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要】目的 臨床分析孕期體重管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自我院2014年~2016年接收的穿產婦中隨機選取120例,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分別不實施和實施從孕中期開始的全程定量監測患者膳食營養狀態,給予相應的營養指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孕期體質指數(BMI)變化及妊娠結局。結果 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孕婦的孕期平均增長顯著偏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孕婦的巨大兒比例明顯偏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強化孕期體重管理,控制孕婦BMI指數,有助于降低巨大兒比例,確保孕婦及新生兒安全,值得推廣。
【關鍵詞】孕期;體重管理;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71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4..01
孕膚營養知識的不足等都會成為形成巨大兒的原因,營養結構不合理等,有研究指出,對于孕期體質指數(BMI)的改變,可通過調整孕婦的膳食結構進行控制,及時對胎兒大小進行及時監測,則利于預防巨大兒的發生[1],針對此,我院選定收治的自建卡至分娩的初產孕婦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了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我院2014年~2016年接收的穿產婦中隨機選取120例,平均年齡(26.3±3.4)歲,且參與研究的孕婦均為輕體力勞動者,孕前BMI19.8~26.0,孕前無貧血、腎病、高血壓等內科合并癥,結合研究的需要,我院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且2組孕婦在年齡等一般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膳食營養調查
此環節研究中,我院采用24 h回顧法,對孕婦前1天24 h內攝入各種食物種類和數量進行回顧性記錄,在此基礎上,將其錄入無緣研制的專業孕婦營養軟件,由專業人員去配比分析其所需熱量、3大營養素、微量元素。結合分析結果對觀察組60例孕婦科學的全程監測和營養干預其膳食營養狀況;對于另外的60例對照組患者,對其在的孕婦學校進行1次營養知識宣教。
1.2.2 干預方法
注重少量多餐,科學搭配和總量控制、合理運動。并結合對應的正常孕婦平均增重規律等的進行膳食調整,尤其是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進行合理調整,為減少水的滯留,應對孕婦每日飲水以及鈉鹽的攝入量進行合理調整;管理研究對象孕期體重急增情況,一旦孕婦體重每周增加>500 g時,應在熱量攝入量方面,應當推薦標準降低10%,針對性實施個別指導,對于總能量應合理分配,控糖<15 g/d,控油<25 g/d,控鹽<6 g/d。制訂發放針對性營養食譜,如3大營養素熱能供給比推薦食譜、維生素缺乏癥食譜等,限制超量的營養素,完善對孕婦的營養管理。體重管理方面,應確保孕婦家中均自備磅秤,每天進行1次稱重,對比正常孕婦平均增重比率,進行體重增加與否的自我監測。
1.3 觀察指標
對研究對象宮高腹圍、B超監測胎兒頭圍等進行產前檢查和監測,測定2組孕婦BMI于孕期自然早餐后1 h進行,完善血糖檢測,特別是對糖篩查異常或出現“三多”等自覺癥狀者,結合此,應及時向高危妊娠門診的轉移和診
治等。
1.4 統計學方法
在此次數據用了SPSS 1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孕婦各孕期BMI對比
2.2 孕婦的妊娠結局對比
經我院統計分析,觀察組巨大兒1例(1.7%),正常體重新生兒59例(98.3%);對照組中正常體重新生兒55例(91.7%),巨大兒5例(8.3%),2組巨大兒發生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在2組BMI比較方面,妊娠16周及20周的對比不具統計學意義,自24周起,隨孕周增加,對應的BMI也出現了增加趨勢,整個孕期平均BMI對照組是增加的,每周增重≥0.5 kg,累積增重17 kg。孕婦體重增加過多,會導致胎兒的體重增加,這種現象的存在顯然也會促使巨大兒的出生率出現了上升趨勢,顯示了膳食營養護理干預良好的效果。
綜上,強化孕期體重管理,控制孕婦BMI指數,有助于降低巨大兒比例,確保孕婦及新生兒安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翟慶峰,李媛媛,李忠良.孕婦孕晚期膳食營養因素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3):461-463.
[2] 沈 萍.產科護理門診對孕婦體重管理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3):410-411.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