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弢
【摘要】目的 研究臨床輸血過程中護理風險管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60例接受輸血治療患者進行對比研究,觀察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對比兩組患者風險事故發(fā)生率以及臨床輸血效果。結果 觀察組風險發(fā)生率遠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輸血合格率遠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護理風險管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輸血風險事故發(fā)生率,提高輸血合格率,建議推廣至臨床。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臨床輸血;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4..02
護理風險管理是對可能造成傷害患者、工作人員及患者家屬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管理的工作,通過識別、評價和解決的步驟完成對護理風險因素的控制。在臨床治療項目中,輸血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內容。在輸血操作中,護士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良好的護理手段對于輸血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據研究,超過60%的護士不能熟練掌握輸血護理的規(guī)范,并且難以保證輸血安全。為研究護理風險管理在臨床輸血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我院選取60例接受輸血治療患者進行對比研究?,F(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60例接受輸血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對比研究。所選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8.27±3.55)歲。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各項一般資料對比上均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輸血,觀察組進行護理風險管理輸血,護理風險管理的具體內容為:(1)護理人員嚴格管理并詳細檢查各項資料,包括血站地點、血站許可、血袋編號以及血液品種、血液保質期等;(2)將血液按照種類進行分類,將其妥善安置在冷藏庫中;(3)對血液的驗收必須做到嚴格,保證血庫的安全性;第四,對患者進行輸血時,護士應對輸血情況作及時準確的記錄,主要內容包括不良反應以及并發(fā)癥情況;第五,護理人員定期詢問接受治療的患者,并記錄患者的具體情況。
1.3 評價指標
觀察患者輸血后的身體情況,如皮膚是否出現(xiàn)蕁麻疹、瘙癢、皮疹等現(xiàn)象;觀察患者輸血半小時時間內是否出現(xiàn)不良反應;觀察患者是否在輸血幾分鐘后出現(xiàn)了快速的呼吸衰竭癥狀;觀察患者肺部X射線檢查是否出現(xiàn)漫性陰影。出現(xiàn)以上任何情況,都可以判定為風險事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當P<0.05時,對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并發(fā)癥與不良反應率比較
具體結果。
根據表1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風險事件發(fā)生率為10%,遠低于對照組36.67%的風險事件發(fā)生率,對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合格率比較
根據表2結果可以看出,在護理記錄單、醫(yī)囑執(zhí)行單和交叉配血報告三個方面,觀察組對比對照組均具有明顯優(yōu)勢,對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臨床輸血是臨床治療中極其重要的內容之一,因此對臨床輸血質量的保障非常有必要[1]。通過對輸血治療資料的自查可以發(fā)現(xiàn),在實施護理風險管理之前,我院的輸血過程中存在很多薄弱環(huán)節(jié)。臨床輸血治療護理風險管理的主要方法有:(1)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護理人員直接實施輸血護理,因此他們的工作水平將直接決定輸血護理管理的有效程度,在培訓護理工作人員時,除了加強其風險意識以外,還需要使其接受崗前專業(yè)培訓,避免發(fā)生風險事件;(2)醫(yī)院應從制度方面加強對輸血護理的管理工作,對各項規(guī)章制度進行落實;(3)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定期檢查,護理工作人員應及時匯報工作成果,包括經驗和教訓,為之后的輸血護理提供參考;第四,對于醫(yī)師所開具的輸血申請單,護理人員應仔細核對各項信息,避免出現(xiàn)血液與患者不匹配的情況;第五,對于交叉配血的患者,在采集其標本時一定要避免貼錯標簽的情況;第六,堅決杜絕病區(qū)自行儲血[2]。
為研究護理風險管理在臨床輸血中的應用效果,我院選取了1年時間里收治的60例進行臨床輸血治療的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輸血護理方式,觀察組采用護理風險管理輸血,對比兩組患者的輸血護理效果。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總共出現(xiàn)3例風險事件,風險發(fā)生率為10%;對照組總共出現(xiàn)11例風險事件,風險發(fā)生率36.67%,觀察組對比對照組具有顯著優(yōu)勢(P<0.05),證明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臨床輸血的風險發(fā)生率。在輸血合格率方面,觀察組在護理記錄單、醫(yī)囑執(zhí)行單以及交叉配血報告三個項目上對比對照組合格率均具有顯著優(yōu)勢(P<0.05),證明護理風險管理有助于提高輸血護理合
格率。
參考文獻
[1] 謝 英.加強輸血風險管理 嚴格臨床輸血規(guī)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z1):94.
[2] 劉亞麗,宮照杰.軍隊獻血者潛在護理風險與干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8,10(4):373-374.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