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雯瑩++張君梅++姜述斌
【摘要】目的 探究三維標測下經房間隔和經動脈逆行射頻消融(RFCA)治療左側旁道遠期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筆者單位2010年7月~2016年2月期間接受射頻消融術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227例患者為本文研究資料,按患者治療方式不同,將其為兩組:三維組:112例,行三維標測下經房間隔射頻消融治療;對照組:115例,行常規X線逆行射頻消融治療。對比兩組即時成功率、手術時間、X線曝光時間、曝光量以及遠期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射頻消融術均獲得即時成功(100.0%),且均無并發癥發生;兩組手術時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不具統計學意義;但三維組X線曝光時間與曝光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統計學意義;經12~15個月術后隨訪,三維組112例患者均無復發;對照組115例患者出現1例復發(0.87%),組間統計學分析(x2=0.426,P>0.05);不具統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三維標測下經房間隔行射頻消融治療左側旁路并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既具有較高的臨床治療安全性,可有效提升患者遠期臨床治療效果;同時,該術式也可以全面縮短手術與線曝光時間、曝光量,這對全面保護患者與醫務人員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三維標測;心動過速;左側旁道;射頻消融術;房間隔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4.0.02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既屬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也是唯一能夠治愈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臨床治療PSVT多采用經導管心內射頻消融術,該術式臨床治愈率較高,且并發癥相對較少;因此,學界曾則將射頻消融術作為治療旁道引發的心律失常疾病的首選術式[1-2]。但在X線透視下逆行主動脈射頻消融治療左側旁道過程中,則易引發動脈并發癥,且又會受到周圍解剖組織、主動脈瓣病變限制[3]。三維標測系統(Ensite-NavX)則可以構建心臟三維模型,更為直觀的展示心臟的立體結構,還可以直觀地顯示出患者心律失常的源點、激動順序以及心臟各部的電壓高低等[4];同時,該術式還以全面縮短患者、醫護人員的輻射暴露。本文則三維標測下經房間隔和經動脈逆行射頻消融治療左側旁道遠期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系統研究,以期為臨床治療左側旁道的效果提供更多的參考與借鑒。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筆者單位2010年7月~2016年2月期間接受射頻消融術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227例患者為本文研究資料。其中,男性135例,女性92例;年齡13~75歲,平均年齡(52.3±6.5)歲。按患者治療方式不同,將其為兩組。三維組:112例,男性65例,女性47例;年齡14~75歲,平均年齡(53.1±6.1)歲;其中,25例合并高血壓病,10例合并糖尿病,27例合并冠心病。對照組:115例,男性70例,女性45例;年齡13~74歲,平均年齡(52.1±6.3)歲;其中,30例合并高血壓病,12例合并糖尿病,31例合并冠心病。經對組間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后,無差異(P>0.05)。
1.2 納入標準
術前未服用或停用抗心律失常藥5個半衰期以上者;經心內電生理檢查明確診斷為左側旁道者;無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無嚴重肝腎系統疾病者;且同意并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者。
1.3 儀器與材料
Ensite-NavX三維標測系統(美國圣猶達有限公司);射頻消融儀(美國圣猶達有限公司);64導生理記錄儀(中國錦江公司);BICORPLUS雙C臂X線影像系統(德國飛利浦公司);心臟電生理刺激儀(美國圣猶達公司)。
1.4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心臟電生理刺激儀及64導生理記錄儀進行RFCA術前心電生理檢查,明確心動過速發作類型。
1.4.1 三維組
在X線透視下,放置射頻消融導管于心腔內,激活三維標測;利用CARTO3三維標測系統中的呼吸補償技術來降低患者呼吸時對三維系統導管位置的影響;利用留影功能采下冠狀竇導管靜態影像,作為消融“路標”。首先,在X線透視下,采用常規方式穿刺房間隔;將SWARTZ放置于左心房后,置入消融導管;將三維標測系統激活后,在冠狀竇導管影像為標測消融“路標”引導下,使消融導管
到位。
1.4.2 對照組
所有患者均在常規X線透視下,采用經主動脈逆行方式進行射頻消融治療。
1.5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即時成功率、手術時間、X線曝光時間、曝光量進行分析;并對兩組患者進行術后12月~15月隨訪,觀察遠期臨床療效。
1.6 統計學意義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本文研究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臨床即時成功率分析
兩組患者射頻消融術均獲得即時成功(100.0%),且均無并發癥發生。
2.2 臨床手術時間、X線曝光時間、曝光量分析
兩組手術時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不具統計學意義;但三維組X線曝光時間與曝光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統計學意義
2.3 臨床遠期效果分析
經12~15個月術后隨訪,三維組112例患者均無復發;對照組115例患者出現1例復發(0.87%),組間統計學分析(x2=0.426,P>0.05);不具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PSVT屬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也是唯一能夠治愈的心律失常疾病。但是,因人體瓣膜、腱索、乳頭肌等解剖結構屏障給穿刺動脈逆行射頻消融操作帶來了較多困難,也易在術中造成這些組織結構的損傷而導致出現較多的術后并發癥[5-6]。然而,穿刺房間隔途徑在左房進行操作時,利用有利于導管移動,消融導管與靶點貼靠效果更理想,也可以在較大范圍內進行精準標測,也更有利于旁路的徹底阻斷而達到避免或降低術后復發。另外,常規經動脈逆行射頻消融治療左側旁道,因X線輻射暴露會對患者及醫務人員的皮膚、免疫功能、造血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而倍受爭議[7];這也成為了臨床進行心血管介入治療時,如何全面降低X線對患者及醫務人員損害的焦點課題。
三維標測系統可以構建精準的心臟三維模型,更為直觀的展示心臟的立體結構,還可以直觀地顯示出患者心律失常的源點、激動順序以及心臟各部的電壓高低等;且具有極高的成功率與安全性。三維標測系統還可以令術者不必顧忌X線輻射,而在消融過程中進行全程的實時觀察,分析瞬間電極或消融導管是否存在移位問題,進而提高了臨床消融靶點的準確性[8]。
本文研究結果提示:三維組和對照組射頻消融術均獲得即時成功,兩組手術時間也相近,無明顯差異(P>0.05)且均無并發癥發生;這也進一步說明,兩種術式下,臨床效果是一樣的。但是,三維組手術過程中的X線曝光時間與曝光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也全面降低了X線對患者及醫務人員的損傷;經12~15個月術后隨訪后發現,三維組112例患者均無復發;對照組115例患者出現1例復發(0.87%),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這說明,三維組術后復發率較對照組略好,兩種術式均能取得較理想的臨床手術治療效果。
筆者研究發現:三維標測下經房間隔行射頻消融術治療左側旁道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與醫務人員的X線曝光時間與曝光量;同時,還可以借助三維標測的精確性來避免導管出現移位而引發手術的并發癥;同時,在保障射頻消融成功率的前提下,也最大程度地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采用三維標測下經房間隔行射頻消融治療左側旁路并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在有效提升患者遠期臨床治療效果的前提下,還可以全面縮短手術與線曝光時間、曝光量,這對全面保持患者與醫務人員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 楊,賀 濤,劉明江,等.射頻消融術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382例臨床分析[J].西部醫學,2012,24(11):2131-2133.
[2] Joseph JP,Rajappan K.Radiofreyuency ablation of cardiac arrhythmias: past,present and future[J].QJM ,2012,105(4):303-314.
[3] 張宏偉,許 虹,雷玉華,等.射頻消融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1520例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2,11(7):539-540.
[4] 張羽坤,鄭亞西,葉 蕓,等.左側房室旁道左右心室起搏下室房逆傳研究[J].臨床心電學雜志,2016,25(1):23-29.
[5] Long DY,Dong JZ,Sang CH,et al.Ablation of left-sided accessory pathways with atrial insertion away from the mitral annulus using an electroanatomical mapping system.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13,24(7):788-792.
[6] 張 華,崔俊友,殷泉忠,等.經房間隔穿刺消融左側旁道治療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J].江蘇醫藥,2011,37(21):2575-2577.
[7] 高 琴,邊惠萍,楊良瑞,等.西寧地區快速心律失常的臨床特征及射頻消融治療[J].高原醫學雜志,2012,22(3):53-55.
[8] 屈百鳴,錢琳艷,車賢達,等.三維電場導航系統非透視引導下導管消融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1,25(2):108-110.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