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軍
【摘 要】戲曲文化是人類文化寶庫當中的瑰寶,我國地域廣闊,文化多樣,戲劇品類絢麗多彩,其中京劇最具有影響力,享有“國粹”的美譽。京劇是一種演唱和伴奏緊密配合的傳統藝術,本文較為詳細地對京劇伴奏當中的文樂進行了介紹,分析了文樂的組成部分及其在京劇表演當中的功能作用,幫助廣大讀者朋友對祖國的文化瑰寶——京劇達到更加深入的了解。
【關鍵詞】文樂;組成;功能
中圖分類號:J8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045-01
一、京劇文樂的定義及其組成
(一)文樂的定義。音樂是戲劇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京劇當然也不例外。在京劇當中,由于早期的樂隊位于舞臺之上,所以一般將樂隊稱為樂面,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打擊樂隊和管弦樂隊。其中,將打擊樂隊部分稱為武樂,而將管弦樂隊部分稱為文樂。
(二)文樂的組成。傳統習慣稱呼京劇伴奏當中的管弦樂隊為文樂,文樂所包括的樂器主要有胡琴(又稱京胡)、京二胡、月琴和小三弦,它們并稱為“四大件”。除此之外,還包括笛子、笙、嗩吶、海笛子等樂器。在這些樂器當中,胡琴是最常用的樂器。近年來,隨著京劇的發展,文樂之中又增加了琵琶、阮、揚琴、二胡等樂器,還吸收了一些西洋管弦樂器。
二、文樂各組成部分的功能
(一)胡琴特點和在京劇中的功能。胡琴的音色強而有力,清脆嘹亮,演奏時慣用滑音,急促快捷,節奏感強,能夠將各種風格的音樂融合在一起,適合表現抒情婉轉或氣勢恢宏的意境。在京劇當中,胡琴作為主要的伴奏樂器,在“過門”的實現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演唱者需要唱高音,需要胡琴在演唱者演唱之前鋪墊低音,如果演唱者需要唱低音,則需要胡琴在演唱者演唱之前鋪墊高音,引導演唱者將要演唱的部分自然地表達出來。通過獨特、精湛的演奏手法,胡琴恰到好處地引領節奏,抒發情感。在胡琴的引領之下,其他伴奏樂器緊緊跟隨,達到節奏和速度上的協調,產生和諧典雅的藝術氛圍。
(二)京二胡特點和在京劇中的功能。早期的京劇伴奏樂器之中,弦樂器只有胡琴一種,京二胡的引入是京劇大師梅蘭芳首倡的。京二胡屬于中音樂器,音色圓潤渾厚,音域較寬,有利于彌補胡琴音色單調、缺乏厚度的不足。京二胡能夠很好地配合京劇旦角的表演,增強演唱者所要表現的情感和意境。京二胡和胡琴相互配合,運用“揉、抹、打、滑、顫”等演奏手法,使得伴奏和演唱和諧一致。
(三)月琴特點和在京劇中的功能。月琴因其形似一輪明月而得名,具有簡潔清脆、抑揚頓挫、優美有力的音色特點。在京劇當中,月琴往往和抒情性較強的唱腔相互配合,以有力、純凈的音色襯托出演唱者堅定的信念和強烈的感情,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的形象。月琴在伴奏京劇的過程中,往往根據胡琴旋律的急緩、抑揚、長短安排自身的彈跳和撮點。月琴所奏出的間斷性樂點干凈利落,和胡琴、京二胡等弦樂器奏出的婉轉悠揚的旋律相互配合,在突出老生、老旦、花臉等角色方面得心應手。
(四)小三弦特點和在京劇中的功能。小三弦也稱作弦子,是三弦的一種,它是一種音色清脆、富有穿透力的彈撥樂器。在傳統京劇當中,老生、老旦、花臉的唱腔都要使用小三弦,因為這些行當的唱腔清脆、剛勁、節奏鮮明,適合用小三弦來襯托渲染。小三弦在伴奏過程中要與其他樂器緊密配合,在胡琴使用推弓時,小三弦使用稀疏的樂點,在胡琴使用拉弓時,小三弦使用密集的樂點,從而起到對胡琴的“托、墊、保裹”作用。多數情況下,月琴用搓多用點少,小三弦用點多用搓少,兩者相互配合,層次分明。
(五)文樂當中其他樂器的功能。京劇是隨著時代變化不斷發展的,在京劇發展變化的過程中,文樂吸收了眾多的樂器,如琵琶、阮、揚琴、二胡以及一些西洋樂器,這些樂器加入之后,京劇樂隊的伴奏水平顯著提高,表現手段更加豐富,整體意境更加充實飽滿,使得京劇這一古老的藝術在新的時代大放異彩。
三、總結
在傳統京劇表演中,文樂是增強表演效果的有效手段,通過四種主要樂器的相互配合、相互映襯,能夠演奏出和諧悅耳的旋律,形成西皮、反西皮、二黃、反二黃、南梆子、四平調、高撥子等主要腔調,能很好地襯托演員、表現人物形象、反映人物內心活動以及渲染情感,完美地展現了京劇的藝術特點,具有很濃郁的民族色彩。但由于傳統京劇的演奏樂器較少,導致了傳統文樂在營造氣氛方面力不從心,在緊張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隨著時代發展,新一代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們對京劇文樂作出了許多有益的改進,加入了許多其他樂器,還充分吸收了西洋樂器的表現性能,更加注重展現現實生活、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反映人物內心活動,使得京劇的伴奏更加鮮明、優美、細致,催生了許多優秀現代京劇的產生,這些現代京劇將京劇的藝術美和新時代的生活結合起來,大大滿足了現代社會的人們的精神需要。
參考文獻:
[1]蔡培忠.簡析京劇“四大件”演奏的藝術特征[J].戲劇之家,2015(10).
[2]張永春.漫談“三大件”[J].劇作家.2009(4).
[3]朱理虎.淺談京胡在京劇中的作用[J].從藝一得.
[4]邊江.淺談京劇樂隊伴奏[J].劇作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