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忠誠+黃六帖+吳柳月
隨著經濟、社會迅猛發展,林業的地位日益上升,其作用也愈來愈被人們所認識,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如何促進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當前科技興林的首要任務。
1.健全轉化的政策環境,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保障
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規范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加速科學技術進步,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文件規定,以保證科技成果的順利轉化。這些法律法規和文件的出臺,對于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創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但隨著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深入,新的問題不斷出現,這就要求國家要加快立法的步伐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以加強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對林業來說,應加強保護知識產權的宣傳、協調和執法工作,切實保護知識產權合法擁有人的正當權益,加快制定適合林業特點的法律法規,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動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引導成果轉化和推廣按市場機制運行,真正實行技術有償使用,加快林業成果的轉化速度。
2.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力度
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是我國目前科技成果轉化難的關鍵因素,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籌集資金,使成果轉化有強大的資金保障。一是加強政府資金投入。二是提高各級林業部門對科技的投入。堅持地方林業主管部門從本級掌握的育林基金中提取不低于10%的經費,用于地方林業科研機構從事技術推廣和技術開發。重點地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從本級育林基金中繼續提取不低于2%的經費。三是建立風險投資機制。從世界上發達國家科技產業化發展經驗看,建立風險投資機制和發展創業基金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發展新技術產業的必然選擇。
3.大力發展中介服務體系和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3.1市場中介服務在科技成果的轉化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但市場中介僅為供需雙方提供信息、牽線搭橋是不夠的。完善的中介服務體系中,應有一批高素質的懂科技、懂法律、了解市場、善于經營、誠實信用的技術市場經濟人隊伍,在深入了解、調查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和應用方向,進行產業化的可行性分析、市場前景的預測,對投資風險和回報大小有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需要成果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咨詢服務,以幫助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并不斷地向企業提供市場、法規、金融等相關的最新信息,實現成果的徹底轉化。
3.2完善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體系。營林性科技成果的實施地點多在山區、沙區,其交通、通訊不便,信息閉塞,經濟文化落后,人員素質低。一方面要積極認真地篩選發布科技成果,加速科技信息交流,為基層林業生產單位和林農提供技術信息,以便他們及時了解最新技術,因地制宜地選用技術; 另一方面要加強技術培訓,使林業生產單位和林農掌握工程實施所需的實用技術,提高他們對科技成果的吸納能力。
4.加強后續實驗,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4.1加強中試基地建設,注重示范推廣。林業科技成果特別是營林性項目,在小試完成后,必須進行示范或區域性試驗,這是鑒別成果是否過硬的重要環節,凡是這樣做的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試驗示范,一方面可檢驗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實用性和適用性,另一方面使林業生產部門和林農看到科技的真正作用,進而更能主動地接受科技、應用科技。因此,充分利用實驗基地如實驗中心、種苗基地、工程中心的有利條件,建立中試基地,營造示范林和試驗林對科技成果轉化具有決定意義。中試基地建設得好,也能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同時還要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的建設,擴大中試基地的數量,增加中試投入,加大工程化的配套開發和技術創新,加強中試基地的管理等等,力促成果成熟孵化,提高成果的可轉化度。
4.2依托國家工程中心、林木種苗基地,加快林業科技產業化進程。如林產化工、木材工業國家工程中心的建立,初步形成了產業化的雛形,將成為國家林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基地,是科技進步的“孵化器”和“輻射源”。林木種苗示范基地的建成,將為林業生態防護林和商品林建設提供優質、高產、高效的種苗,形成新型的高科技企業,使技術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強工程科技示范體系建設,加快建立科技示范地區、示范單位和示范項目。高度重視工程科技、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層層抓好科技培訓和普及工作。
5.推動企業技術創新,使企業成為技術開發的主體
企業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主體,除了部分科研機構具有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內部消耗或自我轉化之外,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是由企業轉化的。強化企業的科技意識,使企業真正成為科技開發、轉化的主體,對企業的科技開發成果轉化,給予實質性的幫助和支持,對企業研究開發,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發生的各種費用給予稅收的優惠政策。推動科技成果和成熟技術進入企業和生產單位,使己有的成果能迅速轉化為生產力。
(作者單位:532108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東門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