的展開種植的實踐環節沒有必要。
第一種爭議,是因為一些學生因為考核不合格,導致最后無法拿到畢業證,進而在就業中遇到各種條件上的限制。應該說,認為應該放松考核標準是對學生的一種人性化的關懷;但是我們應該明白,人性化的關懷更應該體現在對學生學習負責上。如果一味地放松標準,那么學生的實際掌握技能的程度就無法得到保障。因此對這個問題還是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考慮,既不能因為一些細節上的小錯誤而不讓學生通過考試,又不能一味地在考核中對學生“放水”。
第二種爭議,是因為有相當數目的學生出身農村,農業生產中種植活動的許多細節在入學前都見過或實踐過,因此覺得再過細地學習實屬一種浪費。應該說,中職農學專業的種植實踐和農村普通的農作物種植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前者更加強調種植過程中的科學性和嚴謹性,這種種植實踐的學習屬于一種技能的培養,與農村普通農作物種植有著根本性的差異。所以說,學生入學以前見過或實踐過的一些看似一樣的環節,只能夠有助于這一實踐的學習,而不能代替這一實踐學習中的一些環節。
四、結語
中職農學專業的種植實踐是學生在校學習中的一項重要部分,這一部分涵蓋了對學生進行種植技能培養的全部學習內容,有著較強的邏輯性程序。這一部分實踐的相關要求十分嚴格的,一方面要有充足的課時保證,另一方面還有嚴格的考核標準。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中職農學專業種植實踐的展開情況。
這一實踐環節的展開需要學生能夠以一種真誠的學習態度投入,避免敷衍應付的心理。學校一方面需要在校內建立實踐的資源和設置,另一方面學校還應該積極獲取校外的實踐資源。兩方面工作的加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這一實踐環節的有效實施。但是我們應該對這一實踐工作有一個客觀全面的思考,讓學生能夠進行科學的定位。
參考文獻:
[1]孫永. 讓中職農學課堂更具生命力——談在農學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 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0,(11):37-38.
[2]尹雙義,王偉,崔秀珍.河南科技學院農學專業學生學習狀態調查[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10):67-68.
[3]李志敏,張紅瑞,臺國琴,閻旭霞.農學專業教學實驗課的改革與實踐[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