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敏
一、營林工作建設要素及內容
1、建設要素包括林業生態體系建設;林業產業體系建設;林業安全體系建設;林業基礎建設。
2、營林工作的內容
營林工作是營林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項目,只有做好營林工作,才能使營林建設更加順利,實現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目標。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與實踐,總結了以下營林工作的內容:
首先,在營造林的過程中,應加強對其的管理工作,注重營林質量,對后期建造林木的檢查與驗收應嚴格遵守林業相關規定,并設立監督崗位,配備專業人員,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不只是做表面工作,深入到基層中去,使營造林質量得到保證;加強管理,并不是將造林工作完全舍棄,也并非只注重造林數量而忽視質量,在大多林區的管理中,通常表現為只注重完成項目目標而缺乏對林木的管理,保護與培育工作跟不上營林進度;做好調查工作,例如被偷樹采伐嚴重的區域、發生過森林火災的區域和大面積受病蟲害侵害的林區,對這些地區進行詳細調查,并針對其中被破壞的情況建立相關檔案,以備后期工作人員借鑒參考使用。
其次,綠委是林業監管中的一個重要部門,要充分發揮其在林區內的重要作用,城鎮中居住者對綠化城鎮的思想與相應程度并不是很高,所以要強化城鎮周圍的綠化林區工作,提高對城鎮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各個地區的綠委以綠化城市為目標,城鎮山體綠化并不是只有政府有義務,居住公民也應積極響應,比如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加快林區與城市共同綠化的腳步;在綠化城鎮與山區的同時,不能缺少資金的支持,政府對生態公益林的投資應更加具體化,落實化,加強對受損林區的補償工作,人們對相關部門與政府的關注度高,所以更應注重自身的信譽問題,令人們對政府與相關部門更加信任。
最后,綠色通道工程是營林工作中的必要項目之一,應多方共同采取相應政策與方法,積極相應營林工作號召,努力全面完成綠色通道的建設目標,使對林區的管理更加規范化、適應化、有秩序化;在營林的同時也應保護森林資源,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不僅有利于營林工程的發展,也是對國家可持續發展政策的響應,把保護資源作為自身的責任來進行工作;對林木的采伐工作應著重管理,限額限量對其采伐;管理采伐后的樹木流通,加強經營工作,重點落實在對目測的檢查與監督上;對于占用林地應確實確定,再準予執行;林區內產生的糾紛問題對其高效率解決。
二、營林工作需要完善
1、加強營林、造林基礎。
林業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因為林木是經濟發展中提供主要資源的基礎,只有保證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保證林業資源能夠不間斷的供應,才能夠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國也比較重視對營林方面的建設,但是大多數都是停留在精神層次的,并且在植樹造林方面缺乏優惠政策,使得林業發展后勁不足。
2、 實施林區綜合開發與多產業協調發展,提升林業系統發展功能。
系統思考林業的發展,把發展林業同森林綠色食品、花卉園藝、特色加工業、森林旅游等有機結合起來。
三、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我國的森林資源分布范圍比較廣泛,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比較靠前,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所以在人均占有率上比較低, 人均綠化面積也遠遠沒有達到國際要求的標準。森林資源可以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要想使經濟的發展具有長遠性,就要保證森林資源的可持續性,既在未來的發展中也可以維持一定的數量和質量,為工業發展提供物質資源,又可以滿足現代經濟的發展需求。
1、林權結構模式受約束
我國在林權歸屬上目前還是以共有制占據主導地位, 這和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是有關系的,受當時政治和社會背景的影響。 對于林業的權利歸屬,無法體現出林業的發展價值,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容易受到這種模式的制約。
2、林業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建立的法律問題
生態補償機制是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 所謂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是指自然資源使用人或生態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 對自然資源所有權人或對生態保護付出代價者支付相應費用的法律制度。 這一概念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自然資源作為資源性資產,具有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使用權人向其所有權人支付一定的費用,這是所有權人實現其經濟利益的方式;二是對生態環境保護做出努力并付出代價者理應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 而生態受益人也不能免費使用改善了的生態環境,應當對其進行補償,這是因為生態功能是具有價值的。
3、林業保護管理的監督力度不夠
在林業發展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好營林工作,同時在對其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還應該對現有林地加大監督保護力度,保證現有林業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我國在過去一段時間發展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資源, 而卻忽視了對森林資源的保護, 毫無節制的亂砍濫伐,使生態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同時還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因為后續的資源無法滿足經濟的發展需求了。 所以說在對林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要加大監督保護措施,制定合理合法的規章制度,加強執行監督力量。
在營林工作的過程中,由于氣候和病蟲害對林業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出現大量的自然災害。并且在樹種的選擇和營林結構上的不當,又會使樹木生長過程中出現夭折,不利于長期發展。所以在營林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社會主義科學觀,用科學的方法管理森林,用先進的技術管理森林。
四、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對于資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步的增加。 要想保證經濟發展的穩定性,長遠性,首先要保證林業資源的可持續性。 那么在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就要做好營林工作,保證林業發展在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方面協調發展,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154212黑龍江省鶴北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