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然
【摘要】目的 研究鮮竹瀝口服液在兒童感冒咳嗽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在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兒科就診的感冒并伴有咳嗽的患者259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療程均為七天。結果 治療組163例,總有效率98.16%;對照組96例,總有效率90.63%。且治療組在療程第五天治療總有效率即達到95.09%,達到顯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結論 鮮竹瀝口服液可在兒童感冒咳嗽的治療中療效確切,用藥安全,可以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兒童;感冒咳嗽;鮮竹瀝口服液;臨床試驗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4..01
咳嗽是感冒常見的并發癥,往往反復發作而遷延不愈,嚴重影響病人的工作和學習,甚至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咳嗽的煩惱,尤其兒童發病率較高。鮮竹瀝口服液采用現代工藝,研制加工而成的現代中成藥,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1]。筆者在臨床治療兒童感冒咳嗽的一般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服鮮竹瀝口服液,觀察其在兒童感冒咳嗽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5年4月~2015年9月在本院兒科就診的感冒并伴有咳嗽的患者259例,年齡5~16歲,其中男童119例,女童14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63例,男童78例,女童85例,平均年齡(9.4±1.6)歲;對照組96例,男童41例,女童55例,平均年齡(9.6±2.1)歲。兩組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服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止咳糖漿并加服20 mL鮮竹瀝口服液,對照組服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和止咳糖漿每日2次。兩組患者根據具體病情,可適當選用抗生素藥物,但加服抗生素患者不得超過總病患的3/4。7天為一個療程。
1.3 治療效果
評價方法及標準:分別在用藥第三天,第五天和第七天,對用藥患者進行電話回訪,詢問患者病情治療狀況。評價標準,顯效:病患咳嗽狀況明顯好轉,咳嗽狀況基本消失;有效:輕度或間歇性咳嗽,不影響正常生活;無效:咳嗽情況無好轉,晝夜頻繁咳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2]。
2 結 果
2.1 治療結果
2.2 療效評價
兩組療效相比,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治療組163例的治療效果回訪中,在第三天總有效率82.2%;第五天總有效率95.1%;第七天總有效率98.2%。對比對照組在第三天總有效率50.0%;第五天總有效率87.5%;第七天總有效率90.6%。經統計學分析處理,P<0.05,存在顯著差異,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2.3 不良反應
在治療過程的回訪調查中,治療組出現2例不良反應,表現為口干、輕度胃部不適。對照組出現1例不良反應,表現為輕度上腹痛和飽脹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持續時間均較短,未處理均能自行緩解,不適癥狀消失。以上不良反應不能排除與藥物的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3 討 論
鮮竹瀝最早記載于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書中記載“取淡竹斷兩頭節、火燒中央,器盛,兩頭得汁”。但由于該方法耗材多,而且環境污染嚴重,且生產出的鮮竹瀝質量差、產量低已逐步被現代更優良的生產工藝取代。目前世面上銷售的鮮竹瀝口服液,多是將新鮮的竹子加工后,提取其汁液而成。鮮竹瀝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抗菌、平喘的功效,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3]。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通過咳嗽能將呼吸道內的異物清除體外,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本文通過對兒科163例的感冒咳嗽患者的常規治療中,加服鮮竹瀝口服液,觀察其與對照組在咳嗽治愈顯效時間的差異,結果顯示,加服鮮竹瀝口服液的患者顯咳嗽治愈在在第三天時,有效率即可達到82.2%,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鮮竹瀝口服液對咳嗽癥狀有很好的療效。并且鮮竹瀝口服液味微甘,適口性尚可,相比片劑或膠囊劑更易被兒童接受,具有良好的用藥依從性[4]。另外王志偉[5]對不同劑型的鮮竹瀝制劑或不同給藥途徑的鮮竹瀝口服液的療效進行了臨床論證。結果均顯示鮮竹瀝在去咳化痰方面有著良好的效果,并且服用后不良反應少,與本文結果一致。因此鮮竹瀝口服液在兒童感冒咳嗽的治療中療效肯定,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可進一步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梁 超,譚 漪,楊仁旭.鮮竹瀝膠囊治療痰熱證的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00,27(8):362-363.
[2] 許小平,李忠琴,歐敏銳.竹瀝成分分析及祛痰鎮咳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新藥,2003,2(12):3-6.
[3] 羅慧萍,張力宏,劉 華,劉 莉.鮮竹瀝膠囊藥效學研究[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4,24(3):29-31.
[4] 馬 艷,田金娜,陳志富,李 偉.竹瀝顆粒和鮮竹瀝液治療小兒痰熱咳嗽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中國藥業,2012,21(8):34-35.
[5] 王志偉.復方鮮竹瀝液霧化吸入治療感染后咳嗽128例[J].江西中醫藥,2009,40(321):23-24.
本文編輯:王 琦