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刺繡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揚名海內外,其所包含的價值已遠超藝術價值,是一種文化。在服裝設計不斷發展的今天,設計師們針對傳統刺繡的圖案、布局和工藝進行技術改良,將其運用于服裝設計之中,中國傳統刺繡已成為一種民族象征走上世界時尚舞臺。
【關鍵詞】刺繡;服裝設計;應用;影響
中圖分類號:J5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67-01
刺繡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揚名海內外,其所包含的價值已遠超藝術價值,是一種文化,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審美的結晶。在服裝設計不斷發展的今天,刺繡藝術逐漸被設計師們運用于服裝設計之中。現在設計師們致力于將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流行趨勢做整合,力求在表現服飾現代審美感基礎上,增加其文化內涵,增強服飾的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讓傳統文化也走向世界舞臺。
一、刺繡概述
刺繡是在布料上用針線進行反復穿繞而形成的線條或圖案的裝飾藝術。幅員遼闊的中國是由多民族組成的,由于地域民風的差異,他們所流傳下來的刺繡工藝和手法也不盡相同,所以就形成了多種風格特色的刺繡體系。刺繡從方法上大致分為三類,第一個是傳統手工刺繡,第二個是縫紉機刺繡,最后一個是電子控制機器刺繡。傳統手工刺繡的針法多種多樣,一件織物上能運用多種針法,從而使服飾裝飾圖案極具特色和裝飾感,適合在衣物上縫制。
在七十年代,刺繡在服飾上的運用大多是傳統節日和婚慶,中國人認為傳統的刺繡才能表達人們對傳統節日和結婚慶典的重視,突顯隆重典雅的氛圍。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將刺繡運用于高級服裝之上,體現服飾的奢華和藝術設計感,特別是選擇有寓意的圖案來表達民族的信仰,增強服飾的內涵。雖然流傳下來的手工刺繡工藝多種多樣,但在現代服飾中,彩繡、雕繡、鏤空繡和絲帶繡的工藝被運用得最為廣泛。
二、傳統工藝在現代的應用
在服飾設計當中把刺繡圖案的美感展現出來是設計重點。刺繡的圖案設計是提高刺繡服飾美感的關鍵要素。受現代服飾審美的影響,大多傳統的圖案設計和布局無法適應現代服飾,傳統刺繡圖案裝飾位置相對固定,在運用上有局限性。所以,刺繡在服飾上的應用首先要進行圖案的創新。在意大利知名品牌的服飾設計中,一改在服飾中央運用刺繡的慣例,而是在裙子的腰帶處運用了刺繡圖案,讓連衣裙整體簡單大方,又有了點睛之筆,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也符合現代服飾美感。現代高科技的發展,讓電腦程序也能設計刺繡圖案,完全轉變了傳統刺繡圖案設計耗時費力的局限性。
刺繡服飾之所以不能大批量生產而走入普通百姓生活,是因為它的工藝較為繁復,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品速度慢,一般多出現于歐洲高級時裝和高級定制禮服中。針對刺繡的這一特點,設計師們將刺繡的材料做了更新,不止使用繡線,而是選用與服飾相呼應的材料進行縫制,例如在休閑服飾中用毛線進行刺繡,毛線直徑遠遠大于繡線,不僅在出品速度上符合現代服飾需求,在服飾材料搭配上更是遙相呼應,蓬松的毛線讓繡品更加立體可愛。此外,設計師還善于把繩帶繡和珠片繡用到成衣中,增加服飾視覺效果。
現代服飾的設計需要工藝的創新來支持,傳統手工刺繡正在向現代化產業轉變,隨著電腦刺繡等高科技設備的使用,刺繡已經走出了神秘的歷史舞臺,走入了百姓家中,變成一種帶有民族色彩、極富個性的精致的高科技工藝。
三、刺繡對現代服裝的影響
中國傳統刺繡已成為一種民族象征走上世界時尚舞臺,而且運用越來越靈活、越來越張揚,充分地向世人展示著它沉甸甸的文化底蘊和典雅的時尚風格。現代社會是一個快速消費的社會,人們每天埋沒于工作和家庭的壓力中,對于服飾的要求就盡量回歸自然,回歸淳樸,回歸人們向往的精神家園。刺繡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沉淀,迎合了人們的需求,設計師對刺繡的靈活運用讓人耳目一新,賦予了現代服飾不同的歷史氣息,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滿足了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刺繡使服裝設計界的設計風格多元化。服裝設計不僅要求色彩、形式、裝飾上的和諧統一,還要體現著裝者形體美態、文化內涵和時尚度。當中國傳統刺繡融入到這個時尚洪流中,服裝設計界也在它的引領下打開了新紀元,東方風格給了設計師很多靈感,迪奧品牌設計師就將花卉刺繡加入了薄紗裙中,讓輕盈浪漫的歐根紗也有了東方神韻。
刺繡提升了成衣的附加值。由于手工刺繡的工時長,勞動力投入大,相應的服裝成本也大大增加,在高級定制服裝上產生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還能將中國制造推向世界,讓民族文化走上世界舞臺。
參考文獻:
[1]管麗萍.刺繡元素在現代服飾中的應用初探[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2,(12):66-68.
[2]魏玉龍.刺繡在現代服飾中的創新設計與運用研究[D].江南大學,2009.
[3]張建輝.繡花圖案在家紡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紡織科技,2006,47(4):40-43.
作者簡介:
馬秋敏(1986-),漢族,女,江蘇東海縣人,碩士研究生,職稱助教,研究方向:服飾設計與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