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劇場《十面埋伏》是舞蹈藝術家楊麗萍于2015年創作的舞蹈作品。此作品不單單是用舞蹈語匯對歷史的再現,更是對人性的揭露和現實意義的表達。而用作舞臺表現的兩萬把剪刀成為整部作品最大的看點,它們不光是舞臺上的道具,更是演出之后刺在觀眾內心的一把把利劍。
【關鍵詞】十面埋伏;舞蹈劇場;剪刀;陷阱
中圖分類號:J8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54-01
戲劇是戚,歌劇是凄,舞劇是奇。
《十面埋伏》之所以被楊麗萍稱為舞蹈劇場,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舞劇,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是劇場更加突出了舞美效果的展現,更加注重舞美與舞蹈本身的結合。在深度與寬度上的運用,實現了空間上的最大占有,從而使觀眾不管在視覺還是聽覺上獲得最大震撼。而《十面埋伏》便是“劇場”型舞劇的最好詮釋。
一進劇場,舞臺上方懸掛兩萬把剪刀。在傳統的東方文學里,剪刀是一種符號和咒語的表達,象征著傷害和痛苦,這便是最吸睛的舞美設計,也是我稱這部作品為“奇”的重要原因。
一、危機四伏,陰暗懸疑
漢語中“剪”的第一層含義是——除掉與殺戮。“剪”字上面為“前”,底下是“刀”,胸前有把“刀”才叫做剪。剪刀從始至終懸掛在舞臺上方,暗喻人生活在危機之中,要時刻小心埋伏,小心突如其來的災難。因為你不知道頭頂的哪一把剪刀會掉下,看似普通,一但掉下,那便是滅頂之災。但面對這重重危機,我們要做的不是作品中韓信由白到黑的轉變,不是由埋伏別人到頭來卻被人埋伏,而是認清真、善、美,摒棄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惡,逃出現代人無法擺脫的恐懼和困境,堅持“本善”的人性,“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凡事從自身找原因,不要緊盯著對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永遠不要想著埋伏別人,因為此時你可能一步步在走進別人設計好的圈套之中。這也與《十面埋伏》的主題相呼應,生動地闡述了項羽腹背受敵,危機四伏的處境和恐懼不安的心理狀態。
舞臺上陰風陣陣,任何一點小的震動都引得剪刀相互碰撞,發出毫無規律的聲響,代表了讓人捉摸不透,一觸即發的埋伏與災難,并不刻意地為舞蹈增加了陰森的音響效果。演員在剪刀陣下穿梭,用身體撥開鋒利的剪刀,小心翼翼。高低變幻的剪刀陣與身體要么接觸,要么擦肩而過,表現了處于困境之中和僥幸躲過災難的現實生活的人們。觀眾看得膽戰心驚,這也奠定了整部作品變幻莫測的基調與血腥暴力的劇情走向。
二、刀光見影,恩怨情仇
“剪”的第二層含義是——剪斷,使…分離。虞姬的出現把作品推向了高潮,演員動作流暢嫻熟,感情表現自如,但舞臺上沒有出現刀、劍之類用于“別”姬的利器,所以我更加好奇楊麗萍如何描繪虞姬死于項羽劍下的場景。絕望中的虞姬從項羽口中扯出一條紅綢,象征著虞姬為愛而死的決心,也描繪了項羽內心的無奈與不忍。紅綢就像二人之間的情愫,互相纏繞,但也只能越繞越緊,互相牽絆,最終以悲劇告終。而舞臺上的兩萬把剪刀便正是剪斷這羈絆最好的工具,既避免了舞臺上出現俗套利器打破這凄慘無奈的畫面,也把“剪刀”的寓意發揮到了極致,“剪刀”碰撞的叮當聲冰冷、凄慘,為整部作品以悲情結局進行鋪墊。剪刀剪斷的不僅是虞姬的生命之線,更是霸王與虞姬二人一生的緣分與情仇。
三、剪得出劇情,剪不出人生
“剪”的第三層含義為——剪刀(一種工具)這是最直觀的一種寓意,但也是現代人最難走出的一種困境。白衣女子從始至終坐在舞臺下場口前區,手拿剪刀一直在剪人物,剪劇情,仿佛整場劇都是由她在訴說,這也是把整部作品分節、分幕的一種很好的旁白形式。她手中的剪刀像是空中兩萬把剪刀的縮影,矛頭時刻指向著劇中的人物與情節,無論時事風云,愛恨情仇,她依然穩坐不驚,一切盡在剪紙人的掌握與設計之中。舞劇最后,項羽自刎,兩萬把剪刀同時砸向地面,“剪刀陣”坍塌形成一個巨大墳冢,將項羽埋葬。正如之前所說,剪刀象征著埋伏,剪刀的墜落也代表著整部劇中的人物紛紛落幕,在他人或自己設下的圈套中落得如此自作自受的下場。紙片越剪越多,越堆越高,沒過腿,沒過腰,圈套越來越多,城府越來越深,而剪紙人自己也被埋葬在這一切情節之中,被邪惡所吞噬,被丑陋的內心所淹沒。這也與前面說得第一點相互呼應,她同劇中人物一般,把別人設計在埋伏之中,卻被親手設計的情節所埋伏,可所謂剪得出劇情,剪不出人生。
君臣帝王,忍謀博殤,霸王別姬,自古情常,爭斗隱忍,時歲變遷。《十面埋伏》用獨特的表現形式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古老而熟悉的故事,而整部作品的舞美,道具的運用卻出奇不意,環環緊扣,一氣呵成,引人深思。
參考文獻:
[1]陳暉.解楊麗萍舞蹈劇場《十面埋伏》之謎[J].大眾文藝,2016.
[2]王瑞.關于舞美設計中的創造性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2.
[3]王松陽.不忘初心—觀楊麗萍舞蹈劇場《十面埋伏》[J].舞蹈,2016.
[4]張昊.驚·融·化舞劇《十面埋伏》[J].上海戲劇,2014.
作者簡介:
成雨恩(1994-),女,河北邯鄲人,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舞蹈編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